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最弱省网福建上无气源优势、中无管道、下有燃气诸侯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7-06-09 13:35:08
热度:

最弱省网福建上无气源优势、中无管道、下有燃气诸侯2017年3月的最后两天,几经延沓,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主干管网,终于与泉州、厦门两地的城市燃气管网接通。至此,福建结束了仅有LNG的

  2017年3月的最后两天,几经延沓,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主干管网,终于与泉州、厦门两地的城市燃气管网接通。至此,福建结束了仅有LNG的单一气源时代,摘掉了除西藏外唯一未接入陆上管道气省份的帽子。

  不过,陆气入闽的喜悦无法冲淡福建天然气市场面临的重重问题:在全国天然气消费量普增的情况下,福建却出现了自2015年以来的不升反降,此时入闽时机不佳;福建历来是国内主要LNG进口及一体化项目所有者中海油的地盘,中石油借西气东输入闽,在福建天然气市场萎缩的情况下,要撼动海油存量、再做大增量的难度倍增;更要命的是,中石油在闽的合资公司福建省天然气管网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省网”),作为一家商业模式为统购统销的天然气省网公司,在长达六年的筹建期中错失卡位良机,迄今未建成一公里管道,却遭遇了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和油气行业去中间环节的双重改革,从一出生就不合时宜,在当前政策收紧和市场不振的夹击之下,更是进退两难。

  最弱天然气省网是如何炼成的,省网的全面式微,是否会始于福建?

  生不逢时

  “厦门和泉州目前都通管道气了,福建省用气量最大的泉州4月份的气量仅有600万立方米。据说福建省网被要求不能加价,只能平进平出,如何保证收益也没有说法。”接近福建省网的有关人士表示,尽管西三线已与两地联通,但福建省网并无管道,且入闽管道气如何定价也待定,这导致中石油和福建省网的处境尴尬。

  就西三线入闽天然气的具体价格,eo记者致电福建省物价局,被告知目前还没有接到通知,不知道具体的定价。

  福建省网,全称福建省天然气管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部位于福州,由中石油和福建省能源集团各出资1500万元,于2015年9月17日注册成立,定位为“负责中石油入闽天然气的统一销售,统筹省级管网建设”。

  按照中石油与福能集团早期的设想,福建省网未来的营收目标为150亿元,计划年销售天然气50亿方以上。此外,福建省网还计划涉足下游,进入城市燃气、加油加气站、工业供气、天然气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等领域。

  不过,对于一个既无管网又无购销差权限的省网公司而言,筹划之初设想的一切当前都未能实现,乃至福建省网是否存续也存疑问。

  据eo了解,当前与泉州燃气商谈价格的主要是中石油福建销售分公司,而非福建省网。中石油福建销售分公司是中石油2016年年底的天然气销售体制改革“5+1”之中的“1”,即中石油销售体系改革试点单位。“福建省网看着并没有存在的必要。”有业内人士直言道。

  定位不明、市场不振之外,对于福建省网而言,另一个重大不利是门站价格试点。2016年11月,福建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开展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的试点省,改革目标是在福建将政府指导门站价格改为上下游协商定价,并推进全国其他省市门站价格的逐步放开。

  根据上述文件,福建省天然气产业的上下游,分别指向中石油和终端用户(主要是城市燃气商)。此文件一出,正式运行尚不足一年的福建省网几无立身之地。随后,福建省物价局也依据《关于加强地方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降低企业用气成本的通知》(业内俗称1859号文),在减少供气环节、加强省内输配价格监管方面发力。

  而1859号文明确提出,天然气主干管网可以实现供气的区域,不得以统购统销等名义,增设供气环节,提高供气成本;对没有实质性管网投入或不需要提供输配服务的加价,要尽快取消。

  在被询问福建省网该如何摆位时,福建省政府相关人士答复,福建省网是福建省政府与中石油的合资合作企业,关于省网的销售权等事项早已写入了双方协定的合同中,到时要看各方沟通的结果。

