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中电调查:增强中国水电开发自信的“乌江模式”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4-05-12 12:10:08
热度:

中电调查:增强中国水电开发自信的“乌江模式”增强中国水电开发道路自信的“乌江模式”——华电乌江流域水电开发创新之路探寻之一编者按:作

增强中国水电开发道路自信的“乌江模式”——华电乌江流域水电开发创新之路探寻之一编者按:作为我国首个水电流域梯级开发的集大成之作,乌江水电开发这部雄壮的历史篇章已经圆满画上了句号。华电乌江水电人在数十年的艰苦探索中,开创性走出了一条绿色、创新、和谐、可持续的水电开发道路,打造了华电集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生动样本。为深入解析和集中体现乌江水电开发实践经验,本报特推出“华电乌江流域水电开发创新之路探寻”系列报道,敬请关注。由华电集团主导的乌江水电开发,在中国水电走过的百余年历程中,是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和标杆式的产业示范价值的。即使放在世界水电发展的大序列中,这一定论也不为过。支撑这一定论的论据是全方位的,涵盖流域开发模式、工程建设、移民发展、环保水保、社会责任各个环节。随着2013年6月13日,乌江流域贵州境内最后一级电站——沙沱水电站的全部投产,华电在上述乌江水电开发各链条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形成的经验模式,越来越为世人所熟知、认可和惊叹,并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水电开发在方向和道路上的自信。在这项已经画上句号的恢宏工程中,其国内首倡的“流域、梯级、滚动、综合”水电开发模式,无疑是最为耀眼的。界定其历史价值,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陈厚群、韩其为、曹楚生、张勇传、王浩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陈祖煜8位院士组成的考察组得出的结论应更具说服力:乌江梯级开发走出了一条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挤出资本金加快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由一个公司同时建设多个大型水电站,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为我国流域水电开发树立了榜样。乌江八字方针是水电开发客观规律莽莽苍苍的贵州高原隆起它的脊梁,发源于威宁县香炉山的乌江在它的臂弯里蜿蜒流淌,延绵1037千米后注入长江。对于这样一条干流总落差2124米,平均径流量503亿立方米的大江,如何开发才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这是中国水电人需要考虑的一个大课题。1992年10月宣告成立的乌江水电开发公司,按照当时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用新体制、新模式尽快完成乌江梯级水电开发”的总体要求,确立了“梯级、流域、滚动、综合”的八字开发方针。从此我国水电开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八字方针,其核心内涵就是一个流域由一个业主进行滚动开发,同时对该流域内的水电站进行联合梯级调度。为什么要由一个业主来开发?联合梯级调度好在哪里? 这是一个必须回答清楚的问题。长期从事于水电建设与管理的华电集团总经理程念高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告诉本报记者,对大中型河流而言,成立流域开发公司,整个流域由一个业主来连续、滚动、梯级开发,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是水电开发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几十年水电开发历史经验的总结。“坚持这个原则,确定流域最优开发顺序,实现有序开发,可以减少临时工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竞争能力。建成后,在发电运营中,可以对流域水电站实现优化调度,最大限度地实现上下游水电站群的梯级补偿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的最大化。”程念高这样阐述。已经逝世的水电界泰斗潘家铮院士,也曾明确指出,一个流域由一个开发主体进行滚动开发,是最好的方式,有利于将整个流域资源进行统筹考虑,有利于实现梯级最优开发,解决梯级间的补偿问题,发挥梯级电站的综合效益。无论是程念高所说的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还是潘家铮认为的水电开发的最好方式,在中国,这条道路都是由乌江最先走出来的。那么乌江水电是如何践行这八字方针的呢?“乌江模式”经得起实践的检验2013年6月13日,乌江流域贵州境内最后一级电站——沙沱水电站全部投产。此时,俯瞰贵州大地,顺流而下的乌江宛若玉带银河,洪家渡、东风、索风营、乌江渡、构皮滩、思林、沙沱七座梯级水电站则如同银河系中的北斗七星,点燃万家灯火,辉映千里山川。仅仅用了20年时间,乌江流域的开发主体——乌江水电开发公司依托已建的乌江渡发电厂和在建的东风发电厂作为启动开发的初始资本,先后完成了东风、洪家渡、索风营、乌江渡扩机、东风扩机、构皮滩、思林、沙沱以及支流上清水河的大花水、格里桥等水电工程建设,由成立之初的3台机组增至32台,形成了总装机容量为866.5万千瓦的大型梯级水电站群。“乌江水电之所以能开发的这么顺利,和全流域开发方针分不开。在开发之初,乌江公司便统筹公司的开发资源、合理优化开发布局次序和开发规模,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工程建设的调节能力等因素,精心安排、科学统筹流域电站建设的进度。”曾主导乌江水电开发全过程的华电集团水电与新能源产业部主任金泽华告诉记者。但在金泽华看来,“乌江模式”在工程建设上最值得自豪的地方不是发展速度,而是乌江公司在股东没有追加资本金投入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一个母体滚动积累,完成了754.5万千瓦水电装机的建设任务。这也是乌江水电开发八字方针最成功的佐证之一。对于水电流域梯级开发的诸多优势,最为人所称道并寄予厚望的,莫过于流域内各电站的梯级联合调度。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作为国内第一家流域开发公司,乌江公司把破局的办法放在了两个字上——创新。在“以科技创新推动管理进步”理念的指导下,乌江公司于2004年提出了“以电站受令地点转移谋求实现梯级联合优化调度管理”的思路,并于2005年建成了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梯级联合调度技术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上,乌江公司成立了水电站远程集控中心,专门负责梯级水电的运行调度管理和联合优化调度工作。2007年3月,在经过一年多试点的基础上,电网调度机构的调度指令终于直接下发到集控中心,自此乌江集控中心正式纳入电网调度体系。2009年,乌江集控中心获得南网总调认可,成为南方电网范围内梯级水电集控的典范。梯级水电调度的效益,就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发电效益最大化。为此,乌江公司在原有上游四级电站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干流七座电站分段寻优和整体优化的优化调度研究,建立了包括清水河支流两座电站的全流域优化调度系统,并同时开展了乌江梯级优化调度效益评价体系研究,提出了原有单一电站水能利用提高率的改进算法,建立了梯级优化调度效益评价体系,该项目研究被国内多位院士和专家评价为“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一切理论创新,需要通过实践中应用才能产生效益。据统计,2005~2013年,乌江梯级水电站群综合发电耗水率总体呈逐年明显下降趋势,节约水量总和约220亿立方米,折合成电量约56亿千瓦时,累计创造效益接近14亿元。“乌江的梯级联合调度模式,是全流域优化调度的一个范例。整个流域水情共享,发电计划共享,通过优化调度,要比单个电站直接调度提高发电效率3%~5%。”国家能源局贵州能监办专员向海平告诉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