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青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7-09-05 14:33:53
热度:

青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近年来,青岛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工程,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力提升了农业产业素质

  近年来,青岛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工程,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力提升了农业产业素质、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2016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364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1%。截至2016年底,全市开工建设特大型沼气工程1处,累计建成小型沼气工程286处和大中型沼气池30处,农村沼气年总产气量约5647万立方米。

  进一步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已成为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新焦点。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也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据统计,我市2016年产出各类农作物秸秆435万吨,可收集量400万吨。据市农委生态农业处处长陈言智介绍,我市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技术,建立起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2016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达到364万吨,其中肥料化利用秸秆215万吨,饲料化利用秸秆104万吨,燃料化利用秸秆25万吨,基料化利用秸秆16万吨,原料化利用秸秆4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1%。

  每到马铃薯收获季节,为解决秸秆在田间地头随意堆放、资源浪费、焚烧、环境污染等问题,胶州市从2015年开始,在胶西镇进行马铃薯秸秆堆肥试验,聘请澳大利亚的相关专家,进行菌种制作、建堆、加工等环节技术指导。试验成功后,胶州市又实施了马铃薯秸秆肥肥效对比试验,通过产量测产,每亩增产150公斤左右。“以秸秆替代化肥,综合改善植物生长状况,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克服了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盐碱化及连作障碍突出等难题。”胶州市农业局环能站站长张昆说,今年胶州市在胶西镇、胶莱镇扩大实施面积,实施1100亩,逐渐引导企业参与,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在位于胶州市铺集镇殷家庄的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记者了解到,这里从2014年开始与山东省食用菌创新团队合作,探索利用木屑等工业废料和秸秆等农作物废料种植食用菌。“在所有的菇类中,大球盖菇是唯一一种可以完全用农作物秸秆种植的品种,种植一亩地的大球盖菇,需用1万公斤秸秆,可消化约30亩小麦或50亩玉米产生的废弃秸秆,每亩大球盖菇的产量可达3000到5000公斤,每公斤地头批发价16至20元,种植方法简单,经济效益可观。” 合作社负责人张逸介绍,该合作社去年试种20亩左右。今年的栽培季节将从10月份开始,目前预定种植面积300亩,其中自种100亩,带动种植200亩,预计利用秸秆3000吨。

  据了解,我市农业废弃物主要是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蔬菜尾菜三大类,年总量约2233万吨,未被利用的约996万吨。“发展沼气工程是农业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方向,也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有效措施。”陈言智介绍,截至2016年底,全市已累计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6.4万户,小型沼气工程286处,大中型沼气池30处、集中供气户数6267户,设计年总处理废弃物约135万吨、约占总量的13.5%,农村沼气年总产气量约5647万立方米,可替代标煤约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902吨。

  平度市南村镇大型秸秆生物天然气项目是2016年开工建设的特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工程部部长张亮告诉记者,这个项目采用中科院专利技术,以南村镇及周边地区的畜禽养殖粪污、秸秆和蔬菜尾菜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生物天然气与生物有机肥。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规模且具有示范带头作用和可复制推广模式的生物质能源项目,年可处理蔬菜尾菜4万吨、农作物秸秆7万吨,生产生物天然气660万立方米、固态有机肥2.49万吨、沼液肥2.23万吨。

  农村沼气工程解决了农村环境污染和脏乱差问题,还向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优质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源。据统计,通过农村沼气工程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每吨秸秆可产沼气278立方米,每吨畜禽粪便产气60.4立方米,每吨尾菜产气53立方米。若全市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每年可生产沼气6.3亿立方米,平均可向每户农民每天提供1.1立方米沼气,可以满足农村地区生活炊事用能。可替代标煤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万吨。

  据悉,我市将科学分析总结全市农业废弃物分布及利用状况,在适宜建设农村沼气的镇街,根据自然禀赋和周边用能需求,按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的原则,到2020年,全市建设大型沼气工程100个,建设总池容量200万立方米。(记者 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