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齐晔:中国的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7-07-19 18:30:17
热度:

齐晔:中国的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7月15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以“回眸与前瞻:环保产业支撑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7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

7月15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以“回眸与前瞻:环保产业支撑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7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齐晔做题为《中国的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演讲。

首先祝贺环境商会十周年。

今天向大家报告的内容是关于中国的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呢?

2014年6月份,当时习主席关于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做了一个重要讲话,当时提出了四个“革命”:第一,能源消费革命;第二,能源供给革命;第三,能源技术革命;第四,能源体制革命。

2014年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当时APEC之后,习主席在2014年11月12日签了一个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这个联合声明当中,第一次提出来中国的二氧化碳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而且争取更早的实现。

2015年也有两个非常有意思的背景。

第一,2015年6月,当时的七国集团在德国提出到本世纪末要实现经济去碳化,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2015年12月,巴黎的气候大会又提出一个更加积极的目标,就是要在本世纪末,全球的温升不超过2℃。就是说要在本世纪的后半期,也就是在2080年左右实现经济的去碳化,在2080年左右,基本上就终结化石能源的使用了。当然,在这次大会当中也提到努力实现1.5℃的目标,意味着我们在2060年就要终结化石能源的使用。这样一个由世界上将近200位国家主席形成的这个文件,形成了一个倒逼机制,这种机制直接影响到了全球以及我国的能源转型。

接下来跟大家报告四个方面的内容。

能源转型的七大趋势

一是能源消费的增速放缓。在过去的25年当中,不仅能源的使用量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是非常强劲的,但是在2012年之后,增速明显放缓。

二是煤炭消费已在2013年达峰。在过去几年当中,在看待煤炭消费问题时,我们的基本共识是在2020年之前煤炭不太可能达峰,甚至于在2025年之前煤炭的消费量都不可能达峰。今年和去年我们有一个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我们的判断是煤炭消费在2013年已经达峰,当然,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讨论。

三是能源强度持续下降。现在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四是消费电力的比重在稳步的增长。

五是天然气现在有一个新的趋势——主体能源化。

六是整个能源系统的去碳化速度在加速。

七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一个方面,根据我们的研究,能源相关的碳排放已经达峰。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在2014年的时候,能源相关的碳排放其实就很可能已经达峰了。

目前,关于能源消费总量增速的放缓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战略中,2016-2030年这个相关数字是2030年在60亿吨标煤以内,其中最关键的是这两个字——“以内”,可以保证这样的表述不会出太大的问题。现在根据能源相关全国专家的估计预测在2030年整个能源消费不会超过55亿吨。

第一个趋势,经济的增长不再依赖于煤炭消费的增长来实现了。根据相关数据,在最近几年,特别是在2012年以后,经济的增长与能源的增长,特别是与煤炭消费的增长,是逐步脱钩的。

第二个趋势,煤炭增长达峰趋势。煤炭的消费在2014年是41.16亿吨,比2013年下降了3%;2015年是39.65亿吨,进一步下降了3.7%;2016年是37.79亿吨,又比前一年下降了4.7%。煤炭消费的变化意味着我们多年以来由煤炭驱动型的增长已经走到了尽头,以后我们不会再依赖煤炭的增长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以后不再消费煤炭,我们国家的经济协同还会长期依赖于煤炭,煤炭在整个经济结构当中的比重下降的速度也非常的快,1990年的时候还是76%,占3/4以上,现在就达到了62%。这样的情况跟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有点类似,比如英国在上个世纪的中叶就已经是达峰,英国、美国在这方面都呈现“倒U型”的发展趋势。

第三个趋势,能源强度。我国的节能政策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的时候同时开始的,1980年以来我国能源强度基本每年以5%的速度下降,中间2002-2005年有一个小的波折,但是从此之后下降速度非常快,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大经济体像中国一样能源强度下降的如此之快。我们在节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是非常之大。

第四个趋势,电气化。我国能源系统的转型需要一个中间桥梁,要通过能源系统的电气化进一步实行电力供应的清洁化,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需要通过这样一个途径来上升。

