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多家公司冲刺IPO栽在环保问题 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大势所趋
多家公司冲刺IPO栽在环保问题 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大势所趋 6月12日,证监会与环保部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将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督促上
6月12日,证监会与环保部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协议》,将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督促上市公司履行信披义务、落实环保责任。
目前,虽然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但监管的力度已在不断加强。陆续有上市公司因环保问题导致并购重组及再融资失败,还有多家公司冲刺IPO时栽在了环保问题上。
不过,现有个案尚难以对A股上市公司起到整体性的震慑作用。对此,有研究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强制披露是大势所趋,企业违法违规成本正逐步抬高,未来通过《证券法》予以(更具效力的)规范将成必然。
强制披露还要完善规则
在6月12日的签约仪式上,“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被重点提及。但在操作层面,环境信息披露的裁量空间,尚需明确边界。
而据了解,虽然监管部门目前已有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但因强制性规范尚待健全完善,多数上市公司在执行中大打折扣,很多关键信息披露不到位,对关键指标也没有严格披露。
以2016年年报来看,证监会明确要求: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及其子公司,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的规定,披露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但翻看相关上市公司年报,语焉不详者有之,避重就轻者有之,甚至还有只字不提的,更有个别公司,去年已因排放超标遭环保部公示,但在年报中仅以寥寥数语应付了事。
量化来看,有研究机构近期发布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2017中期综合报告)》显示,在百分制下,170家样本上市公司中,环境信息披露的平均分为39.67分,远未达到及格线。
但另一方面,在操作层面,环境信息披露的裁量空间,尚需明确边界。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规定:上市公司发生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大事件,且可能对其股票及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上市公司应当自该事件发生之日起两日内及时披露事件情况及对公司经营以及利益相关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此,一些上市公司的董秘表示,由于各家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大事件”、“对公司经营以及利益相关者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研判裁量,具体到每家上市公司,其裁量结果一定是不同的,这就会导致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出现较大差异。
据了解,目前涉及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有《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检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境保护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6年修订)》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等。这些法规的颁布,使得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有了依据和方向,但仍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强化环境监管、强制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是大趋势,企业违法的成本正在逐步提高,通过《证券法》予以(更具效力的)规范将成为必然。
监管强度提升 违规成本提高
近年来,监管部门已加紧环保相关审核,陆续有上市公司因环保问题导致并购重组及再融资失败,还有多家拟上市公司冲刺IPO时栽在了环保问题上。
在目前的具体执行中,可以说,上市公司多有自己的盘算,但监管的口子也在收紧。
某农药行业上市公司董秘表示,披露带负面色彩的环境信息,可能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别是会影响到与一些客户的合作。但如果未来实行强制性披露,上市公司肯定要执行,不过,(要实现达标)环保投入就将增大,这可能会影响到企业业绩。
但同时,近年来,监管部门已加紧环保相关审核,陆续有上市公司因环保问题导致并购重组及再融资失败,还有多家拟上市公司冲刺IPO时栽在了环保问题上。但这些个案尚难以对A股上市公司起到整体性的震慑作用,一些公司依旧我行我素。
典型者如健康元,该公司近三年在环保及安全生产方面多次受到行政处罚,但在去年11月的定增预案和2016年年报中,却对此只字不提。再向前追溯,翻看其2013至2015年年报,公司均称:“报告期内,本公司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及环境纠纷事件,未受到相关环保行政处罚。”
更令人诧异的是,今年3月,证监会(审核定增申请时)指出,公司存在环境问题,要求其列表说明领受环保及安全生产方面有关处罚的情况。健康元延期半个月仍无法回复,后直接终止定增,改为配股融资。
此外,还有上市公司竟表示:“尚不能确定公司是否属于重污染行业。”
1 2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京津冀融资3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2024-08-16
-
中节能新疆哈密景峡50MWp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通过环评审2024-08-16
-
光热发电发展相对缓慢 专家呼吁出台支持政策——光热发电政策环境亟须完善2024-08-16
-
上海881家企业被列入环保“黑名单”罚款逾5000万元2024-08-16
-
沼气发电的角色转换:从提供电力到生态环保2024-08-16
-
林伯强:节能减排或成能源互联网领域最快实现内容2024-08-16
-
中国重拳“治霾”任重道远 总体环境状况堪忧2024-08-16
-
以生态文明理念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2024-08-16
-
环保部:2014年仅16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2024-08-16
-
林伯强:节能减排或成能源互联网领域最快实现内容2024-08-16
-
上海881家企业被列入环保“黑名单”罚款逾5000万元2024-08-16
-
财政部:节能减排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不得挪用2024-08-16
-
全国第一个《公民环境保护行为准则》发布2024-08-16
-
以生态文明理念解决环境污染突出问题2024-08-16
-
粉煤灰利用的突破创新 恒达重塑企业环保新形象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