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急需完善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3-01-14 21:17:03
热度: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急需完善 发展新能源是实现低碳经济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新能源面临着财政补贴不及时、缺乏新能源发电配额标

       发展新能源是实现低碳经济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新能源面临着财政补贴不及时、缺乏新能源发电配额标准以及融资困难等因素,制约了它的发展。尤其是面对美国、欧盟等国家采取双反政策,我国新能源财政补贴环节以及手段应有所改善。根据发达国家新能源财政补贴政策现状,结合我国新能源财政补贴的不足,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急需完善。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新能源包括风能(主要是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目前我国具有规模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新能源产业主要是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产业。新能源属于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初期,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我国新能源产业之风电产业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速度快,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截止2011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2万兆瓦,2012年国家拟核准的风电项目计划装机容量是4 .8万兆瓦,已提前实现《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万兆瓦。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规模化发展,风电产业存在的问题越加凸显。

风电上网难,缺乏鼓励消纳风电的价格政策,电力外送通道建设迟缓,地方政府盲目吸引投资,缺乏绿色能源意识,加之风电制造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弱,自主研发技术薄弱,风电机组大多是组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造。使得风电产业受到严重的制约。

我国新能源产业之 太阳能产业

我国利用太阳能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而太阳能热水器发展较早,其占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较晚,存在技术弱、成本高等问题。鉴于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发展已成熟,这里重点分析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

1.光伏发电产业。首先,发电成本高。相对于火电和风电而言,光伏发电成本较高。2010年火电成本为0.3元,风电发电成本0.5-0.6元,而光伏发电成本高达2.5-3.5元。其次,太阳能发电上网稳定性差,对电网冲击较大。由于储能技术的不完备,太阳能发电存在着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太阳能发电上网后对电网电压和安全稳定运行存在负面影响,必须借助常规电力进行调峰。

2.光伏制造业。首先,光伏制造业依赖国外市场,国内需求不足。随着国外经济的下滑,光伏市场需求锐减,尤其随着美国双反政策的实施,制约着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致使光伏制造产业处于行业危机中,多数中小企业都已停产,甚至倒闭。其次,多晶硅产能过剩,技术含量低。由于早期我国多晶硅主要依赖进口,随后国家实施自主研发政策,国内企业大量扩容,出现产能过剩。我国多晶硅技术含量低,也造就我国一部分多晶硅材料从国外进口。这些因素造成我国光伏制造业举步维艰。

我国新能源产业之 生物质发电产业

生物质发电成本高、原料来源不足以及融资困难是生物质发电产业遇到的主要问题。

新能源:发达国家财政补贴及我国财政补贴现状

财政补贴是政府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发达国家在新能源发展政策上都有强有力的支持。我国目前财政补贴主要对新能源企业的技术研发以及投入生产。

发达国家的新能源财政补贴政策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但对新能源的开发进行了立法,而且倡导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例如,1993年实施“新阳光计划”,每年日本政府为新能源技术研发补助约362亿日元,预计该计划将延续到2020年。美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1992年《能源政策法》规定,对新能源投入生产给予财政补贴。为加快发展风力发电产业,鼓励风力发电投资生产,2007年美国提高了风力发电的财政补贴额度,将风力发电的财政补贴从15美元/M W调整至20美元/M W。2009年奥巴马签署《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对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等实施7870亿美元的投资补贴。德国的财政补贴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助推器。德国从新能源的研发、生产到消费给予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政策。2008年联邦政府拨款大约2亿欧元用于可再生能源研发。在新能源投资补贴方面,德国政府对风力发电投资者直接进行财政补贴。在新能源产出补贴方面,对不同运营成本的运营商给予金额不等的财政补贴。如对生物质发电设备财政补贴额为3.9欧分至21.5欧分,对太阳能发电设备财政补贴额为45 .7欧分至62 .4欧分,对地热发电设备财政补贴额为7.16欧分至15欧分,对陆地风能发电设备财政补贴额为8 .7欧分至5 .5欧分,对近海风能发电设备财政补贴额为9 .1欧分至6.19欧分。

我国对新能源的财政补贴政策

随着200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新能源产业发展受到了财政的大力扶持。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进步,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央政府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以及产业化的发展列入了科技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央财政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给予补贴。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展可再生能源,2006年5月实施《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371号),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措施重点扶持潜力大、前景好的石油替代(重点扶持生物乙醇燃料、生物柴油等)、建筑物供热、采暖和制冷(重点支持太阳能、地热能等在建筑物种的推广应用),以及发电(重点扶持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发电的推广应用)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1月1日颁布并实施《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和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海洋能发电和地热能发电实施价格补贴。如对生物质发电补贴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 .25元。

2008年为加快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促进风电产业发展,财政部制定了《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为加快太阳能产业的发展,2009年实施了太阳能屋顶计划,中央财政安排专门资金对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予以补助,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实施相关的财政政策予以资金的扶持。

2009年为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光伏发电技术在各类领域的示范应用及关键技术产业化发展。根据技术先进程度、市场发展状况等确定各类示范项目的单位投资补助上限。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2010年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试点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财政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