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泸州高新区医药产业园打造四川百亿示范园区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6-10-09 14:03:57
热度:

泸州高新区医药产业园打造四川百亿示范园区仲秋时节,从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大楼向远望去,园区2平方公里项目承载区及三纵三横道路骨架映入眼帘,四川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

  仲秋时节,从泸州国家高新区医药产业园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大楼向远望去,园区2平方公里项目承载区及三纵三横道路骨架映入眼帘,四川泸州步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维思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泸州医药产业园自2013年11月成立以来,紧跟医药发展趋势,把握医药发展政策,以敏锐的视角、务实的作风、开明开放的政策,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推动园区承载能力、配套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整体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人才建设为支撑、成果转化为核心、金融和服务为保障,全力推动医药科技成果在园区转化落地。

  夯基础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医药园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成效、五年成规模”的工作要求,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全力攻坚,确保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周周有进度、月月出形象”,不断壮大园区承载能力。截至目前,园区市政基础总投资达11亿元,建成市政道路8公里、管网47公里、绿化13万平方米,形成了三纵三横骨干交通网络、2平方公里项目承载区。

  同时,园区通过PPP建设方式,全力推进4号线二段、8号线西延线、11号线二段、13号线二段、15号线二段、17号线、20号线等7条市政道路、绿化及景观节点建设。

  到2018年底,园区将完成4平方公里道路、绿化、景观节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形成五纵四横骨干交通网络和4平方公里项目承载区。

  搭平台增强园区配套能力

  一个园区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不断增强配套能力。在配套能力建设上,园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主体、专家参与”的建设思路,按照“1+N+X”(“1”为政府,“N”为企业,“X”为专家团队)的建设模式,坚持生产配套能力和生活配套同步推进。

  园区大力推进大学科技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检验检测中心、中试生产性孵化器Ⅱ期(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产业(孵化)园等生产配套平台建设,形成“研发-检验检测-中试生产-报批注册服务”等为一体的生产配套服务。大学科技园、泸州医学成果转化中心、泸州健康产品分析检测中心、泸州食品药品检测中心、泸州临床药理评价研究中心、泸州实验动物资源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将于2016年年底建成,中试生产性孵化器将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

  同时,园区继续探索PPP建设模式,加快推进专家公寓、人才公寓、商务中心等生活配套建设,提升园区生活配套能力。园区主要以现有的青龙场镇为基础,推进青龙综合体建设,同步推进城西商务综合体、湿地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泸州市城东污水处理厂厂外截污干管工程、青坪110变电站、格润能源50兆瓦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等项目,为园区提供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配套环境。

  截至目前,园区产业项目投入20.14亿元,科瑞德二期、四川阿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5项目已建成投产,新增产能60亿元以上;大学科技园、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四川西蜀九锦现代中药有限公司、四川维思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8个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能10亿元;步长泸州生物制药基地、四川贝乐宝制药等9个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能160亿元以上。

  重实效提升园区服务能力

  在壮大承载能力,增强配套能力的同时,园区在服务能力的提升上注重实效,着力在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切实为园区发展提供坚实支撑。2016年,园区成为四川首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示范区,药品研发和生产将不再“捆绑”。

  政策服务上,园区出台了《泸州医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扶持办法》除对园区项目建设在土地、融资、创新、引资等内容给予政策支持外,还加大了对新药开发报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等的鼓励扶持力度,特别是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企一策,对特殊人才实行薪酬补助,一人一策。

  金融服务上,园区积极进行探索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全力向上争取、引入PPP及BOT融资模式、引基金及债权等资本进园区、银行贷款等方式,争取到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4亿元,实现融资10.12亿元,推动科瑞德制药、众邦制药等企业做大做强,具备了上市条件,已进入上市通道,预计将于2018年在创业板上市。

  政务服务上,园区积极探索与泸县县级部门的协作机制,协助完成政务服务中心入驻园区工作,切实提升了园区办事效能,真正实现“小机构、大服务、高效率”,为入园企业提供了快速、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平台。并依托公共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方式,改变传统服务模式,正在基金引进安评环评、会计审计、金融服务等相关机构,提升园区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