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几经沉浮的光伏巨头还能成新的行业寡头么?
几经沉浮的光伏巨头还能成新的行业寡头么?「导语」几经沉浮,若干光伏巨头有机会成为新的行业寡头么?一月的苏州天总是阴着,小雨像雾一样笼罩着整座城市,但是烟雨中的苏州却和“
「导语」
几经沉浮,若干光伏巨头有机会成为新的行业寡头么?
一月的苏州天总是阴着,小雨像雾一样笼罩着整座城市,但是烟雨中的苏州却和“阳光”有着密切的关系。全球光伏看中欧,中欧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苏州。苏州作为一个制造业重镇,集聚着阿特斯、协鑫等一大批光伏企业。
在苏州市高新区鹿山路199号的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特斯”)的大楼里,记者见到了在加拿大创立阿特斯的瞿晓铧。
“做事要在战略选择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为和不为掌握好了,做对了事情,有时候幸存者就是成功者。”瞿晓铧谈及阿特斯取得的成绩时说。“有所不为是2010年前后,我们坚持走下游不走上游的方针,把上游的事情留给上游的专业企业去做。还有一个是有所为,我们在走国际化,以及在走下游方面,我觉得我们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光伏行业的企业,在经历了光伏行业“两头在外”、“拥硅为王”、“双反”等大起大落之后,阿特斯的确是“幸存者”中发展较好的一家企业。
由于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一些战略,近年来光伏行业明显复苏回暖,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不论是在上游的硅材料,还是中游的电池、组件等产品的生产,以及下游终端电站市场的开发,都形成了许多大型企业,在市场上占据相当的份额,产生了许多的行业巨头。
光伏行业的寡头化趋势已经有些初露苗头。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随着领跑者计划和分布式光伏的不断推行,这疑似的寡头化趋势是否会继续?
一月份,《能源》杂志记者走访了光伏行业处在第一阵营的数家企业,拜访了几位行业内的专家和研究者,对光伏行业现在的状况和今后的趋势进行了讨论。
艰难寡头路
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之后的欧美“双反”,光伏行业经历了几番行业洗牌,包括尚德、赛维在内许多曾经的巨头倒下了。伴随着国内光伏市场的兴起和国际市场的变化,行业的逐渐回暖,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又形成了一批光伏巨头,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在多晶硅方面,2015年全国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产能总计达到17.7万吨,产量约为15.3万吨,分别占全国总产能、产量的93.2%、92.7%。
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前十家硅片企业2015年总产能达到42GW,产量达到36.14GW,约占全球全年总产量的59.9%。十家企业中大陆地区占据9席,中国台湾占据1席,最大的一家保利协鑫总产能和产量达到15GW,约占全球全年硅片总产量的24.9%。
电池片、组件等产品的情况也大致类似,数据上,光伏市场各个环节的集中度可见一斑。不可否认,光伏行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几家大型企业,占据着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份额。但是,似乎离所谓的寡头仍然有很远的距离。
“总体来说,我认为光伏行业远远没有到寡头的局面,而且这个行业也很难形成这样的局面。”彭博新能源光伏分析师刘雨菁告诉记者。“一个寡头市场,它有两个主要的条件,第一个是市场的进入壁垒比较高,这可能来自于技术壁垒、对超高额投资的需求以及政策保护;第二个如果是寡头市场,每家企业会有一个产量与价格的决定权。但现在很明显,企业并不是一个价格的决定者,而是一个价格的接受者。一定程度上,企业还是很被动的。”
从光伏的全产业链来看,各个环节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并不一致,上游硅材料的门槛无疑最高。目前,硅材料的市场集中度也是最高的,国内硅材料一半以上来自自产,协鑫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尽管硅材料领域的门槛很高,市场的集中度也非常高,但是也没有达到寡头垄断的阶段,仍然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还有一些小企业甚至新进入者。
刘雨菁介绍,在光伏市场不理想的时候,市场集中度确实会提高,比如在2012年,或者接下来2017至2018年,多少都会有这样一个趋势。在低价的环境下,许多小企业的利润会变薄,迫不得已会选择暂时退出市场。但是一旦市场转好,比如在2014年、2015年的时候,光伏企业可以说是蜂拥而至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光伏行业的许多环节门槛并不高,企业重新入场便很容易。
在组件环节,根据统计数据,全球主要的17家组件企业总产量为36.1GW,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56.9%。截至2015年底,全球光伏组件产能达到99.8GW,产量却只有63.5GW,许多已经停产的产能随时可以释放。
