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煤与生物质共气化制甲烷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23:23
热度:

煤与生物质共气化制甲烷实验研究【摘要】:以烟煤和高粱秸秆为研究对象,在小型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压力3.5MPa及温度700℃条件下制焦方式、煤/生物质混合比和气固接触时间对煤与

【摘要】:以烟煤和高粱秸秆为研究对象,在小型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压力3.5MPa及温度700℃条件下制焦方式、煤/生物质混合比和气固接触时间对煤与生物质共气化制取富甲烷气体过程中水蒸气气化反应和甲烷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水蒸气气化反应,煤焦和生物质焦共气化时不能观察到明显的协同作用;对于甲烷化反应,高粱秸秆焦的甲烷化反应活性高于煤焦的甲烷化反应活性,当对高粱秸秆水洗后,高粱秸秆焦的甲烷化反应活性降低至与煤焦的甲烷化反应活性相当,分析表明,水洗后高粱秸秆焦碱金属钾的含量显著降低,说明高粱秸秆焦中碱金属钾的存在是高粱秸秆焦甲烷化反应活性较高的主要原因.增加气固接触时间,有利于提高甲烷产率.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煤基低碳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生物质 共气化 甲烷化 碱金属
【基金】: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资助项目(2011DFA60610)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11BWZ002)
【分类号】:TQ221.11
【正文快照】: 0引言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70%,石油约占23%,而天然气仅占2%.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以近10%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缺口将达到2 000亿m3,对外依存度也将达到50%[1],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安全,并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我国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煤和生物质共气化协同效应的初步研究    李克忠;张荣;毕继诚;

生物质焦与煤焦及煤灰的流化特性研究    李克忠;张荣;毕继诚;

生物质与煤混合颗粒流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宋新朝,王志锋,孙东凯,董众兵,毕继诚

碱/碱土金属对纤维素热解特性的影响    武宏香;赵增立;张伟;李海滨;何方;

碱金属及相关无机元素在生物质热解中的转化析出    余春江,骆仲泱,张文楠,方梦祥,周劲松,岑可法

催化剂添加量对褐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杨景标;蔡宁生;张彦文;

坑口煤制代用天然气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及发展路线构思    王明华;李政;麻林巍;

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高正阳;王天龙;朱予东;鲁许鳌;

成型生物质颗粒与砂混合的初始流化风速研究    杨石;杨海瑞;侯祥松;吕俊复;

12Cr1MoVG在生物质锅炉过热器气相条件下的腐蚀特性    印佳敏;吴占松;

废轮胎胶粒与石英砂的混合流化特性研究    杨春宇;张卫华;

能源作物与传统生物质热解特性对比研究    陈磊;金晶;索娅;赵兵涛;张建民;

江苏省农作物废弃物-煤混燃与生物质气化发电模式的综合比较与分析    何张陈;袁竹林;凡凤仙;耿凡;

纸塑铝复合包装材料各组分共热解产物分析    苟进胜;惠飞飞;钱杨;任学勇;王文亮;常建民;

典型农业废弃物焦气化特性研究    江龙;张安超;胡松;苏胜;孙路石;许凯;姚瑶;向军;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燃烧飞灰特性分析    何荣;余春江;陈洪世;毕武林;

棉秆与煤混合热解的特性研究    王启民;赵家峰;郝佳;

生物质直接气化转化可以替代天然气工艺研究    朱波;陈汉平;鞠付栋;王贤华;杨海平;

催化剂对煤加氢气化的影响    战书鹏;王兴军;洪冰清;于广锁;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问题的研究进展    马孝琴;方梦祥;骆仲泱;余春江;

煤的气化反应行为及气化为基础的先进能源动力系统研究    鞠付栋

秸秆类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特性研究    秦建光

非木材纤维木素在不同热化学条件下的产物形成规律与调控途径    娄瑞

煤、生物质及其混合物的快速热解及过程中氮的迁移    袁帅

热处理及金属催化对石油焦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刘鑫

秸秆燃料锅炉受热面高温腐蚀机制及防护研究    张小辉

纤维素热裂解机理试验研究    廖艳芬

生物质(秸秆)气合成甲醇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朱灵峰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机理与工业应用研究    陈平

悬浮流化式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设计理论及仿真研究    赵军

水蒸汽和氢气气氛下褐煤固定床催化气化实验研究    战书鹏

合成气制天然气镍基催化剂的研究    胡贤辉

两段组合式煤气化炉优化及流程模拟    黄桃花

生物质喷然技术的研究    王奔

生物质快速热解气化过程中碱/碱土金属析出规律的试验研究    杨涛

生物质和高硫劣质煤混烧固硫及灰熔融特性研究    谭波

生物质燃烧过程中Cl以及碱金属K、Na的迁徙特性    董凯

K_2CO_3催化煤焦—水蒸气气化的研究    康守国

不同气氛下添加剂对煤粉燃烧特性影响及机理研究    周儒昌

褐煤与高硫烟煤共热解过程的协同作用及其硫迁移    费金霞

金属盐对生物质热解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谭洪,王树荣,骆仲泱,余春江,岑可法

气固移动流化床内颗粒的混合与分级——Ⅰ.纯重力场中的行为    邵曼君;赖全胜;郭慕孙;

