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玉米子粒和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效应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30:35
热度:

玉米子粒和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效应分析【摘要】:以选自5大杂种优势群的10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双列杂交配成的90个组合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河南的南阳、郑州

【摘要】:以选自5大杂种优势群的10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双列杂交配成的90个组合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河南的南阳、郑州和浚县3个地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利用MARX-I型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测定子粒和秸秆粗蛋白含量,研究地点、基因型及其互作对玉米子粒和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对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子粒蛋白质含量在地点、基因型、地点×基因型互作以及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面的差异分别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北高南低趋势(浚县(郑州(南阳);而秸秆蛋白质含量在地点、基因型以及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差异分别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现趋势与子粒的相反(浚县(郑州(南阳).子粒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非加性效应也起重要作用,而秸秆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响太大,遗传率太低.在子粒(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的13(15)个组合中,92.3%(80%)组合的双亲来源于不同的杂优类群;因此,来自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高蛋白、高配合力自交系是组配蛋白质含量较高组合的基础.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场;
【关键词】玉米子粒 自交系 蛋白质含量 配合力效应 秸秆 不同基因型 一般配合力 效应分析 组合 显著水平
【基金】:国家“863”计划(2006AA100103) 河南省重大专项(0620010200)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082102140021)
【分类号】:S513
【正文快照】: 玉米是集食用、饲用和工业用三元结构于一身,增值最高的作物,素有“饲料之王”的美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1].然而,在短缺经济年代,育种目标重点在提高产量,忽略了对品质的选择和研究[2,3],尤其针对饲用玉米的相关研究报道更不多见[4,5].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玉米秸秆NDF与ADF含量    白琪林,陈绍江,董晓玲,孟庆祥,严衍禄,戴景瑞

不同遗传背景玉米自交系子粒主要营养品质的变异性分析    李浩川;王琳;刘宗华;汤继华;胡彦民;谭晓军;

玉米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和油分含量的遗传成分的比较研究    刘仁东

高赖氨酸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石德权,刘仁东,白丽,汪黎明

玉米产量和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刘淑云,董树亭,胡昌浩,白萍,吕新

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祁新,赵颖君,权继斌,邬信康

普通玉米品质育种的现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白永新,陈保国,张润生,卢桂花,王早荣,李全泽

高淀粉玉米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化分析    刘文成;马瑞霞;

高蛋白与高赖氨酸玉米杂交后代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遗传及选育    蓝希骞

甜玉米产量配合力分析    王逸群,孙珊珊

生物菌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张进忠

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郑若良,宋志荣

玉米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    刘祥久,姜敏,李哲,刘静,石清琢,高长健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秸秆青贮饲料成分含量    刘贤;韩鲁佳;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乳粉蛋白质的研究    常敏;褚鹏蛟;徐可欣;

FT-NIR光谱法测定紫花苜蓿青干草的6项品质指标    聂志东;韩建国;玉柱;张录达;李军会;仲勇;刘富渊;

中国特用玉米研究概述    罗红兵,黄璜

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玉米品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段民孝;王元东;郭景伦;邢锦丰;滕海涛;赵久然;

利用近红外分析技术进行品质育种的探讨    段民孝;范弘伟;王元东;赵久然;郭景伦;邢锦丰;王继东;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评定青贮饲料质量    刘贤;韩鲁佳;甘利雅弘;

近红外技术快速测定奶牛粪便主要肥料成分含量的研究    崔兰英;杨增玲;韩鲁佳;滕光辉;

我国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生产利用和发展前景    石德权;郭庆法;汪黎明;

玉米(Zea mays L.)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生物学研究    罗红兵

普通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及其近红外测定方法的研究    魏良明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    杨世琦

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春玉米碳氮代谢机理的研究    赵宏伟

青贮玉米秸秆品质性状遗传及其近红外测定方法的研究    白琪林

热量限制两熟区双季青贮玉米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研究    王美云

品种及栽培措施对春玉米籽粒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建奇

普通玉米主要营养品质、种子休眠性的遗传研究    兰海

玉米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与育种研究    柯永培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籽粒营养成分及其遗传趋势研究    时显芸

