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覆盖对干态和湿态土壤产流过程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22:28
热度:

秸秆覆盖对干态和湿态土壤产流过程的影响【摘要】:秸秆覆盖是影响地表产流的重要因子,又是防治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利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秸秆覆盖对坡耕地干湿态土壤产流过程的影响。试

【摘要】:秸秆覆盖是影响地表产流的重要因子,又是防治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利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秸秆覆盖对坡耕地干湿态土壤产流过程的影响。试验地位于江西省余江县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土壤类型为红砂岩发育的红壤,试验小区长12 m、宽3 m,坡度为9%;人工模拟降雨历时1 h,降雨强度为60 mm/h;试验设置5个秸秆覆盖度(0%,15%,30%,60%和90%)和2种土壤前期含水量(干态和湿态)。结果表明,覆盖度为0%时,干态土壤径流系数在降雨30 min后达到稳定,覆盖度为15%,30%,60%和90%时,径流系数随着降雨时间推移都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1 h模拟降雨时段内没有达到稳定,其中,后30 min径流系数是前30 min径流系数的3.3倍。湿态土壤径流系数在模拟降雨开始后10~15 min内达到稳定,1 h模拟降雨时段内后30 min径流系数比前30 min径流系数增加不明显。5种秸秆覆盖度湿态土壤平均径流系数为0.76,干态土壤平均径流系数为0.26,湿态土壤平均径流系数是干态土壤的2.9倍。干态土壤径流系数对秸秆覆盖度敏感,湿态土壤对秸秆覆盖度不敏感。从经济实用和保水效果来看,15%~30%的秸秆覆盖是该区水土保持最佳的选择。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土壤前期含水量 秸秆覆盖 产流过程 模拟降雨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07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4062100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ISSASIP0715)
【分类号】:S157.1
【正文快照】: 径流是地表水循环重要过程之一,是影响水资源利用关键因子,是地表土壤侵蚀和物质迁移的主要动力。近年来,由于土壤侵蚀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问题广受关注,水土保持问题一直是世界上关注的重点[1]。秸秆覆盖是水土保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在大多数土壤侵蚀区,土壤前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几种土壤的细沟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蔡强国,朱远达,王石英

2种土壤分类体系的比较及其展望    胡宏祥,於忠祥,汪景宽,王秋兵

卡庆斯基制与美国制间土粒分析结果的转换    胡宏祥,马友华

杞县大蒜产区土壤及大蒜中营养元素化学特征研究    王恒旭;王文成;胡永华;王志坤;赵波;付巧玲;宁福政;胡俊成;盛奇;

基于GIS土壤酸碱度的Kriging和Cokriging估值研究    孙永健;周蓉蓉;

武鸣木薯种植地土壤肥力状况研究    魏志远;漆智平;李开绵;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淀粉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    韩永伟,韩建国,张蕴薇,王堃

高寒地区禾草混播人工草地建植早期杂草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寇建村,胡自治

东北羊草草原两种主要群落环境因素对土壤呼吸贡献量的影响    王娓,周晓梅,郭继勋

砍伐与滑坡对东祁连山杜鹃灌丛草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德罡

东北松嫩草地羊草群落环境因素与凋落物分解季节动态    王娓,郭继勋,张保田

羊草草地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研究    王娓

小流域侵蚀速率与产沙关系的~(137)Cs、~(210)Pb_(ex)示踪研究    李勉

重金属污染下红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生物学指标研究    滕应

基于产业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应用研究    刘平辉

电解质脉冲法测量坡面薄层恒定水流速度的研究及其初步应用    夏卫生

燕沟流域侵蚀强度演变特征研究    王晓燕

黄土坡地耕作侵蚀及其效应研究    王占礼

液体地膜的研制与应用    杨青华

利用水溞趋光行为监测水体及土壤中氮磷与重金属的生物毒性    吴永贵

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研究    刘云慧

土壤腐殖质与土壤团聚体抗侵蚀能力的关系研究    宁丽丹

我国南方不同类型土壤可蚀性K值及相关因子研究    张黎明

密云水库周边地区坡地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李俊波

川渝地区土壤可蚀性评价    侯大斌

上方来水来沙对坡面侵蚀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肖培青

湘潭锰矿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试验研究    薛生国

表征富铁土土壤侵蚀的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物理学机制研究    郑晓萍

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及其与土壤可蚀性之间关系研究    卢金伟

坡耕地施加PAM降雨入渗产流及侵蚀产沙规律试验研究    刘纪根

汁液生物活性肥的营养效应研究    李廷强

云杉截留降雨实验与模型    王安志,刘建梅,裴铁璠,金昌杰

华北山区坡地产流规律试验研究    杨聪,于静洁,刘昌明,宋献方,胡堃,李发东,唐常源

模拟暴雨下红壤坡面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马琨,陈欣,王兆骞

摆喷式人工降雨机的特性试验    吴长文,徐宁娟

保护性耕作的不同因素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王晓燕,高焕文,杜兵,毛宁

覆盖和耕作对黄土高原冬小麦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牛伊宁;沈禹颖;高崇岳;南志标;

人工模拟降雨系统总体设计    刘震,郝振纯

坡面汇流的试验研究    吴彰春,岑国平,安智敏

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应用    王洁,胡少伟,周跃

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强度对农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孙飞达;王立;龙瑞军;路承香;包正育;

