首页 > 学术论文

人为补水对扎龙芦苇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30:55
热度:

人为补水对扎龙芦苇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摘要】:为研究人为补水对芦苇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分别在补水前5 d、补水后10、20和30 d测定了扎龙芦苇湿地淹水区RH和未淹水区RA的甲烷

【摘要】:为研究人为补水对芦苇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分别在补水前5 d、补水后10、20和30 d测定了扎龙芦苇湿地淹水区RH和未淹水区RA的甲烷排放通量。结果表明,补水后30 d RH水深由20 cm上升至120 cm,甲烷排放通量由3.13 mg/(m2·h)增至9.60 mg/(m2·h),是对照组CH的1.62倍;RA在补水后30 d水深达到10 cm,甲烷排放通量由2.80 mg/(m2·h)上升至18.96 mg/(m2·h),为对照组CA的5.31倍。补水期间,RH的水深增加刺激了芦苇生长,从而为甲烷产生提供了更多底物,并增强了厌氧条件,导致甲烷排放增大;RA淹水后,大量有机质分解为甲烷产生提供了碳源以及通气状况的改变是促进其甲烷大量排放的原因。研究表明人为补水过程促进了淹水区和非淹水区的甲烷排放,建议在评估湿地甲烷排放时应考虑人为补水因素。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关键词】人为补水 芦苇湿地 甲烷排放
【基金】:国家级野生动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201312)
【分类号】:X171;Q948.1
【正文快照】: 湿地是最大的天然甲烷源,其排放量占天然甲烷排放量的70.0%,全球甲烷排放量的24.8%[1]。但是湿地的甲烷排放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任何影响甲烷产生、氧化、传输过程的因子都将引起甲烷排放的变化[3],例如植被类型[4]、水位[5]、气候[6]和人为影响[7]。因此研究不同类型湿地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从生物化学角度降低牛的甲烷排放量    杨书润

爽水性稻田甲烷排放特点    曹金留,任立涛,汪国好,徐华,蔡祖聪,沈其荣

稻田CH_4的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路鹏,许皞,田秋英,李海君

稻田甲烷排放机理和调控技术    唐建阳,翁伯奇,黄毅斌,钟红梅,何萍,陈炳焕,欧阳华明

通过提高牛胃内氢的利用率降低甲烷排放量    杨书润

沼泽甲烷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丁维新,蔡祖聪

地下水位与有机肥及水分管理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荣湘民,袁正平,胡瑞芝,朱红梅,黄运湘,周清,张杨珠,肖永兰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刘红,张运涛,方德罗

中国南京与美国德克萨斯稻田甲烷排放的比较(英文)    黄耀 ,蒋静艳 ,宗良纲 ,Ronald L.Sass ,Frank M.Fisher

红壤性水稻土甲烷排放规律研究 Ⅰ.不同稻作制模拟小区甲烷排放规律    周清,荣湘民,黄运湘,胡瑞芝,朱红梅,张杨珠,袁正平,肖永兰

土壤Fe(Ⅲ)异化还原的环境效益    迟光宇;陈欣;史奕;郑太辉;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甲烷产生潜力研究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甲烷对DAMO微生物富集培养的影响研究    何崭飞;蔡琛;沈李东;徐向阳;郑平;胡宝兰;

植物也会排放温室气体?科学家为其“平反”    卢苏燕

人造肉首次在实验室培育成功    刘霞

有氧条件下中亚热带植物甲烷排放研究    高玉春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排放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王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