  至此,对于以降低企业用气成本为最重要目标的地方政府而言,省网存在的合法性在于降气价。不过,挟省网入闽的中石油和深耕福建数十年的中海油,两大气源能否形成竞争并带来气价降低,却是巨大的未知。

  事实上,由于福建此前一直没有接入陆上天然气管网,其门站价格实质上就是中海油的LNG价格,这也是为何福建被称作“门站价格市场化试点”,而非“门站价格放开试点”。这同时意味着,中石油入闽的气价,必定要以中海油现行价格为参照。一位接近福建省门站价格改革的人士表示,“难以看到明显的降价空间”。

  往前追溯,福建省政府愿意成为门站价格改革试点的出发点,也是降气价。据了解,福建应允之前,从辽宁至广西共有10个省市具备试点条件,出于种种原因,最终接盘的只有福建。

  有知情人士告诉eo,这是福建省向国家发改委争取试点的结果。争取试点的主要理由为西三线即将入闽,且省内LNG的门站价格一度仅为1.752元/立方米,这对于福建来说是双重利好。

  低价落空

  据eo了解,中石油福建销售分公司正在与下游的泉州燃气和厦门华润燃气自4月初开始就销售价格已经展开了多正式磋商,据悉,目前中石油与两家城市燃气已经基本达成一致,就差临门一脚签署购销合同。“还没有正式签合同,我无法告诉你最终情况。”据eo调查了解,谈判双方分歧的焦点主要在价格上面,中石油初期的想法是随行就市,门站价格紧跟中海油气价,而城市燃气方面认为,中石油的管道气热值不如印尼气,且下游用户与中海油交往时间长达10余年,双方合作基础较好。“如果中石油的价格跟中海油一样,那我们为什么要买中石油的气呢?”

  据业内人士分析,当前中石油与下游城市燃气的关系也非常微妙。城市燃气希望,既然是管道气价格市场化试点,中石油价格不光要比中海油低,也要比周边省份门站价格低才行,不然试点的意义何在。另一方面,按照中石油的想法,其在全国市场都热衷于推行工业用气直供,这点遭到城市燃气运营商的一致反感与提防。而另一方面,城市燃气企业又希望引入双气源,以增强上游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就是在价格方面达不成一致,中石油又不想赔钱卖,所以项目一直拖着。”知情人士告诉eo。

  作为门站价格放开的推手,国家发改委看重的是西气东输三线通气带来的双气源竞争契机,以及福建省原本只有中海油LNG,故而门站价格改革阻力较小;福建省则希望借由陆气入闽,国际油价低迷之际,以中海油的气价为筹码,让中石油在福建锁定一个较低的天然气价格;中石油方面,则希望福建门站参照上海和浙江。也正因为在价格问题上相持不下,中石油和福建省政府自2016年年中就开始接触,最终达成一致耗费了一些时间。

  而依据《国家发改委关于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西气东输供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事实上明确了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已不再参与福建的门站定价,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最终将是中石油、福建及地方燃气企业三方博弈的结果。

  截至发稿,中石油在福建省的天然气销售价格尚未有正式公司文件下发。有消息人士表示,中石油曾口头给过福建销售分公司一个基准价格,福建销售分公司可在此基准价格上根据情况上下浮动定价,而这一基准价格“略低于中海油LNG门站价格”。通气前,中海油莆田LNG的门站价格为2.141元/方。

  不过,对于中石油和福建省而言,“盯梢”中海油LNG门站价格并非易事。这与中海油LNG价格与印尼气源购气成本联动,而印尼气源采用与JCC挂钩的价格公式有关。由于价格挂钩方式,中海油LNG价格受油价波动影响较大。2014年上半年油价上行期间,印尼气源方曾利用价格回顾的机会上涨了气源价格,此后福建省物价局也制定了相应的调价机制。不走运的是,气源涨价后不久,国际油价就开始走低。