在组件行业,从技术、成本、质量上的发展来看,前四五家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企业之间仍然会出现此消彼长、你进我退的情况。随着市场的变化,也会有许多的产能重新进入市场。
“寡头的局面可能短时间内还无法形成。”瞿晓铧对《能源》杂志记者说。“寡头之间会形成一种不必言说的联盟,形成对市场的一种控制,我认为这一点在光伏行业还看不到。随时会看到一些新的技术,以及新的企业冒出来,原来可能不在前十名里,现在进入到前十名中去。”
在技术和资金无法形成足够高度的时候,光伏行业必将会有众多的参与者,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在进入门槛颇高的硅材料环节。
高门槛多晶硅
多晶硅作为光伏行业的最上游,最开始是属于“两头在外”局面中的一头。随着光伏市场的变化,“两头在外”的局面得到明显的改观,国内多晶硅产量在2015年达到16.5万吨,连续五年居全球首位。
国内多晶硅生产方面,江苏中能硅业(保利协鑫全资子公司)2015年产量达到74000吨,排名第一。而且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国万吨级企业由2015年初的3家增加至2016年的7家,且几乎满产运行。
“2016年,随着德国公司Wacker在美国田纳西州的2万吨多晶硅项目投产,瓦克的多晶硅名义产能达到了8万吨;而公开信息显示协鑫将有新的产能在2017年投产,同时,技术改进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产能提升;未来的‘多晶硅老大’将呈现你追我赶的趋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李梦媛博士对记者说。
相比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硅材料的资金和技术门槛都是最高的,前期的设备投入巨大。同时多晶硅的产线开始使用之后,整个的运营维护也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即便是有如此高的门槛,除了现在已有的玩家,上游多晶硅还有新的玩家在进入,比如说东方希望集团。
东方希望由民营企业家刘永行于1982年创立,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农业和重化工业等为一体的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浦东的东方希望,年产值近700亿元,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资料显示,东方希望在新疆昌吉建造的3万吨多晶硅基地预计将于2017年投产,多晶硅生产规模的整体规划达到了12万吨。”李梦媛向记者透露。
事实上多晶硅产品并不局限属于制造业,它更像是化工产业。德国公司Wacker就属于老牌的化工企业,他们在多晶硅的提纯以及其他工作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东方希望同样具备相当的化工背景,东方希望在2006年进入化工行业,产品涉及水泥、熟料、甲醇、二甲醚、聚氯乙烯、PTA等。而且现在进如多晶硅市场的投资成本比前些年低了很多。东方希望在新疆本身就有很多冶金的产业,同时新疆的电又特别便宜,多晶硅提纯加工的用电支出将大大减少,所以他的切入点十分聪明。
国内的大多数多晶硅产业几乎都不具备化工背景。早期开始做多晶硅的一大部分人是做电子系统出身,后来发现原材料奇缺,于是便进入原料的环节。包括多晶硅的设备,也是以前做半导体的人来做多晶硅,从比较偏物理的方面去做多晶硅。于是,相比做化工出身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前期知识的储备就明显处于弱势。
“现在国内有17家多晶硅厂在正常生产,其中7家万吨级企业几乎都在满产运行,未来仍有继续扩张的战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竞争力稳步提升。然而,受多国产业政策变动的影响,2017-18年的光伏下游应用市场将进入调整期,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万吨规模以下的多晶硅企业如何控制并降低成本,维护市场占有率,提高自身竞争力,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李梦媛说。“整个多晶硅上游,我们判断万吨以下的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因为如果公司本身体量小,就无法充分体现出规模化效应,成本控制自然就没有其他的公司做得好。”
近几年市场整体转好,在国内产能不到20万吨的情况下,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大概十几万吨的多晶硅才能满足整个的需求。一线的厂家仍然在扩充产能,而且较晚进入的玩家也具备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现在排在第一、第二的企业,由于都是全球布局其产量,在全球销售组件和电池。谁跟原材料接得近,我们才能布局到哪里,并不是说非得在国内买。由于产品的全球化,采购也将是全球化,全球化布局的市场就造成了原材料不可能被一家两家企业所垄断。”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广彬对记者说。
相比多晶硅在技术资金上的高门槛,中游的许多产品在技术和资金门槛上就低了许多。作为中国企业最早切入的一块,经过几轮的大浪淘沙,现在又呈现出怎样一种生态呢?
