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个人碳账户兴起 虚拟树木变为荒漠里的真实森林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7-09-08 09:34:55
热度:

个人碳账户兴起 虚拟树木变为荒漠里的真实森林星火燎原,个人碳账户也可以成为实现低碳目标的重要力量。个人碳账户是一种绿色金融工具,通过特殊的碳排放计算体系,度量使用者日常活动的碳减排

星火燎原,个人碳账户也可以成为实现低碳目标的重要力量。

个人碳账户是一种绿色金融工具,通过特殊的碳排放计算体系,度量使用者日常活动的碳减排成果。2016年,蚂蚁金融服务集团(下称蚂蚁金服)推出了个人碳账户平台蚂蚁森林,使用者包括免票据在线支付,网络缴费等行为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用于浇灌手机里的虚拟树木。虚拟树长成后,蚂蚁金服及其公益合作伙伴将会种下一棵真树。

具体换算为,一次免票据的在线支付相当于减排5g;行走1公里相应的减排量是113g;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每一笔相当于减排283g。一棵梭梭树需要17900g减排量,沙柳则需要19680g减排量。

蚂蚁金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底,蚂蚁森林用户超过2.3亿,累计减排122万吨。在内蒙古阿拉善和鄂尔多斯、甘肃武威等地区,已累计栽种1025万棵树苗,种植总面积超过16万亩。

2016年《全球碳预算报告》显示,中国人均碳排放量7.5吨,远高于全球平均值4.9吨,个人减排仍有较大空间。不过,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均没有大规模个人碳减排方法学的统一标准。

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院崔莹表示,蚂蚁森林参与人数众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为个人减排基准线的设定、减排量的合理计算奠定了基础。

在今年6月蚂蚁森林减排量核算方法进行升级的过程中,北京环境交易所结合人们真实的低碳减排场景,优化了基准情景线,并引入新的项目调整因子。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助理王颖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行政区划和地理边界概念日渐弱化,蚂蚁森林将通过大规模用户问卷调查和文献调研,确立全国统一的交通排放因子。

蚂蚁金服内部负责蚂蚁森林的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除了进一步优化蚂蚁森林,蚂蚁金服也会进行“碳账户”的拓展,近期就将推出共享单车减排试点项目。

另外,该工作人员表示,蚂蚁森林是公益性质的个人碳账户平台,和碳市场有所区别。

除了蚂蚁森林,中国也进行了其他个人碳账户的尝试,包括北京环境交易所建立的自愿减排服务平台和广东碳普惠制试点,前者帮助使用者根据衣食住行估算习惯自己的排放量,并通过微商平台认购减排项目,弥补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后者则正式将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补充机制。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和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碳市场发展报告》提到,个人碳账户尚处于新兴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和发展模式。考虑到个人碳账户的复杂性和缺乏科学合理的计算方式,个人碳交易目前还不具备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条件。

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前置性个人碳交易项目是英国诺福克岛的个人碳交易计划,改到居民通过“碳信用卡”进行碳配额交易。但是该岛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较少的人口和居民相对同质化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个人配额设定的难度。

崔莹表示,中国个人碳账户的组织者应该着眼于增强用户的信息度,以自愿为主逐步推广,并设立用户互动平台,政府应该增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信息安全监管,防范数据二次利用和个人信息过度披露带来的风险;减少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