霍林河矿区褐煤的特性及其利用    尹立群

褐煤固定床加压气化的特性    戢绪国,步学朋,王鹏

生物质与煤混合颗粒流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宋新朝,王志锋,孙东凯,董众兵,毕继诚

生物质的流化床转化    郭庆杰,张锴,刘振宇,张济宇

生物质和惰性颗粒二组分混合物的最小流化速度    郭庆杰,张锴,张济宇,刘振宇

双组分颗粒系统的最小流化速度    张颖,邹东雷,周游

金属元素对木屑快速热解的影响    牛艳青;王学斌;谭厚章;徐通模;惠世恩;赵钦新;周屈兰;

钾及其化合物对黑液水煤浆催化气化的作用    周志军;林妙;匡建平;刘建忠;周俊虎;岑可法;

竹纤维生物质提取技术取得突破    北斗;

生物质精细化学品崭露头角    

生物质在流化床中的气化实验    肖艳京,马隆龙

流化床生物质气化过程的中试研究    米铁,刘武标,陈汉平,刘德昌,李善文,李克,尹辅印

生物质洁净能源研究中的流化床动力学模型    周密,阎立峰,郭庆祥,朱清时

松木生物质向轻质芳烃转化的催化分解    王昶,贾青竹,李崇武

日本开发生物质碳纤维和导电性碳材料    王德诚;

生物质的洁净转化和综合利用    邓立新

生物质焦油裂解催化剂研究进展    郭秀兰,黄鹤,周强,赵月春

生物质气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刘文杰;仲兆平;

毛竹原生生物质中各组分的溶剂热分步热解转化    胡立斌;许勇;解思卓;胡常伟;

生物质炼制过程模拟与分析    张志强;陈定江;胡山鹰;

大豆分离蛋白在溶液和膜中构象的初步研究    田琨;陈新;邵正中;

平菇菌种处理对麦秆等生物质热解的影响    杨宇;罗嘉;齐卫艳;苗霞;李桂英;胡常伟;

纤维素直接催化转化制乙二醇    王爱琴;郑明远;纪娜;张艳华;黄延强;张涛;

生物质裂解残炭制备活性炭的研究(二)——活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陈健;李庭琛;颜涌捷;任铮伟;张素平;

松木木屑在小型流化床热裂解装置中的试验研究    牛卫生;刘荣厚;李金洋;孙清;

生物质及其与惰性颗粒二元混合物的最小流态化特性    吴桂英;杜爱月;裴培;张锴;

生物质再生纤维产业化及高性能    王华平;

贵金属的生物质还原及其潜在应用    李清彪;

蚌埠生物质产业将成新亮点    记者 陈敬农

立足自主创新发展生物质产业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 贾敬敦

丰原药业节能又添新举措    广文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质二次裂解制取富氢燃气”试验成功    记者 赵秋丽

奥科瑞丰:打造生物质中国产业新模式    本报记者 齐亚超

生物质转化技术及产业项目启动    记者 王秀兰

中加合作研发生物质气化炉    阴秀丽

全球生物质产业快车定准方向    王亚丽庞利萍

制定符合生物质 纤维发展的战略    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 王伟

生物质是可再生化学品惟一来源    记者 孟朝红 李晓岩

稻壳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    任素霞

生物质(秸秆)气合成甲醇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朱灵峰

生物质(秸秆)纤维燃料乙醇生产工艺试验研究    宋安东

合成气甲烷化镍基催化剂的研究    赵安民

生物质燃料乙醇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李胜

农作物秸秆在亚/超临界醇中的液化    赵炜

以醋酸为催化剂由戊糖经反应萃取制取糠醛的过程研究    薄德臣

生物质超低酸水解制取燃料乙醇的研究    庄新姝

碱法制浆过程中结垢离子的生成规律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李海龙

生物质转化新型无甲醛木材胶粘剂研究    刘玉环

天然改性除氟吸附剂的制备与机理    雅非群

扩张床中生物质固体颗粒与吸附剂相互作用研究    钟丽娜

生物质催化裂解气化研究    邓鹏飞

一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研究    张俊涛

泡沫金属微反应器内富氢重整气中CO优先甲烷化净化    高军

生物质液化的实验研究    魏晓旻

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基缓释肥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周旻旻

与膜耦合的串联发酵生物质制乙醇的研究    姜秀美

纤维素稀酸水解制取燃料酒精的试验研究    安宏

生物质秸秆气合成甲醇工艺研究    许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