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能源资讯 > 节能减排资讯 > 正文

北京三方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强制分类/焚烧/建筑垃圾处置场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19 09:11:16   来源:新能源网  编辑:全球新能源网  浏览次数:342


   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研究适时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厂和建筑垃圾处置场所,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垃圾分类上,“十三五”期间将明确再生资源回收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内容,因地制宜,多措协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工作将以突出分类效果为导向,将建立以垃圾分类效果、资源化利用率为导向的垃圾分类效果考核机制,制定分类后垃圾效果认定标准,根据分类垃圾的数量及其效果进行考核,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网络的自主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相关报道,北京还将在1000余个小区推广智能垃圾分类箱,智能垃圾箱可以自动称重垃圾,并给予用户相应的积分,用户使用积分则可以换取肥皂等生活用品,以此来提高居民的积极性。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再生资源回收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内容。规划明确,将以“资源回收,干湿分开”为抓手,适时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探索完善低值可回收物补助政策,提高再生资源和厨余垃圾的重量和质量。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固废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主要以鼓励为主,这次首次将垃圾强制分类概念纳入规划。

  由于回收价格低,某些低值可回收生活垃圾未被有效回收,流入垃圾处理系统,进一步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压力。对此,“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抓紧制定补助政策,推动垃圾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系统有效衔接。

  预计到“十三五”末,规划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将达到每日3万吨,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60%,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以上,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尽快实现昌平、通州、房山等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点火投产。在餐厨垃圾方面,目前正在建设丰台和首钢等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到“十三五”末,餐厨垃圾集中处理总能力将达到每日3000吨,相当于目前处理能力的2倍多。

  建筑垃圾方面,北京市城管委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周学胜介绍,目前,北京市建筑垃圾年运输量达4500多万吨,其中85%是开槽土,可以通过回填的方式进行利用。需要资源化处理的建筑垃圾约600万吨,但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设施能力大概为200万至300万吨。对此,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强化建筑垃圾末端处理,到“十三五”末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率达到85%。

  周学胜表示,目前,北京已规划6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其中,位于石景山的首钢项目已建成投产,生产的8万吨再生产品应用于长安街西延道路建设。

  此外,位于大兴的项目预计年底完成主体建设。丰台、房山项目预计年底开工,海淀、朝阳的项目将在年底立项,另外还计划在密云、通州、昌平规划建设3处建筑垃圾处理厂。全部投产后,北京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能力将达到800万吨,可满足需求。

 
关键词: 垃圾 北京市 分类

[ 行业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压力骤增 能源管理体系百科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状况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