  对于高度依赖LNG的福建而言,依据福建省的价格联动机制,调价有3-6个月的滞后期,“该跌时没跌到位,该涨时也涨不到位”成了问题。

  依据福建的价格联动机制,中海油的门站气价一度低至1.752元/方,高点时则能达到3元/方以上。因此,如果中石油的福建基准价紧跟中海油,也将会面临过山车似的不停波动。对于福建而言,这样的价格波动意味着有涨有跌,无法锁定低价。事实上,气价的上扬很快就到了。3月31日,福建省物价局再次发布了LNG门站调价信息,中海油门站价格从2.141元/立方米上调至2.419元/立方米。如果参照此价格,中石油福建管道门站气价将达到2.4元/立方米左右,这个价格已然高于全国平均门站价格。

  有消息称,中石油方面针对中海油上扬的门站价格还制定了一个“天花板价”,即:中海油的门站价格超过“天花板价”时,中石油的销售价格按照该“天花板价”执行,中海油的门站价格低于该“天花板价”时,中石油的销售价格则跟随中海油价格,且略低于中海油的销售价格。据悉,该“天花板价”高于全国最高省门站价0.1元以上。

  “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不等于降价,还可能涨价。”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理解“市场化”三个字的涵义,以降价为出发点的价格改革目标很可能会落空,“当务之急是政府监管部门尽快制定规则,让价格信息透明化。”

  诸多不确定因素之外,对于福建省天然气价格而言,好消息是2017年是中海油与印尼气源方的又一次价格回顾期。这是福建省和中海油为2018-2022年争取到较低气价的最佳时机。

  最新的消息是,4月20日福建省物价局再次发出调价通知。在这份针对中海福建天然气公司印尼合同气量销售价格的补充通知里,将燃气电厂的门站价格调整为2.632元/方,而城市用户门站(含燃气电厂置换气量)则为2.141元/方,非居民用户门站价格实行最高限价,气价仍为2.141元/方,“允许供需双方在最高限价范围内协商解决”。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莆田LNG项目是福建省政府引进的一体化的照付不议项目,通过调高燃气电厂气价而保持城市燃气气价相对低,是为了保证莆田LNG气量消化的前提下,调节燃气电厂少用气而城市燃气多用气,以此降低省内终端用气成本。同时,支撑城市燃气运营商在与中石油入闽气源谈价时掌握更多主动权。

  姗姗来迟

  从2001年起,随着西气东输一线通气,途经各省顺势成立了近20家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即西气东输的推进带来省网崛起。在这20多家省网公司中,浙江和广东站位早、体量大,成了其中的佼佼者。

  当改革“中间环节”的大潮袭来,或手握环网、或坐拥气量的先行者被撼动并不容易,而成立较晚的省网如福建、云南,一步慢则步步慢。

  其实,福建省网的起步不算太晚。2011年开始,代表福建省政府的福建能源集团,投入专门团队与中石油就组建合资公司开始谈判,至2015年福建省网成立,谈判过程持续了4年多。

  作为省属能源集团,福能以煤炭起家,经营范围涉及电力、物流、建材、地产、金融、商贸等多个领域。由于煤炭业务一度低迷,自2012年起,福能力图通过新领域拓展实现“5年再造一个福能”的目标。

  早于2011年,福建与中石油就有过接触。据悉,早在西气东输二线建设期间,福建方面就曾向中石油争取过路由进入事宜。有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士表示,当时福建各地市的主要领导干部都非常积极,特别是当时龙岩地区的主政者。

  不过,由于福建方面争取时西气东输二线的路由已基本设计核准完成,因此福建错失良机,成为西二线过家门而不入的未通管道气省份。此次错过,也使得福建成为大陆地区除西藏以外,管道气最后通达的省份。

  “事实上,现在的西三线福建路由,早在西二线时期就已经确定下来了。所以准确地说,目前被称作西三线的东段,实质上是西二线支线。”上述人士解释道。

  中石油进入福建的一大政策契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相关构想最早由福建省自行提出,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同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对外发布了该规划。

  借势海西战略,2011年11月,中石油与福建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把福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计划在5年内投资500亿。双方计划合作的领域包括:西气东输三线东段、一座投资约73亿元的福清LNG接收站、漳州古雷百万吨级乙烯项目、成品油管道、闽粤支线、城市燃气管道等。