神府东胜矿区煤田开发新增水土流失试验研究    王答相

坡长对土壤可蚀性K值测定的影响    刘和平

影响降雨击溅侵蚀过程的多元回归正交试验研究    蔡强国,陈浩

不同尺度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实验监测及模型研究    唐政洪,蔡强国,许峰,朱远达

不同人工林在草原露天矿区排土场边坡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环境影响    台培东,贾宏宇,李培军,孙铁珩,陈斌

闽南次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研究    黄炎和,卢程隆

降雨过程中红壤表土结构变化与侵蚀产沙关系    李朝霞,王天巍,史志华,丁树文,蔡崇法

人工降雨条件下土壤结皮的形成以及与土壤溅蚀的关系    胡霞,严平,李顺江,蔡强国,刘连友,蔡崇法,朱远达,张光远

土壤表面特性与坡度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程琴娟;蔡强国;廖义善;

森林枯枝落叶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评价    吴钦孝,赵鸿雁,刘向东,韩冰

黄土区坡耕地细沟间侵蚀和细沟侵蚀的研究    郑粉莉

土壤理化性质对结皮形成的影响    朱远达,蔡强国,胡霞,张光远

不同秸秆覆盖条件下麦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研究    许策玉;

秸秆覆盖对盐渍化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孙博;解建仓;汪妮;王天平;李春娇;

咸水结冰灌溉对盐化潮土盐基离子剖面迁移规律的影响    车升国;林治安;赵秉强;左余宝;夏雪;

黄土区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缠军;郝明德;折凤霞;鲍艳杰;

不同调控措施对轻中度盐碱土壤的改良增产效应    刘广明;杨劲松;吕真真;余世鹏;何丽丹;

水蚀风蚀交错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水温效应研究    刘强;冯永忠;杨世琦;廖允成;杨改河;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范清成;王飞;穆兴民;刘振东;李锐;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物理质量的影响    张仁陟;罗珠珠;蔡立群;黄高宝;李玲玲;谢军红;

不同保墒措施对黄土丘陵区坡地枣园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王开喜;

不同水肥盐调控措施对盐碱耕地综合质量的影响    余世鹏;杨劲松;刘广明;

秸秆覆盖条件下播种的土壤临界含水率试验    王丽学;李淑惠;刘洪禄;石志强;刘冀;

秸秆覆盖保墒的农田生态效应及“保墒灌溉”技术    员学锋;吴普特;汪有科;徐福利;

免耕种植中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杨泽龙;巴彦;侯琼;毕力格图;陈杰;白利云;郭文杰;

获嘉县农田水分供需特征及秸秆覆盖效果分析    祝新建;王新红;张红卫;耿俊平;臧新洲;

秸秆覆盖农田的小气候特征和增产机理研究    方文松;朱自玺;刘荣花;马志红;师丽魁;

免耕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碳特性和CO_2排放的影响    董文旭;胡春胜;陈素英;毕晓庆;

秸杆覆盖与少耕的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效应    徐福利;汪有科;梁银丽;袁彦云;

不同秸秆覆盖量条件下夏玉米田土壤蒸发规律研究    张俊鹏;孙景生;刘祖贵;高阳;

衡水试验场冬小麦田土壤水流动系统分析    汪丙国;靳孟贵;方连玉;张德忠;

秸秆覆盖保墒效果探讨    虎胆·吐马尔白;

涪城推广免耕秸秆覆盖技术    实习生 刘庆 本报记者 魏星奎

我市已投入抗旱资金6000万元    记者 卞思杰

突破秸秆综合利用瓶颈 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陕西省农机管理局 陕西省财政厅

以科学发展观提升生物覆盖水平    壶关县农业局局长 赵德芳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新技术    宁津县农业局 刘忠强

如何自制秸秆有机肥?    金子

“懒汉田”:大旱之年显威力    记者 张玉萍

陕西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效应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 夏明 通讯员 任晓军

秸秆肥的制作和使用    

阴雨低温做好农业防灾减灾    通讯员陈昌军 记者陆峰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研究    汪可欣

不同耕作措施下黄土高原旱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罗珠珠

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    慕平

黄土丘陵区不同农业技术措施的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杨开宝

渭北旱作苹果园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壤水分养分效应研究    高茂盛

坡面径流调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吴淑芳

黑龙江西部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水分转化与土壤侵蚀特征    魏永霞

晋西旱塬地区覆盖耕作农田水分有效性及其利用研究    张宝林

降雨条件下黄土坡地养分迁移机理及模拟模型    王辉

稻草覆盖与三叶草间作茶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及其活性研究    徐华勤

关中农田氮肥利用及NO_3~--N淋移特点    尹晓芳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有机氮的影响    姜小凤

华北地区秸秆覆盖下农田降雨转化过程模拟研究    王兆伟

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水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高飞

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微咸水利用研究    郑九华

旱地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逄蕾

不同覆盖方式和作物条件下农田土壤呼吸、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特征    宋淑亚

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壤水动态演变及其高效利用    吴庆华

保护性耕作对豫西黄土坡耕地水肥动态影响的研究    苏子友

川中丘陵稻田两熟制区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吴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