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电荒”与“窝电”并存:寄望特高压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4-05-20 16:10:06
热度:

“电荒”与“窝电”并存:寄望特高压围绕山东省 “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2014年山东计划电网建设投资231亿元,力争年内核准开工“两交一直

围绕山东省 “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2014年山东计划电网建设投资231亿元,力争年内核准开工“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到2017年建成“两交两直”特高压输电通道。近日,坊间有消息称,发改委和能源局即将批准建设9条新特高压线路,正式公告有望于近期发布。

上述动作不仅意味着特高压时代即将来临,也意味着困扰能源领域的“窝电”现象有望改善,对于“窝电”现象尤为严重的风电领域更是一大福音。

“电荒”与“窝电”并存

一边是严重的电荒,一边是无法外输的电力。电荒时代的“窝电”现象,实则是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滞后的被动结果。

近年来,每到夏季用电高峰,各个省份,尤其是沿海地区均面临严峻考验。到了今年,尽管夏季用电高峰尚有时日,但有部分省份用电紧张的局面已经凸显。

据山东省电力公司预计,该省今明两年的电力缺口预计将达到600万和1000万千瓦,到2017年将再扩大至2500万千瓦。海南省预计今年下半年最大电力缺口达60万千瓦,其中5月~7月电力缺口在54万~60万千瓦。

在用电大户为电力不够而发愁时,产电重地却在为“窝电”而闹心。

今年,东三省可能遭遇史上最严重的“窝电”困境,原因是经济疲软、但电力装机严重过剩。东三省负荷中心辽宁省曾长期面临电力短缺局面,但2013年却出现了电力装机超过500万千瓦的富余,东三省总体电力装机富裕更是超过2000万千瓦,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

东北地区的“窝电”现象,在风电领域尤为明显。尽管2013年东北风电并网情况较此前有所改善,但难言根本性扭转。冬季供热期间,东北风电再遭大面积弃风。去年,风资源充沛的东三省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仅有1867小时,低于全国平均数2080小时。中电联数据则显示,2013年东北各种形式的发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内蒙古的“窝电”现象同样明显。2013年,内蒙古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完成发电量3620.12亿千瓦时,而全区全社会用电量仅为2181.9亿千瓦时,大量电力需要外送消纳。

对于“电荒”与“窝电”现象并存的困境,经济学家宋清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特高压可以实现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输送和保证电力可靠供应,缓解国内电力供需缺口紧张的矛盾。中国一次性能源主要分布在与东、中部距离非常远的西、北部地区,要将西、北部的能源转换成电能输送到东、中部地区,依靠现有的电网难以完成这一重任。监管层从今年起,将会批准多个建设特高压项目上马,增强跨区域输电能力。

特高压被寄予厚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梁铁城表示,由于目前输电通道不足,很多能源企业有劲使不上。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就地转化是最佳的选择,但就地转化建了电厂、有了电,却没有通道送出,电“窝”在当地,这是很大的损失。为缓解“窝电”现象,内蒙古有四条特高压线路已经上报到国务院待批。

据悉,内蒙古上述待批的四条特高压线路,外送能力一共3100万千瓦,配套电力装机4200万千瓦,这其中有600万千瓦风电装机,就是风火打捆通过特高压输出。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采用特高压技术,可以把风电、水电、太阳能等不太稳定的能源,通过先进的储能等技术加以储藏,能够发掘出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减少能源损耗和基础建设投资,提高输电容量。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多数业内人士认为特高压可以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但是需要风电、水电等多种能源资源的协调配置,只为某一种能源资源建设特高压并不可行。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记者表示,如果单纯“弃风限电”,或仅依靠特高压来缓解风电的“窝电”现象并不现实,还需要其他能源来加以平衡。他建议在风电、水电、光电综合的基础上发展特高压。

海通国际研报分析预计,2014年风电限电率有望进一步改善1~2个百分点,这部分归功于新风电资产在并网条件较好的沿海省份的布局加重。不过,进一步、实质性的改善,则有赖于特高压电网建设。

据了解,发改委和能源局即将批准建设9条新特高压线路,正式公告有望于近期发布。在此之前,国家电网公司计划从2013年起的8年间,投资超3万亿元用于电网建设,其中约1.2万亿元将用于特高压线路建设。到2015、2017、2020年,分别建成 “两纵两横”、“三纵三横”和“五纵五横”特高压电网。鉴于风电装机主要位于西部和北方地区,而终端用户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输电网络的改善将提升风电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