第五个趋势,天然气。天然气消费量在逐渐增加,天然气比重去年已经达到了6%,按照规划推算到2020年将达10%。就目前情况来看,天然气消费很可能要远远超过规划目标,也就是说它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主体能源,什么原因呢?从需求侧来讲,煤改气,以刚才谈到的雄安新区为例,河北省每家每户此时此刻正在实行煤改气,一亿吨散煤改成用天然气;从供给侧来讲,天然气供应是非常强劲的。所以,天然气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中国已经成为天然气使用的大国之一。

第六个趋势,能源系统去碳化进程加速。刚才提到《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提出要实现两个新的目标,要到本世纪后半叶实现去碳化。在1950年之前,基本上我们完全依赖煤,1950年之后进入了一个油气、煤并路的时代,2010年能源系统去碳化的指数突然加速。

这样的现象不仅发生在中国,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基本上都有这样一个趋势。去碳化指数实际上能够很好的标志工业革命的情况,同时也能够反映出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的信息。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大家都差不多,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美国迅速的超过了英国,在去碳化的指数方面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大经济强国,英国一直到了1950年之后去碳化才开始上升,到了2000年左右,基本上达到了美国的水平,最近十来年,也是突然有一个加速的过程。

最后的一个大的趋势,能源相关的碳排放可能已经达峰了。 在过去几年当中,我国每年单位能源碳排放的下降速率超过2%,如果按照这样一个趋势测算,在2014年就已经达到了峰值。

驱动能源转型最基本的因素

这七大趋势背后的驱动因素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新常态”。 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的增长,使得我们对能源需求的增长率是下降的非常快。

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第二产业,比如建筑业、制造业增速显著变缓,第三产业的比重正在逐步上升,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用能结构和碳排放结构。

三是清洁能源成本的下降速度远远超过预期。十年前,光伏成本还是5美元左右,现在就能达到0.3美元,根据2017年最新数据,甚至可以达到0.2美元,再到0.1美元。

四是绿色金融领域发展。中国在2009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国家。2004年时我国在风能太阳能领域的投资约30亿美元,到2005年已经达到1060亿美元,短短十几年增长了33倍。

能源转型背后基本的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

一是关于生态文明的理念。习主席提出了“两山论”的理论,2007年中共中央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从全球来看,2015年习主席作为国家主席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峰会,峰会提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习主席最近几年将把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提高到关乎民族未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二是环境问题由一个健康问题已经变为一个社会问题,而进一步发展成一个政治问题,即环境问题的政治化。每当北京我们出现雾霾的时候,微信朋友圈里会有各种各样的段子、调侃,各种各样的不满。除了大气之外,水、固体废物等等环境方面,由环境所引发的社会事件占据了重要位置。习主席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清洁的水,吃上健康的食物。

三是创新的机遇。首先,从能源生产和供给角度来讲,新技术目前层出不穷。如果把技术的发展分几波来看,我们正在发生着第六波大的技术革新浪潮,这个第六波当中,环境、绿色成为主流,绿色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是第六波技术发展的一个标志。

四是中国决定在全球治理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要发挥的不仅仅是参与者的作用,同时也是建设者、贡献者的作用,从《巴黎协定》、“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等这些方面可以看到,中国在环境、能源问题、绿色发展方面的机遇。

能源转型对环境商机意味着什么?

第一,节能的普遍化。过去我们的节能领域主要局限在耗能单位,今天节能实际上已经发展到社会领域。

第二,能源的低碳化。不仅在中国,在全球,能源低碳化都是大势所趋,即便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也不可能再扭转这样的趋势,所以,谁能够占得先机,在能源的低碳化、技术创新领域走的更好,做的更好,才能走得更远。

第三,电气化。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占到了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的1/2以上,这个趋势既反映了产业政策,同时也反映了未来能源政策,在这个领域当中蕴含着巨大商机。

第四,智能化。无论是天然气也好,煤改气也好,智能化的水平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相信在习主席所提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背景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迎接新的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整个用能领域的智能化将为我们提供巨大的商机。(以上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