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2008—2017影响能源业的世界政经格局
2008—2017影响能源业的世界政经格局可能除了金融业,很少行业能像能源业那样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冲击,当然,能源业的兴衰也常常由世界经济格局决定。能源是经济命脉,也是博弈工具
可能除了金融业,很少行业能像能源业那样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冲击,当然,能源业的兴衰也常常由世界经济格局决定。能源是经济命脉,也是博弈工具。
在2008-2017十年间,能源业的几个重大事件被作为全球瞩目的新闻载入史册:2008年,国际市场油价大起大落,引发全球震荡。元旦后第一个交易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随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12月下旬跌至每桶35美元以下。油价波动给全球带来恐慌,加剧了经济衰退。2014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再次从每桶140美元跌到60美元左右,创五年来的新低,对世界金融市场、经济增长、政治格局和大国博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墨西哥湾水域发生爆炸,导致11名工人死亡,并引发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英国石油公司为此次事故支付超过600亿美元。
一年后,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4个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核事故定为最高级7级。福岛核泄漏事件是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最严重的核灾难,对日本生态环境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破坏,也引起周边国家的强烈不安。
而这十年间,许多重大政经事件深刻影响了能源业的发展,或决定了能源业未来的格局。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欧洲的衰退与动荡、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的崛起、围绕气候变化的博弈、区域合作促进的一体化等等,都值得记住。
从欧债危机到英国脱欧
欧洲的动荡与衰退,是十年间最重大、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政经事件。这个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代表一极力量的集团,在这十年中,历经欧债危机、与俄罗斯冲突不断升级、难民潮、英国脱欧等一系列冲击,经济衰退、竞争力不断下降。
欧洲的危机几乎与全球金融危机同步发生,导火索是希腊。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12%,远高于欧盟设定的3%上限。随后,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2010年5月,希腊救助机制启动,欧盟与IMF提供总额达1100亿欧元。2011年6月,希腊议会通过了为期5年的财政紧缩方案,11月,政府更迭。
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传染效应”下,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同时遭受信用危机,受影响国家的GDP占欧元区GDP的37%左右:欧债危机期间,欧洲多国政府先后更迭。
国际评级机构持续下调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信用评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冲击欧元稳定和欧元区经济复苏。
经济衰退意味着全面的萎缩,因此,欧债危机对能源业产生了全面性的负面影响。从宏观层面讲,减速或衰退的影响主要是贸易、大宗商品价格和投资信心三个方面,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不断增加经济下行的预期。
欧债危机对欧盟能源政策产生直接的影响:“连接欧洲设施”计划落实难度加大、欧盟与俄罗斯的天然气贸易摩擦加剧、加剧能源贸易保护主义、新能源与绿色产业的发展难度加大。
对新能源的影响尤其直接。欧洲新能源的研发居世界领先水平,据国际能源署(IEA)资料,全球范围内化石能源获得的补贴超出可再生能源的5倍。而新能源产业需要补贴才能与传统能源竞争。而欧债危机后,欧洲渐降低新能源消费补贴力度,特别是西班牙、意大利等新能源大国的债务状况,导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严重受阻。
美国花旗集团估计,到2020年,欧洲为了达到2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对该产业的投资将至少高达9000亿欧元。而为完成减排目标,未来40年里,欧盟平均每年仍需增加2700亿欧元的投资,这相当于欧盟成员国GDP的1.5%,显然,欧债危机的蔓延很难让这笔巨大的绿色投资兑现。
令欧洲雪上加霜的是,在经历了难民潮冲击、恐怖主义袭击后,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公投,脱离欧盟。
英国脱欧是欧盟遭受的一次极其重大的挫折,欧洲一体化面临严重挑战。
而英国脱欧,在能源业的直接影响是:会破坏英国和北海地区的石油投资,并对原油的供应端造成影响。路透社撰文称,英国脱离欧盟将使其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新项目建设被推迟。
英国可再生能源投资也将受到限制,英国甚至很可能失去大部分可再生能源融资,特别是海上风电,因为很多资金都来自欧洲的银行。
而最新的一则新闻是,英国脱欧可能会让苏格兰再次公投是否脱离英国。但有专家分析,苏格兰再次公投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与上次公投时相比,北海的原油价格大幅下降,苏格兰人没有信心在低油价时代独立发展经济。
量化宽松
在这十年间,没有一种经济政策像量化宽松一样,对世界经济产生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量化宽松原本是应对严重金融危机的紧急政策,如今有可能变成刺激经济的常态。在美国于2014年结束量化宽松后,日本和欧盟又先后实施。有经济学家认为,量化宽松是饮鸩止渴,但也认为,大难临头,不采取极端应急措施,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
