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及水污染综合整治技术分析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7-06-27 11:31:58
热度: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及水污染综合整治技术分析引言农村生活污染包括农村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粪便等污染物。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引言

农村生活污染包括农村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粪便等污染物。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生活污染向多样化、总量变大的趋势发展,如果处理不到位,将会严重污染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人居生活质量。因此,控制农村生活污染、寻求合适的治理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

1、农村生活污染现状

1.1 农村生活垃圾产排现状

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现代工业日化消费品的普及,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垃圾种类也趋向复杂化。但是大部分村落没有相应的处理处置设施及转运措施。据调查,我国农村人均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86 kg,其中,随意堆放的垃圾为0.32 kg;而截至2007 年,全国仅有26.8% 的行政村设有垃圾收集点。居民将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农村荒地及河流中,不仅占用土地,还会影响环境卫生影响居民健康。

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可分为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等。不同地域的农村地区由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产生的生活垃圾组成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有机垃圾是各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举例而言,曲周县王庄村为华北平原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组成简单,主要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塑料垃圾及有害垃圾4大类,其中有机垃圾占比56.76%,前两者占比在90%以上;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和睦涧村为江南地区典型的鱼米之乡,经调查,生活垃圾中有机垃圾占比可达55%;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为代表的山区农村,生活垃圾主要组分为可降解类有机垃圾,平均占比为48%,可回收垃圾平均占比为26.34%。

1.2 农村生活污水产排现状

农村生活污水包括灰水和黑水,灰水包括厨房用水、洗衣用水和洗浴用水等,黑水即粪便冲洗水。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以下特点:1)水量变化大、排放不均匀。2)由于农村地区人口聚居分散,排水管网缺失,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收集困难。建设部《村庄人居环境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显示,经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9个省43个县74个村庄的入村入户调查,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3)农村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好,几乎不含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近年的农村调查监测显示:大部分农村的水源中,COD、NH3-N、TP、大肠杆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金属等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4)大部分污水无序排放,处理率低。

不同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及水文等自然条件存在差异,生活污水的排放特征也大相径庭。据调查,在江苏省农村地区,苏南农村人均生活排水量为40~50 L/d,苏中为25~30 L/d,苏北为20~25 L/d,平均ρ(COD)=120~400 mg/L,ρ(BOD5)=80~200 mg/L,ρ(SS)=70~220 mg/L,污水可生化性较好。而在四川省农村地区,农民的污水排放量为70~110 L/d,排放总量较小但变化幅度大;生活污水水质不是很差,但波动范围极大:ρ(SS)=100~500 mg/L,ρ(COD)=62.06~314.05 mg/L,ρ(NH3-N)=3.59~40.50 mg/L,ρ(TP)=0.45~12.11 mg/L;pH 值波动较大,但范围均在6~9。

2、农村生活污染综合处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域间农村的水资源条件、地形地貌、村庄的规模布局及聚集程度、经济水平、道路交通条件、当地风俗习惯、居住方式等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生活污染处理模式。根据上述因素,现今农村生活污染的综合处理模式可以分为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就地集中处理模式以及分散式家庭处理模式。

2.1 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

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即生活垃圾以“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或“村集中、镇转运、区清运、市处理”的模式纳入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处理;而生活污水则通过城乡污水管网收集统一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该模式适用于离城镇地区距离较近、道路交通发达、拥有较完整的污水收集管道的近郊村落[13-14]。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的优点是城镇生活污染处理系统技术成熟,通常采用的大型生物处理工艺处理污水效果好且稳定;不需要在当地建立额外的生活垃圾或污水处理设施,土地资源占用少;无需配备专业的污水处理、运行管理技术人员,减少了当地的人力投资。但该模式的缺点是生活垃圾运输成本高,且该模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前提是近郊村落建立完善的农村污水排放与收集管网系统。

2.2 就地集中处理模式

2.2.1 农村生活垃圾就地集中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就地集中处理模式,即联合一个或多个村庄,利用堆肥、填埋等技术在当地建立合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对集中收集的生活垃圾进行统一处理。该模式适用于离市区较远、但规模较大或几个村落毗邻而居、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该模式的优点是初期投资和后期运行费用低、运输费用少;可根据当地村落条件建立合适的处理设施,传统的堆肥、填埋工艺操作简单。其缺点是堆肥、填埋技术均易产生二次污染。

2.2.2 农村生活污水就地集中处理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就地集中处理模式,即对于规模较大的村庄或联合多个邻近村庄,通过污水收集管道集中到当地建立的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处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小型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包括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蚯蚓生态滤池技术、人工湿地技术、土壤渗滤技术等。其中,蚯蚓生态滤池技术适用于50~300户集中性农户生活污水的处理。该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大、布局较紧密、经济较发达的偏远单村或联村,其特点是村落内需要配套较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设施以生物处理和自然处理为基础,工艺较为成熟。其优点是可满足中大型偏远村落生活污水处理的需要;缺点是传统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能耗较大,而土地处理技术占地面积较大,投资相对高,需要专人日常管理运行设备。

1  2  3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