东农-2玉米改良群体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张晓峰

优质粮饲兼用玉米营养物质的积累与分配关系及其遗传参数的研究    刘逢举

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杨克军

玉米部分品质指标遗传变异的研究    潘相文

黑糯玉米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    郭彦

氮、镁、硼对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研究    周晓舟

生态因素与玉米品质关系研究    刘淑云

氮、磷、钾营养对优质玉米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孙桂芳

烯效唑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徐精文

玉米籽粒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石海春

高蛋白与高赖氨酸玉米杂交后代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遗传及选育    蓝希骞

玉米高蛋白高赖氨酸新种质的选育及相关性研究    蒋作甫,刘采苓,潘金豹,刁福山,兰希骞,郝玉兰,张秋芝

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    李九云

不同生态环境对玉米产量和穗粒性状的影响    张泽民,任和平

玉米不同播种期对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粱秀兰,张振宏

普通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分析    王振华,王懿波,王永普,张新,马淑琴,董家璞

不同类型测验种测定玉米育种材料配合力效果的比较研究    白玉玲 ,汪茂华

对伊利诺高油(IHO C80)和亚里山索高油(Alexho C23)重组群体的遗传研究    李卫东,宋同明

高赖氨酸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石德权,刘仁东,白丽,汪黎明

玉米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综述)    陈国平

加速早熟杂交玉米育种进程的体会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玉米早熟组

关于蚕豆育种及栽培的一些情况    胡仲紫

加速玉米育种方法的研究——利用未成熟种子就地一年种两季    黄邻宾

春秋两季种植的玉米自交系若干性状的相关性    茅鸣皋,林永强,章履孝,陆曼丽

玉米自交系大小斑病秋季鉴定    茅鸣皋,林永强,章履孝,陆曼丽

数量遗传理论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马育华

自交系在甘薯育种中应用的探讨    朱崇文,袁宝忠,盛家廉

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与利用    钮心恪,吴飞燕,钟惠宏,李秀生

爆裂—硬粒中间型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    韦静仁

兴单号玉米杂交种简介    赵则胜

发育中的玉米胚生理变化的研究    高朝龙;覃章铮;

面向市场加速种子育繁推销一体化进程    李登海;盛斋刚;王继明;谢瑞芝;

玉米种繁制供的宏观调控及对策    李龙凤;王泽立;于永德;

玉米杂交种子质量低劣的原因及对策    范新有;张信华;徐献军;

玉米杂交种纯度状况与对策    王玺;张野田;

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荧光染色快速测定    陈世儒;雷建军;李成琼;郭余龙;

西瓜种子千粒重性状的遗传及选择效果初探    翟文强;王登明;艾尔肯;伊鸿平;吴明珠;冯炯鑫;

玉米(Zea mays L.)籽粒含油量与籽粒营养品质及产量关系的研究    刘仁东;

大白菜对白斑病的抗性及其相关的生理生化性状的遗传规律    孙剑;徐艳辉;王鑫;

离子注入番茄诱变育种效应与成果初报    李素梅;邬振祥;尹国香;余增亮;王集祥;

玉米自交系混杂退化的原因    莱西市种子公司 邵战功

名优种养品种推荐展示    

怎样识别伪劣玉米杂交种    省农科院 于慧丰

农大108:花开神州分外红    于金枝

登海种业为玉米育种再立新功    本报记者 宋逊风 通讯员 于洪发

农作物种性退化原因探究    亦胜

黄瓜栽培的发展趋势    李怀智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改良玉米品质    记者仇方迎通讯员于金枝

杂种优势和玉米杂交    省种子公司 李全衡

我国育成高营养含量的转基因玉米    

氮水互作对不同类型玉米产量品质形成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智猛

玉米基因型的硫效率差异及氮硫互作对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    谢瑞芝

南方玉米锈病的抗病性鉴定、抗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分子标记和精细定位    陈翠霞

玉米抗矮花叶病遗传分析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王振华

玉米不同基因型的磷效率差异及其机理研究    李绍长

不同耐铝性玉米自交系根系特性的研究    李德华

一九八一至二000年四川玉米育成品种主要性状改良效果研究    赵世勇

玉米氮高效品种选育及根系形态对低氮反应的遗传分析    春亮

高油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划分与花粉直感效应利用研究    姜海鹰

玉米子房离体培养诱导孤雌生殖    汤飞宇

武陵山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特性与育种潜力的研究    许明陆

大白菜品质性状综合评价及配合力研究    屈淑萍

肉鸡血浆VLDL浓度双向选择效应的研究    于赫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玉米种质抗病性鉴定    焦志亮

黄皮西葫芦皮色遗传规律及生理生化研究    金丹

温带和亚热带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的初步研究    李明顺

东农-2玉米改良群体部分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张晓峰

对生性状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遗传特性的影响    蔡丽琼

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对四川地方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初步研究    刘世建

不同基因型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筛选及其克隆能力的研究    母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