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
2008年9月中旬,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自1929年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美联储于当年11月决定购买60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开始实施第一轮量化宽松刺激措施,随后又于2010年11月、2012年9月启动第二、三轮量化宽松刺激措施。在第三轮量化宽松中,美联储不仅将每月购买债券额提升到850亿美元,还承诺将近似零的联邦基准利率至少保持到2015年。这是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最大规模的货币政策行动。
量化宽松给美国带来许多好处:稳定并推升了股市,提高了企业赢利、家庭净财富和通胀预期,刺激了投资和消费,降低了失业率,由此造成的美元相对贬值扩大了,从而帮助美国率先走出经济危机。
但是,量化宽松也被认为是“损人利己”,其恶果是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飞涨,致使大量投机者进入市场,对能源和有色金属类价格的影响更为巨大,新兴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缩水,进口大宗商品付出增加,从而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
2014年10月,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美联储宣布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总共购买资产约3.9万亿美元。在注入数万亿美元流动性后,过去几年美国年均经济增速仍然保持在2%左右水平。
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的政策效果,可能会成为华尔街、世界各国央行以及经济学界未来数十年激烈争论的话题。从经济学原理来看,美联储的解释是通过此举压制利率并推动投资者买进风险资产,从而刺激贷款、支出、投资、经济增长和就业。不过,有关量化宽松政策的一些设想没有变成现实。
批评者认为,此举的危害,除了美国转嫁危机外,还可能导致通胀、美元贬值和市场扭曲。特别是出现美元下跌、美股上涨、黄金上涨、石油和大宗商品上涨,造成新一轮的动荡不安。
国际油价在2008年触底之后,于2014年创近几年新高,量化宽松是重要推手。有学者就量化宽松政策冲击下的能源波动和价格传导做了专门研究。2009-2013年的5年间,国际油价最低价格为每桶41.8美元,最高为每桶117.8美元。
巴黎协定
对能源业影响最直接的全球公约就是气候变化协议,有约束力的协议。自《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围绕全球气候变暖及减排问题,每隔几年各国就会进行一轮讨价还价。在这十年间,可喜的是,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巴黎协定》,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覆盖近200个国家的全球减排协议。
这个十年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共举办了哥本哈根会议、德班会议、多哈会议和巴黎会议。
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成果寥寥,最后只达成了无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2011年,南非德班会议就第二承诺期存续问题达成一致。与会方同意延长5年《京都议定书》的法律效力(原议定书于2012年失效),就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达成一致。大会同时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即“德班平台”,在2015年前负责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
2012年,卡塔尔多哈会议通过了对《京都议定书》的《多哈修正》,最终就2013年起执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及第二承诺期以8年为期限达成一致。大会还通过了有关长期气候资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工作组成果、德班平台以及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多项决议。
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巴黎协定》,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覆盖近200个国家的全球减排协议。
《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通过《巴黎协定》后表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将造福全人类及子孙后代。“这是世界各国第一次共同承诺要控制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共同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协定是多年努力的成果,达成协议表明各国已经找到通过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方法。”
业界人士分析,与6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气候谈判模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自上而下“摊牌式”的强制减排已被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贡献”所取代。目前,全球已经有160个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国家自主减排贡献”文件,这些国家碳排放量达到全球排放量的90%。此举让各国在减排承诺方面握有自主权和灵活性,谈判压力骤然减小。其次,大国合作意愿更为强烈。中国与美国、欧盟、巴西、印度等已就气候变化签署了多项双边声明,提前化解了此前纠缠谈判进展的诸多分歧。
