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光伏业兼并重组是一场硬仗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4-04-21 21:26:07
热度:

光伏业兼并重组是一场硬仗一度深陷寒冬的我国光伏产业正在逐步转暖。然而,随着市场的回暖,国内光伏市场再度敲响了产能过剩的警钟,光伏业兼并重组的难度陡然增加。
一方面,“该

一度深陷寒冬的我国光伏产业正在逐步转暖。然而,随着市场的回暖,国内光伏市场再度敲响了产能过剩的警钟,光伏业兼并重组的难度陡然增加。

一方面,“该死”的没死。前些年,国内大量光伏企业不顾政策引导,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粗放扩产,造成了产能过剩、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再加上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曾经如火如荼的光伏产业急速陷入泥沼,产品价格暴跌。由于市场持续低迷,国内80%以上的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关门进入“休眠”状态。

为重新启动光伏市场,行业主管部门开始着手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然而,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西部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抢装潮让光伏产品需求量出现历史性突破。突然出现的供不应求状况,让部分已关停的光伏企业趁机“死灰复燃”。许多过去停产的中小企业有的已经开工,有的准备复产,开始招兵买马;亏损的企业也不甘心,希望把赔的钱赚回来,又开始重新调试生产线并决定扩大产能;就连一度无人问津的二手光伏设备,也变成了抢手货。

另一方面,不“该死”的却开始“找死”。目前,光伏龙头企业开足产能,满产的企业通过技改等手段扩大产能,同时寻找中小企业代工。日前,包括英利、天合光能和阿特斯在内的多家光伏组件企业更是宣布,今年将进一步扩大产能,部分企业甚至计划将产能提高至3gw左右的规模,俨然一副“如今你要是不大幅扩产,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架势。

但市场需求真的如我们想象般的乐观么?国外主要市场如欧洲市场正在萎缩,且对我国光伏企业有“限价、限量”的约束;刚刚跃居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第一大国的日本市场,则由于补贴过高、政府负担较重,已经确定将降低光伏发电补贴,同时存在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的可能;美国能源丰富,页岩气发展火热,光伏市场潜力有限,且有“双反”的副作用;新兴市场如印度、南非等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国内市场则可能由于电站审批权下放而出现地方保护,削弱国内市场规模扩大的红利。市场的发展跟不上产能的发展,就会造成产能过剩。一旦产能过剩,就很容易造成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和企业亏损,企业将再次走入困境。

旧账未清,又添新账。税收和贷款政策、地方保护等外在环境因素也仍在阻碍着光伏产业兼并重组的推进。兼并重组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欧美“双反”、产能过剩、企业亏损均成为光伏产业在金融市场重获投资信心的障碍所在,商业银行对光伏企业普遍采取金融收紧的政策,造成大量光伏企业资金链紧张。虽然国家已经提出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但相关细则仍有待落实,光伏企业兼并重组的资金问题解决起来还需要时间。同时,地方保护主义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光伏产业曾经是很多地方的经济支柱,企业兼并重组就会牵扯到利益纠葛,而地方保护也会成为阻力。如果被兼并企业仍能在当地继续生产,那还算“两情相悦”;如果只是单纯被拉走了设备,那么地方政府的确将面临着随之而来的税收、就业问题。

2014年3月24日,光伏业兼并重组终于迎来重大利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尽管还只是原则性规定,但诸如取消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前置审批等力度空前的改革措施,已经引起了市场的普遍关注。4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二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而此前在去年年底公示第一批名单就已经被业界视为迈出了国内光伏产业整合的实质性步伐。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也即将出台,相信很多实施细则将随之落地。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政策的强有力推动下,光伏业兼并重组这条路能顺畅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