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能源占比40%,煤炭该如何定位自己?
能源占比40%,煤炭该如何定位自己?6月9日,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公布一期研究结果,到203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
6月9日,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公布一期研究结果,到203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是50%;到205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是40%。
这一目标当然不易实现,需要经济大环境支撑,也需要能源结构持续变革。但无论预测是否科学准确,煤炭消费比重逐年下降都是事实。作为主体能源,煤炭在30多年后将有“让位”的可能。而在今天,煤炭人应该如何自处?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是化石能源占86.7%(其中煤炭62%、油品18.2%、天然气6.5%),非化石能源占13.3%(其中包括8.2%的水电、1.7%的风电、1.5%的核电、0.5%的光伏发电)。
近年来,很多地方通过“设禁煤区”“以气代煤”“以电代煤”等方式减少煤炭消费量,但我国“多煤少油贫气”的资源禀赋特征,加上非化石能源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基数仍然偏小,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一次能源的基础。即使到2050年,40%的占比,年产标准煤约20亿吨,基数依然很大。
是不是当能源“老大”,并没有那么重要。所谓大而不强,好景难长;大而不优,必有远忧。黄金十年期间,煤炭是“老大”。煤炭企业在资产、规模、营业额、销售收入以及市场占有率上多有建树,但在运行效率、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上却很难达到及格线。
中国是产煤大国。这个“大”如果不能变成“强”,它的意义就会打折扣。如果这个“大”本身是靠简单重组、硬铺摊子刻意为之,就更没有意义。煤炭人对行业强大的渴望,是期盼着企业振兴,个人有更好的发展,能过上受人尊敬和富裕的生活。如果企业“越大”,日子反而紧巴巴,鼓舞就会变成失望;如果企业“小而强”,更看重竞争和效率,个人反而更容易获得成长的空间,过上舒适的生活。
让煤炭产业变“小”,并不容易。越是煤炭资源富集,越容易被肆意挥霍;越是做“燃料”简单省事,煤炭的“原料”属性就越容易被人忽视。但作为一次能源,煤炭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边界:必须与环境容量相匹配。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鸣高所说,由于我国煤炭储量较为丰富、产能很大,未来,煤炭可能会被视为能源的“调节阀”;只要非化石能源发展起来,必然取代部分煤炭,让煤炭逐步在环境容量内(例如每年25亿吨)高效利用。煤炭人现在有必要思考并规划,主体能源让位后,煤炭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灵活地发挥“调节阀”作用。
在笔者看来,这至少应包含四点要义。其一,既然是“调节阀”,就需要自身强大的控制力。坚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先进产能,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是必须的。其二,高度重视科技与人才。未来,煤炭行业将发生巨变,竞争异常激烈。因煤炭赋存条件差异形成的竞争优势将逐步减小,取而代之的是一流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这是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的基础和动能。其三,绿色、安全、高效的发展方式,将扩展环境容量空间,为企业赢得发展主动权。其四,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重塑诚实守信的环境,才能让市场信号发挥应有的作用。
未来的煤炭行业大体应是这样一番图景:九成煤矿是大型现代化煤矿,只有个别偏远和缺煤地区有一些中小型煤矿,但均属先进产能;煤炭企业数量不多,但主宰着经济命脉;从业人员也许只有目前的十分之一,但80%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更多的人成为机械操作者和管理者,受人尊敬;机器人代替矿工奋战在采煤一线,那些不安全、不经济的采煤工作面已被封存,留待科技的进步;矿区成了高新技术输出区,煤炭人走出国门的半径在延伸……能源占比40%的煤炭也许仍是“老大”,但煤炭人早已不在意。
回到现实。按照“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一期研究结果,要想实现目标需要“三步走”,经历能源结构优化期(到2020年)、能源领域变革期(2020年至2030年)、能源革命定型期(2030年至2050年)。对煤炭人而言,辨明方向,踏实走好每一步,命运才会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