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黄淮海三省两市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17:04
热度:

黄淮海三省两市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摘要】: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和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黄淮海地区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07年黄淮海地区秸秆资源数量达

【摘要】:基于历年统计数据和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黄淮海地区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07年黄淮海地区秸秆资源数量达到2.1亿t,秸秆N、P2O5、K2O、C养分资源产生量分别在189.8、60.0、298.2、8944.8万t。从秸秆资源利用来看,2006年秸秆还田比例较2000下降6.1%,其中河北省秸秆还田比例上升16.7%,河南和山东两省秸秆还田比例分别下降13.6%、12.6%。从主要作物秸秆还田比例分析,河北省秸秆还田比例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还田比例历年平均分别达到65.1%、53.0%;河南和山东分别为56.5%、57.1%,44.8%、18.1%。作物秸秆养分还田情况表明:各种秸秆养分中,N、C养分还田比例较低,只有不到50%,大量损失到环境中去;P2O5、K2O养分还田比例较高,平均在60%以上,这与假设的秸秆作燃料和饲料养分的还田率有关,估算中假设大部分畜禽排泄物和秸秆燃料的灰分能够及时还田。因此,加强畜禽粪便和灰分的管理,增加其还田比例,是提高养分循环利用率和减少秸秆养分利用过程中损失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
【关键词】 有机碳 秸秆养分 资源利用 黄淮海地区
【基金】: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农田土壤有机质演变特点与增碳技术研究”(2006BAD05B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物生产与消费体系氮素流动规律及驱动机制研究”(30571087) 农业部948项目“土壤养分管理技术引进与建立”(2006-G60)
【分类号】:S38
【正文快照】: 秸秆是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之一,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肥料资源[1]。黄淮海(三省两市这里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和山东省,下同)地处京津塘的中心地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秸秆资源相当丰富,2007年该地区作物秸秆产量超过2亿t,占全国秸秆资源量的25.0%[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区域农田秸秆露天焚烧排放量的估算    曹国良;张小曳;王亚强;郑方成;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高祥照,马文奇,马常宝,张福锁,王运华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韩鲁佳,闫巧娟,刘向阳,胡金有

施肥进步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及其地理分异    沈善敏,宇万太,陈欣,张璐,刘鸿翔,王德禄,王凯荣,周卫军,谢小立

中国作物的收获指数    张福春,朱志辉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    钟华平,岳燕珍,樊江文

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    刘刚;沈镭;

中国北方冬小麦的水分亏缺与气候生产潜力——近40年来的动态变化研究    王素艳,霍治国,李世奎,薛昌颖,毛飞

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与应用(Ⅰ)    蒋剑春;

凤阳县农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循环的宏观分析    于群英

猪粪的成分及其利用的研究    吕凯,石英尧,高振魁

黑曲霉M_1M_(15)M_(19)降解稻草秸秆的试验研究    宋安东,张百良,张世敏,戚元成,张红梅

湘鄂赣农业资源与专业化区域化方向    邝婵娟

植物篱对土壤养分流失的控制机理研究    朱远达,蔡强国,张光远,胡霞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唐国勇;彭佩钦;苏以荣;童成立;吴金水;黄伟生;朱奇宏;

长江中上游川鄂湘三省玉米资源及生产发展方向    邝蝉娟,薛志士

不同熟期小麦品种收获指数(HI)的遗传研究    谢令琴,常文锁,许民安,赵建军,芦桂芬,马丽萍

用沼气技术进行秸秆生物能转化的技术分析    朱洪光;陈小华;

秸秆热化学液化工艺和机理的研究    梁凌云

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    王强

京郊日光温室土壤环境特征与黄瓜优质高产相关性的研究    王柳

饼肥有机营养对土壤生化特性和烤烟品质作用机理的研究    武雪萍

红壤稻田系统养分循环与C、N转化过程    周卫军

玉米免耕播种机切茬挖茬装置研究    蒋金琳

农牧交错带农牧户土地利用选择机制及其环境效应    宋乃平

畜禽粪便高温堆肥机理与应用研究    李吉进

华北平原集约化农作区不同种植体系施用氮肥对环境的影响    寇长林

影响秸秆营养价值的作物学因素及复合化学处理的效果研究    闫贵龙

秸秆与白腐菌降解处理造纸黑液与染料特性研究    张俊

白腐菌降解木质纤维素过程中清除自由基物质产生研究    孙永林

施氮对高淀粉玉米源库特性的影响    刘海龙

长期定位施肥对黄土肥力和生物性状的影响    古巧珍

籼型水稻品种有关性状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张传胜

污泥与猪粪堆肥用于草坪生产基质的研究    徐伟朴

几种改良材料对镉铅锌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    陈晓婷

秸秆切碎及压缩成型特性与设备研究    钱湘群

蔬菜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    李胜利

浙北丘陵山地梨—旱稻复合生态系统氮、磷元素循环研究    吴荣兰

黑碳气溶胶研究进展Ⅰ:排放、清除和浓度    许黎;王亚强;陈振林;罗勇;任万辉;

大气污染定量遥感方法及其在长江三角洲的应用    邓孺孺,田国良,王雪梅,陈晓翔

长江三角洲固定燃烧源排放SO_2,NO_x,CO和HC的分布    张树宇,白郁华,李金龙

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    曹国良;张小曳;郑方成;王亚强;