战略抉择
光伏行业是一个创造首富的行业,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光伏行业使数位企业老总迅速积累起财富,尚德的施正荣、汉能李河君,以及赛维彭小峰、英利苗连生都因为正确的战略获得成功。但是这些辉煌都没有持续下去,尚德、汉能、赛维以及英利都或多或少的由于战略决策的失误而走下神坛。
企业应该怎样定位,又该采取怎样的战略?这些问题不仅对新成立的企业至关重要,也决定着一家巨头企业的生死存亡。
对于处在第一阵营的组件企业,他们为什么能够走到最前列?刘雨菁分析认为有三点成本的控制做的好的原因。
第一点,企业的内部成本控制。这与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是正相关的,通常企业发展的越好,其研发能力,研发的资金也会更多,最终的成本控制会做的更好。
第二点,自2015、2016年以来,走在前面的企业一直在不断扩张上游电池片的产能,尽量去减少他们的外购成本。
第三点,企业越来越多的在海外开设产能,比如说在东南亚,或者说中东等其他一些地方。因为这几家大型企业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在欧美等市场也有大量的业务。所以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预见到了,中国之后的需求增长在放缓,会提前布局海外的市场。
事实上,在海外增设产能有诸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开发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地的市场,另一方面可以躲过惩罚性关税,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中国的光伏行业应经越来越多的远离粗放式的扩张,在战略上,对于技术、质量以及市场的开发上,处于第一阵营的企业相对更加的稳健。
“阿特斯在2009年以后,一直坚持的就是几点。第一是技术先导,第二是国际化,第三是商业模式。在商业模式上我们主推的是向下游走,渠道为王,终端为王。自2009年开始,我们就开始进入下游的太阳能电站的开发。”瞿晓铧谈到。
2001年创立的阿特斯是最早一批进入光伏行业的企业,借助欧洲和美国极大地需求,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在业内是被认为最为稳健的光伏企业。虽然阿特斯的主要制造基地和研发基地在中国,但是其团队一直有着很强的海外背景。在下游的电站开发、电站建设团队上,阿特斯在全球在很多地方布局。“我们项目团队总经理几乎都不是中国人,只有一个,在美国那个新任命的是一个中国人,但是也是美籍。”瞿晓铧告诉记者。
“晶澳只做电池和组件。不论是硅片、电池片,还是组件都有很多种产品,一家企业不可能把所有产品都做好。晶澳只能在其中的某几个产品上,认为在全球我们是最好的,但也有些产品还没有达到最好。所以企业只能在局部的产品,和局部市场做得很好。”孙广彬告诉《能源》杂志记者。
孙广彬同时也指出,由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企业在不同的市场会形成一个合理的社会大分工,各取所需。小企业可能在做分布式,特别是一些分散的分布式市场做得很好,中型企业在一些小规模电站,包括扶贫电站和集成性电站上,有一定的发展。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则表示:“在未来,光伏产业的整合与优化会更加明显。优秀企业占据更多的市场空间,拥有更强大的市场地位和产品、服务优势,这是产业走向成熟的必然。在整个能源体系中,光伏占比明显太低,光伏市场的未来空间还非常大,无论规模大或者小的企业待发掘的市场机会都很多。”
“战略选择无对错,有人会选择上游,有人会选择下游,有人会选择全产业链,只有时间的对错,不是永远只有一种模式。”瞿晓铧说。
的确,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第一阵营的组件企业都十分看重国际化,不论是阿特斯,还是天合、晶澳等企业。此外,协鑫则是唯一一家形成了全产业链的企业。
分布式风口
光伏下游电站的开发方面,在政策的推动下,经过一段时期大型地面电站的迅猛发展之后,变得越来越细分。除了逐渐放缓的普通地面电站,领跑者计划和分布式光伏逐渐受到重视,而在其中分布式光伏无疑是最受瞩目的一个市场。
十三五电力规划中提出,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光热发电500万千瓦。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606万千瓦,显然在接下来较长一段时间里,分布式光伏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是更加灵活的市场。
“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其分散、分享和个性化特点和光伏的分布式属性结合之后,会不会对能源行业趋于寡头垄断、市场范围向优质企业倾斜的情况产生改变?这是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红炜谈到。
事实上分布式光伏有许多的细分,大体可以分为屋顶光伏和光伏农业。屋顶光伏又分为工商业屋顶和户用屋顶,光伏农业则分为种植和养殖,养殖又分为地面和水面。但是不管在哪个细分市场,分布式光伏想要真正成为下一个风口,还有许多的难题需要解决。
首当其冲,如何获取屋顶资源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怎样找到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依靠制度去获取电站,这方面和大型地面电站完全不同。除此之外,融资、补贴、并网方面的难题也亟待解决。
由于分布式光伏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这对开发商在局部地区的资源将会是一种考验。大企业可能在工商业的分布式相对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户用光伏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同样,基于分布式光伏的特点,可能会催生很多跨界的合作,出现具备资源或者渠道的企业和光伏企业结合的现象。
“分布式开发比集中式的要更有难度,但是光伏将来的趋势是会分布式的电站越来越多,这是全世界的趋势。在集中式电站开发到一定程度以后,光伏的项目开发就会越来越多的向分布式方面倾斜过去,中国也会这样。”瞿晓铧告诉《能源》杂志记者。“挑战蛮大的。我认为分布式的项目最终需要有地方性的解决方案。”(李帅)
-
移动技术+太阳能给非洲带来变革2024-08-16
-
借鉴树根结构 日企开发出适用于光伏电站的简易斜桩基础2024-08-16
-
五月光伏产能达6.4GW创新高2024-08-16
-
上能集散式光伏逆变器再获殊荣,业内首款通过中国效率认证2024-08-16
-
2020年我国风电认证市场达15亿元2024-08-16
-
我国风机出口近200万千瓦 新兴市场潜力巨大2024-08-16
-
风电叶片存缺陷运维市场渐成热点2024-08-16
-
农业部1亿美元投资推动美国生物质能发展2024-08-16
-
上海881家企业被列入环保“黑名单”罚款逾5000万元2024-08-16
-
2024年全球电动船舶市场超453亿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
-
【两会】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的三方面建议2024-08-16
-
2015年我国各省光伏装机数据排名及分析2024-08-16
-
国家能源局要求推进风能开发 增强光伏扶贫力度2024-08-16
-
粉煤灰利用的突破创新 恒达重塑企业环保新形象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