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缅甸开启海上油气盛宴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4-04-15 23:21:19
热度:

缅甸开启海上油气盛宴  3月末,包括壳牌(Shell)、挪威国油(Statoil)、雪佛龙(Chevron)和道达尔(Total)等在内的一批国际石油巨头在缅甸新一轮的海上油气区块

  3月末,包括壳牌(Shell)、挪威国油(Statoil)、雪佛龙(Chevron)和道达尔(Total)等在内的一批国际石油巨头在缅甸新一轮的海上油气区块招标中“大获全胜”,分别获得了该区域的勘探开发许可。缅甸由此正式踏上了油气大开发之路。

  近海开发吸引大量外资

  3月26日,缅甸能源部在其网站公开宣布,此次进行招标的是其近海的10个浅水区快,加上去年4月招标的10个深水区块,目前缅甸向外国企业一共提供了20个海上油气区块。根据生产共享合同的条款,此前获得深水区块勘探权的外国公司可以独立勘探和开发该区块;而此次潜水区块勘探权的获得公司,则必须与缅甸当地的注册油气公司合作开发。

  除了上述几家公司之外,另有康菲(ConocoPhillips)、英国天然气集团(BG)、意大利埃尼公司(Eni)、澳大利亚伍德赛德石油公司(Woodside Petroleum),以及两家印度公司也在近期的招标中有所斩获。其中,康菲是通过与雪佛龙合作参与到此次招标中的。缅甸能源部表示,海上油气区块大受欢迎,最初拟定进行招标的30个海上油气区块,如今只剩下10个。

  此前,由于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对缅甸实施制裁,缅甸的海上油气区块一直不对外国投资商开放。在缅甸被全面制裁的困难时期,留在那里的大型外国油气公司只有雪佛龙和道达尔。不过,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缅甸制裁的减轻,缅甸也加快开放的步伐。

  缅甸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已经成为该国吸引外国投资的最大行业。2011年和2013年,缅甸还分别举行了两轮陆上油气区块的招标。2012年,缅甸开始对其外国直接投资法进行改革,旨在为投资该国的外国公司提供更多的奖励。

  根据缅甸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3年9月,在缅甸整体外资累计投资中,油气产业占了40%的比重,达到136亿美元。在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财年中,缅甸总共出口了价值37亿美元的天然气,比前一个财年增加了2亿美元,主要出口对象为邻国泰国。

  油气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统计数据,缅甸原油和凝析油产量很小,主要来自其陆上的Salin盆地和海上的Yetagun油田。在2000年至2011年的10年间,缅甸的石油产量逐步上升,平均日产量已经从1.3万桶上升到2.1万桶。

  此外,缅甸还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国。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缅甸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7.8万亿立方英尺。另据EIA统计,过去10年间,缅甸天然气产量大幅增加,已经从1999年的610亿立方英尺上升到2011年的4200亿立方英尺。

  目前,缅甸的天然气绝大部分来自其近海的Yadana和Yetagun气田。EIA指出,虽然缅甸的天然气消费量也一直在上升,但是仍然赶不上生产增加的速度。自1999年起,缅甸就开始向邻国泰国出口天然气,目前缅甸出口泰国的天然气量占到其总产量的75%。由于泰国国家石油公司(PTTEP)已经启动了位于缅甸的Zawtika天然气项目,该项目估计拥有3亿立方英尺/天的产能,预计今后缅甸对泰国的天然气出口量还将进一步上升。另外,随着Rakhine盆地的Shwe天然气项目的开发,缅甸还将对中国出口天然气,上述两个项目产能的峰值预计可达到5亿立方英尺/天。

  不过,尽管缅甸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却大都处于未开发阶段。国际社会制裁、缺乏相关技术、监管政策不透明,以及外国投资不足等因素,都严重阻碍了缅甸提升油气生产力的进程。

  以此次招标为例,有消息称,有多达160家缅甸本地公司在缅能源部注册,希望成为此次招标的浅水区块的国内合作伙伴,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公司中很少有具备油气开发经验的。另外,此次中标获得区块勘探开发权的企业还必须在展开工作前,向缅甸投资委员会提交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报告。

  另外,缅甸在石油的开采、加工和生产技术方面也十分落后,根本无法满足其国内需求。缅甸国内所需的石油及其产品几乎全部来自进口。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缅甸全国仅有3家炼油厂、3个天然气液化厂和1家沥青厂。

  为了更好地开发国内油气资源,缅甸政府积极鼓励外资进入能源开发行业,此次对海上气田的招标就是很好的例证。与此同时,缅甸还与中国合作,打造经由缅甸通向中国西南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管道,加大对中国的油气出口。

  中资企业缺席招标

  缅甸能源部在宣布招标结果时并没有透露参与招标的公司总数,也没有提及哪些公司没有中标。然而,仔细翻看此次的中标名单不难发现,近年来活跃在海外油气资产收购市场的中国企业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名单之上。

  事实上,早在2010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同缅甸达成协议,从缅甸的Kyaukphyu港口建设两条平行的管道,向中国西南地区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然而,由于缅甸当地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居民的反对,中国在缅的一些大型投资项目进展缓慢,甚至遭到搁置。2013年4月,中石化就出售了一块其自2004年开始就拥有的缅甸陆上石油区块的开发权。另一个由中石油投资的大型输油管道项目,如今也面临着工期拖延的问题。

  不过,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洁指出,近年来,中国对缅甸投资的步伐确实有些放缓。并且,随着缅甸政局的变化,中国在缅甸的投资也不再是“一家独大”。但是,从长期来看,中缅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中国企业此次没有中标缅甸海上气田应该作为个案来看。此前开工的中缅油气管道,最初也是考虑运输来自缅甸之外的油气。从长期来看,缅甸发展能源产业,乃至整个经济仍然十分需要与中国合作,中缅能源合作的前景还是乐观的。”张洁告诉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