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解读“十三五”电力规划的那些事儿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6-11-14 17:00:28
热度:

解读“十三五”电力规划的那些事儿千呼万唤中,“十三五”电力规划终于出台了,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电力规划,不管是内部需求,外部条件还是制定主体,都注定了它的不同

  千呼万唤中,“十三五”电力规划终于出台了,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电力规划,不管是内部需求,外部条件还是制定主体,都注定了它的不同寻常,每个字眼,可能都暗含着毅然的决策和舍弃。本文作者高级电力工程师严同从电量、电源、电网、电改四个角度聊聊这个重要规划。

  电量的事儿:增速换挡

  电量是电力规划的基础。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规划中结论为“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应该说这个数值是非常小的,即使相对于以往做的任何一版电力规划报告而言,都是最小的之一,采取的应该是电力电量预测中的低方案。但即使如此,外界仍然有诸多争议。

  比如“去年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速是0.5%,今年前三季度虽然增速达到4.5%但是因为今年前三季度气候有些异常造成不可比的因素,那么这个数据的制定会不会有些乐观?”

  其实,电力电量预测本身就不可能准确预测,在充分考虑目前经济新常态的情况下,横向对比国外相同发展水平国家等等,保持一定的裕度是有必要的,规划要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

  其实对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的人均用电量是比较低的,电力增长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第三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到。

  电量的增速换挡,以及下面提到的电源结构和电网问题,是本次规划不同于以往电力规划的技术性核心要素。

  电源的事儿:两重更替

  所谓电源的两重更替,其实是能源结构的两重更替,即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结构的转型,对于不同类型电源来说,前景迥异。

  煤电11亿千瓦以内,这个数字应该来说是合理且比较严厉的。合理是因为按照各地电力盈亏、节能减排等等考虑,这个数字比较合适;严厉是因为现在已经开工、核准、在建的项目算下来,约12.5亿,按照这个数字,利用小时数将下降到4000左右,效率非常低,那就只能压缩,能源局领导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建一批”,淘汰落后产能,多种措施保证,个人认为非常必要,也符合电源发展趋势,审批权下放带来的地方煤电无序建设情况,必须得到遏制。

  气电1.1亿千瓦以上,优质调峰电源发展前景广阔,“十四五”肯定会更多,我国现有电源结构中,具有优良调峰性能的抽水蓄能、燃气电站以及龙头水电站等机组所占比重很小,仅为5%左右。不管是对于支撑新能源的消纳,还是节能减排而言,气电都具备优势。我国以煤电为主的电网难以为新能源做深度调峰,而欧美国家的能源结构是以石油、天然气等为主。

  核电5800万千瓦,水电3.4亿千瓦,这两个数字其实很固定,因为两者的建设周期太长,现在基本可以看到2020年的规模。其中,比较敏感的内陆核电、藏区大型外送水电开发应该还是没有定论。

  上面几种电源,可以看成是常量,新能源则是变量。

  风电和光伏的规模,受边界条件的严重制约。首先根据巴黎协定,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15%,2030年20%。这样两者之和,2020年应该不低于3亿千瓦。其次风电和光伏规模各自受自身发展诸多因素制约,说白了,一是消纳,二是补贴。

  光伏1.1亿千瓦以上,基值比之前预期的要小,应该是补贴和可再生能源电价电价压力比较大的缘故,毕竟,当核电、水电不能实现发展目标时,非化石能源15%的指标还有风电默默承受。

  风电2.1亿千瓦以上,风电达到这个数值,主要障碍在于消纳,按照目前“三北”地区的消纳水平,肯定会有问题,只能采取一定手段,主要是提升调峰能力;电价也很重要,要逐步实现“平价上网”的目标,风电规模也不宜过大,当然电价的压力,相比光伏要小一些。

  电网的事儿:主配易位

  规划中显示,“十三五”期间,主网不再是电网发展的投资重点,贴近用户和民生的配网将重点发展,比如电能替代,充电设施,分布式发电等等,都需要坚强配网的支撑。尤其是新一轮农网改造,对于薄弱、欠账累积的农村电网来说,特别关键。

  中国配电网相比国外发达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原因主要在于历史欠账太多,一方面是时间因素,我国配网发展时间也不长,日本50年代已经开始规划配电网了;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因素,国家投资就那么多,很长一段时间都主要投入到骨干电网上,配网建设相对滞后。

  未来电网发展更贴近用户侧、需求侧,和配网密切有关,从这个角度而言,配网是应该重点发展。比如最近火热申报的多能互补示范工程,不同类型能源集成互补,全面提升能源系统效率,也是本次规划想要强调的绿色高效的落脚点。

  当然,主网发展也不是不重要,只是相对而言。

  特高压建设方面,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新增规模1.3亿千瓦。目前西电东送的规模大约1.4亿千瓦左右,十三五新增的数值包括火电、水电和风电,应该说相对还是比较高的,体现了特高压在资源优化配置上的作用。这其中,风电利用煤电基地通道搭送的规模,和风火打捆送电距离是需要关注的地方。

  严格控制电网建设成本,提高电网运行效率。这应该是十三五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发挥电网潜力,消除冗余,对于电网建设与规划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今天,至关重要。比如统一线路和主变载流量控制标准,现阶段,规划部门与运行部门在电网的安全运行控制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必要时需挖掘其潜力,减少新增设备投资;比如需求侧管理,需求管理中的行政、经济、技术措施对于电网负荷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电网负荷率,降低电网最高负荷,还可以增大日最小负荷率,实现电网的移峰填谷。下图为典型国家输电网利用效率指标。

  所有这些,其实都和电力系统效率有关,也是本次规划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电改的事儿:时间主线

  规划中,制定了“十三五”电改的时间表。

  核定输配电价。2017年底前,完成分电压等级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总收入和输配电价,逐步减少电价交叉补贴;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体系。2016年启动东北地区辅助服务市场试点,成熟后全面推广。2018年底前,启动现货交易试点;2020年全面启动现货交易市场;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2020年前逐步取消优先发电权以外的非调节性发电计划。全面推进配售电侧改革。2018年底前完成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培育工作。

  一个个的时间节点,体现着能源局的电改决心和条理,但是经历了一些电改相关事情之后,我对这些表示谨慎的乐观。这里面内容非常多,充满着未知,但是确实,对于“十三五电力规划”而言,技术层面的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可能就在这部分,将决定规划目标的成败。

  零零散散,聊完了“十三五”电力规划里面的一些事儿,里面很多内容还需要继续慢慢体味,但不管如何,规划中贯穿的绿色和高效两个落脚点,让人对此充满期待,或许电力系统的变革,就以此为指导,让我们拭目以待。(【无所不能专栏作者,严同,电力系统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