基于GIS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朱求安,张万昌,余钧辉

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插值的几个问题    朱会义,刘述林,贾绍凤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生物质燃烧排放贡献的季节特征    郑晓燕,刘咸德,赵峰华,段凤魁,虞统,H.Cachier

中国区域农田秸秆露天焚烧排放量的估算    曹国良;张小曳;王亚强;郑方成;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    吴兑;毕雪岩;邓雪娇;李菲;谭浩波;廖国莲;黄健;

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刘爱君,杜尧东,王惠英

产品生命周期3E+S评价与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冷如波

城镇化对我国食物消费系统氮素流动和农田氮素循环的影响    魏静

中国“农田—畜牧—营养—环境”体系磷素循环与平衡    许俊香

我国“农田—畜牧—营养—环境”体系氮素养分循环与平衡    刘晓利

中国营养体系养分流动循环(CNFC)模型研究    马林

基于物质流分析法的水泥企业环境压力研究    阎冬

中国猪和奶牛粪尿氨(NH_3)挥发的评价研究    刘东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消费体系养分流动分析与评价研究    李建辉

基于物质流方法的中国畜牧业氨排放估算及区域比较研究    杨志鹏

北京市作物施肥现状调查与测土配方施肥建议    杨俊刚;贺建德;陈新平;

山东省大气污染经济损失估算    王艳,赵旭丽,许杨,李彦

中国城市粪便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陈朱蕾,唐赢中

不同熟期小麦品种收获指数(HI)的遗传研究    谢令琴,常文锁,许民安,赵建军,芦桂芬,马丽萍

我国畜禽粪便中氮素养分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刘晓利,许俊香,王方浩,张福锁,马文奇

我国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染风险与控制策略    高定;陈同斌;刘斌;郑袁明;郑国砥;李艳霞;

福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处理发展趋势    余臻

水稻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杨惠杰,杨仁崔,杨惠杰,李义珍,郑景生,姜照伟

冬小麦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高延军,张喜英,陈素英,孙宏勇,裴冬,陈四龙

华北地区气候暖干化的农业适应性对策研究    王长燕;赵景波;李小燕;

土壤-植物系统中稀土元素与氮磷养分的交互作用    徐星凯,王子健,刘琰

中棚番茄产量的氮磷钾效应模式及最优施肥参数的确定    井立军,邹志荣,刘建辉,张合一,刘晓辉

长期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各粒级复合体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徐阳春,沈其荣

宁南山区不同降水年型与地形的施肥模式研究    周涛,胡华,惠开基

宁南山区不同降水年型各立地农田生态系统施肥模式研究    周涛,胡华,惠开基

小麦生长季节太湖地区土壤溶液中氮磷浓度的变化    杨建军,冉炜,沈其荣

北京地区蔬菜施肥的问题与对策    陈新平,张福锁

长期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氮磷养分的影响    袁玲,杨邦俊,郑兰君,刘学成

盐渍化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研究    牛灵安,郝晋珉

长期三熟制下谷物产量和土壤氮磷钾及有机质性状的演化    王胜佳,陈义,李实烨

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磷的界面迁移与环境效应(摘要)    尹斌;朱兆良;

基于低污染的宁夏引黄灌区13种种植模式氮磷平衡分析    刘根红;许强;康建宏;吴宏亮;

我国土壤-植物营养研究的进展    李生秀;

河南省耕地养分平衡的区域特点与分析    葛树春;程道全;慕兰;申眺;李继明;

大田土壤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空间变异研究    孙克刚;宝德俊;王英;杨占平;崔转玲;

城市公园街道绿地不同剖面土壤肥力特征比较研究    史正军;卢瑛;钟晓;甘海华;刘振良;陆少雁;

不同植被对红壤碳氮磷和生物活性的影响与土壤质量指示者筛选(摘要)    刘满强;胡锋;李辉信;陈小云;何圆球;

思茅地区有机肥料品质分析(1991~1995)    李松青;毛辉;余佳英;

砖红壤磷素固定的特殊机理及抑制磷素固定作用的研究    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徐胜光;

长期施肥对黑土磷素积累、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周宝库;张喜林;

花生轮作好处多    陈文

节本增收靠“掺和”    吴鲁智 吴伟凡

五耕法    郝春风

秸秆有机肥生产技术    省农机推广站 高级工程师 侯方安

如何科学抽检肥料    

蚯蚓活动对稻麦轮作土壤氮、磷的影响    王霞

三峡紫色土坡耕地小流域氮磷收支及流失风险研究    刘京

基于“3414”试验的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制定与应用研究    张连云

土壤中养分的快速测定方法及仪器的研究    钱振杰

秸秆和土壤耕作氮磷动态效应研究及其流失风险评价    牛永志

丹江口库区柑橘园土壤—树体—径流系统中氮磷的迁移及其周年变化    张思伟

红壤、潮土、黑土中磷钾有效养分利用系数研究    齐振兴

长期施用化肥对黑土氮、磷及酶活性的影响    王斯佳

植物营养元素和植物激素的色谱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侯升杰

秸秆腐解对褐土酶活性及磷锌镉关系的影响    王明娣

抚仙湖流域烤烟坡地壤中流氮磷浓度的动态特征研究    褚利平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张晗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