  可惜的是,上述诸多大项目,真正落地的只有西气东输三线,而业内关心的用于西三线调峰的福清LNG接收站则搁浅已久。

  未能顺利推进合作的一大原因是,与福能集团谈判西三线东段入闽合作的对象,是中石油昆仑利用公司。据悉,当时的谈判颇为顺利,双方决定在福建成立上下游两个合资公司,上游公司主要由中石油主导,负责天然气管道进入福建的销售及管道建设;下游公司则由福能集团占主导,负责全省下游终端市场的开拓。这种合作模式当时对双方都有利,一方面中石油可以保持对气源的掌控,另一方面福能集团也能通过拓展天然气市场,有效安置煤炭行业转岗而来的人员。

  不过,即便双方已经完全达成一致,相关的合资合作协议还须福建省政府最终确认。在合作协议签订1个多月前,谁也没有想到,2013年3月20日,中石油昆仑利用总经理陶玉春案爆发,成为推倒中石油腐败窝案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此后,福能集团与中石油的合作一度搁浅。

  此后,根据中石油方面对昆仑利用相关业务的接转安排,福能集团与中石油的合作对接转到了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据悉,双方交流了半年多。随后,中石油福建销售分公司又向中石油集团层面争取了与福能集团合作谈判的主要代表地位。中石油福建销售分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当前中石油系统内唯一一家油气销售一体化的企业。

  至此,受陶玉春案影响停滞一年多的合作重上正轨。2014年12月,在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苏树林和中石油集团原总经理廖永远的见证下,福能集团董事长林金本与中石油福建销售公司总经理王广生在福州签订了《福建天然气管网项目合资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石油入闽天然气管网合资合作项目落地。

  签约当天,林金本对中石油予以福能集团“网开一面、高看一眼”表示感谢,认为双方共同出资设立的合资公司是“特殊机制、特殊模式、特殊政策、独一无二、先行先试”。

  签约并不意味着合作顺利无虞。签约不到1年后,先是廖永远于2015年3月因涉嫌违纪接受组织调查;10月,苏树林落马。

  了解这段历史的相关人士告知,福能集团与中石油合资成立的福建省天然气管网公司,特殊性主要包括三点:其一,合资公司由福能方派出董事长;其二,合资公司由福能合并财务报表;其三,合资公司具有天然气销售权,统购统销中石油入闽管道天然气。

  这一合资方式意味着,中石油在福建扮演得更多是财务投资的角色。面对福建,中石油何以如此妥协?有分析认为,这与中石油早期想以主干管线的利益换取其他在闽项目落地有关,也与福建主要是中海油势力范围有关。

  一个佐证是,莆田LNG一体化项目气价,在2014年之前一直低于周边省份的管道天然气门站气价,这对于希望进入福建的中石油而言十分不利。放弃暂时利益,谋求入闽通行证对中石油而言显得更为务实。

  不过,随着2015年福建省网公司的正式挂牌,中石油与福能的合资公司从计划中的两个事实上变成了一个,定位为负责统购统销中石油入闽管道天然气,建设运营西三线主干线和支干线对接的福建省天然气支线管网,以及开展天然气销售、运输、城市燃气、CNG母站、汽车加气(加油)等业务。

  经过一年半的运营,迄今,福建省网未能建成一公里管道,也没有一个实质性客户。目前福建省网有员工30余人,董事长由福能总经理兼任,日常运营则由中石油福建销售分公司党委书记负责。

  据悉,福建省网的第一任总经理原本由中石油福建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王申国担任,但王在2016年10月被双规了。

  下游强势

  起步不顺、压力重重的福建省网该怎么办?