一个有约束的减排公约,必然会对各国的能源发展格局有直接的影响。据相关专业人士印数的资料,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到2030年,生态转型可创造约6000万个就业岗位。为将升温幅度(与工业时代前相比)限制在2摄氏度,到2050年,能源领域须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达50%。国际能源署估计,这一比例意味着至少要额外投入36万亿美元。毫无疑问,低碳节能产业和智慧能源产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金砖国家
按照“后发优势理论”,后发国家的许多优势是先发国家不存在的。所谓的“后发国家”是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这十年间,学者发明的“金砖国家”成为了现实。而“金砖国家”的能源合作潜力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能源供给格局。
2009年6月15日,由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组成的“金砖四国”领导人正式会晤。此次“金砖四国”元首会晤是历史上第一次,四国领导人就经济和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看法,探讨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规划四国对话合作协调的发展蓝图。
如今,加上南非,“金砖四国”发展成为由五国组成的“金砖国家”。其国土占世界总面积的29.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6%。
作为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与传统、地缘等方面拥有不容忽视的差异性和竞争性,各国间也有巨大的互补性潜力。例如,能源合作前景显而易见。
俄罗斯就提出了金砖国家投资合作路线图。2014年7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金砖国家峰会上倡议建立金砖国家能源联盟,并在该组织框架下成立金砖国家能源政策研究所和燃料储备银行。他认为,建立金砖国家能源联盟,将有助于巩固金砖国家的能源安全。
一些分析家指出,俄罗斯的提议有些一厢情愿,也过于强调自己的利益。对金砖国家的能源合作,互补是最佳选择。而五国可以满足各自所需。
金砖国家拥有全球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中国和印度。《BP2030世界能源展望》显示,未来20年,全球煤炭需求净增长将全部来自中国和印度,全球94%的石油需求净增长、30%的天然气需求净增长及48%的非化石燃料需求净增长也都来自中印两国。
俄罗斯和巴西则是资源大国。《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15)》显示,2013年俄罗斯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7.34亿吨油当量,能源总消费量为18.69亿吨油当量,其中原油及液化天然气消费量2.84亿吨,占能源总消费的15%。巴西是南美洲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电源结构以水电为主,水电装机约占总装机的72%。目前巴西已证实的石油储量约156亿桶,其储量排名世界第15位。
有学者为金砖国家能源合作设计了合作模式。俄罗斯、巴西两国苦于国际油气市场价格走低,出口困难加大,中、印、南非过去长期被迫忍受油气高价的剥削,因此在当前大环境之下,金砖国家集团内部完全存在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可能性。俄罗斯与巴西可以向中、印、南非三国适度提供更大的降价幅度和更优惠的政策,后者则可以加大采购量,即使一时难以直接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扩充国家油气能源战略储备,提升本国应对突发能源中断事件的能力。
现实肯定比学者的设计复杂得多,金砖国家同属新兴经济体,也是在竞争中求合作。但大方向可以肯定:金砖国家的能源合作潜力巨大,未来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能源供给格局。
一体化
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但各国仍在努力寻求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
2012年8月22日,俄罗斯经过18年艰苦谈判,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56名成员。俄罗斯入世,标志着世贸组织将最后一个重要经济体纳入国际贸易规则,世贸组织由此覆盖了98%的经济量。
经济一体化的另一个重大成果,是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2013年12月7日在印尼巴厘岛发表《巴厘部长宣言》,达成世贸组织成立以来的首个全球性贸易协定。持续12年的多哈回合谈判僵局终获历史性突破。据估计,巴厘会议达成的协定对全球经济的潜在效益将可达1万亿美元。这对处于脆弱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无疑是重大利好。对世贸组织本身以及全球贸易体系而言,巴厘协定的意义在于保住了世贸组织作为全球首要多边贸易谈判机制的地位,对避免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体化依然是潮流。就经济层面而言,中国与东盟、东盟各国都实现了经济一体化。而在能源领域,欧盟能源一体化,欧盟与东欧国际能源一体化、美国-墨西哥-中美洲三国能源一体化都有一定进展。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是一体化的重要一环。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5年《世界能源蓝皮书》分析称,“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两大能源进口通道基本重合,即陆上从俄罗斯、中亚进入中国,海上从中东、非洲通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进入中国两条传统国际贸易路线。这一战略有利于推动相关国家和亚太地区能源市场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亚太区域经济进一步融合。
当然,进入2017年,能源业乃至整个国际政经局势都面临最新的变数:特朗普执政。对于能源业,巨大的变化是,特朗普明确反对全球气候变暖学说。在一体化方面,美国终止了TTP协议,特朗普还声称重新考虑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
上一篇:自发光路标路牌亮相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