  3月,有福建省内城市燃气企业反映,在其原本已与中石油签订的天然气供气合同之上,又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根据补充协议,上述城市燃气的供气主体变更为福建省网,这相当于确认了福建省网的天然气销售权。

  为了锁定用气,省网成立后,积极与中国燃气、新奥燃气、华润燃气及中海燃气进行了广泛的合资合作谈判,还与华润燃气等15家用户签订了供气合同或意向书。

  据福建省网估计,其2020年的销气量将达到20亿方,同时,福建省网还编制、修订了《福建省天然气管网“十三五”规划》和《一期管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此后相继成立了闽清、德化和龙岩支线建设项目部。

  尽管接受了供气主体由中石油变更为福建省网,几家受访的城市燃气企业均表示,坚决不接受省网加价售气的行为,“省网没有一公里管道投入,凭什么横空加价。”

  而同样的问题抛给福建省网,回答是,如若不加价,省网的收入从何而来,省网存在的意义又何在。

  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东段干线(吉安—福州)工程福建段从龙岩入闽,经漳州、厦门、泉州、莆田,到达福州。3月底,泉州和厦门实现了正式通气。有消息人士告诉eo,泉州燃气早前签订的中石油管道气量为4亿方。目前,双方具体的购销量和价格还未明确,具体的年供气量也未确定,已经确定的是4月的供气量大概为600万方,价格未定,而在通气前,似乎为了要让城市燃气方面放心,中石油福建销售分公司曾发通知表明,谈判基准价将参照中海油的LNG门站价格,最终价格还需双方进一步谈判。

  据悉,福建省网拟规划建设的7条支线包括:德化、闽清、福清、角美—长泰—丰山、龙岩、蛟洋和长汀。有消息人士告知,按照福建省网最早的设计,其支线的主要终点是大用户。比如,之前被赶走的厦门PX项目就是省网公司的目标用户。

  除了向城市燃气和大用户售气外,福建省网还计划进入燃气配送业务,即自己成为城市燃气商。不过,在旁观者眼中,福建是个“奇葩”市场——上游气源单一,中游管道分别由两大央企建设,下游燃气市场则是铁板一块。在这种情况下,“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似乎并不适应福建天然气市场的实际情况。

  福建天然气下游市场的状况,始于特许经营权。天然气专家林须忠告诉eo,自2008年以来,福建一直实行燃气特许经营制度,2011年国家实行《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后,福建在2012年曾对《福建省燃气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但仍保留了燃气特许经营制度。实行燃气特许经营制度,也意味着在特许经营的范围内,燃气的经营主体只有一个,且不区分用户性质。这样一来,在特许经营的范围内,各个县市纷纷形成了区域内的自然垄断。

  据悉,福建省内的燃气特许经营被瓜分,一个重要的时点,是莆田LNG一体化项目建成前后。依托于该接收站筹备的5个城市燃气工程,即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都在接收站投产以前,完成了特许经营的招商引资。

  有福建市场的从业者告诉eo记者,莆田LNG接收站筹建之初,福建尚无天然气,主要使用各种混合人工煤气、焦炉煤气等。福建各地市的燃气管道也未全面展开,为了推进燃气公共服务,通气的5个地市纷纷引入民营和外资,以合资形式共同开发城市燃气。新奥、华润、中燃等城市燃气巨头先到,率先划走了福建省内用气最好的几个市场。

  而在管道气尚未通达的地区,如宁德、三明等,近年来也在加快特许经营权招标。但由于经济发展情况欠佳,这些地区的特许经营往往被人为划分为多个片区,以引入不同的企业。这种特许经营授予方式,导致出现了一个地级市有多个燃气特许经营企业的状况,也让特许经营范围比邻甚至交叉区域的情况变得分外复杂。

  以龙岩为例,龙岩昆润燃气与龙岩新奥燃气,就曾因特许经营发生过法律纠纷,而龙岩安然、龙岩昌宁两家燃气公司,早在2004年就被授予过城区管道燃气的特许经营权。

  如今,福建全省的城市燃气,“无论肥瘦”,都已瓜分殆尽。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福建省网要想突破各地城市燃气的势力范围,拿下下游市场,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

  一面计划卖气给城市燃气,一面计划拿走城市燃气的客户,福建省网一起步就选了“困难”模式。而福建省网面临的困难还不止于此,一个存量萎缩、增量不明的天然气市场环境也十分要命。(eo记者  黄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