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滇池水污染治理难实现:20年投五百亿水质仍处劣五类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6-09-04 18:40:02
热度:

滇池水污染治理难实现:20年投五百亿水质仍处劣五类   “滇池清,昆明兴。”这是昆明人众口成诵的话语,反映了昆明人对“母亲湖”滇池治

   “滇池清,昆明兴。”这是昆明人众口成诵的话语,反映了昆明人对“母亲湖”滇池治理的渴盼与厚望。然而,“滇池清”还真不容易。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云南省、昆明市一直在下大力气不懈地治理滇池,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百姓期待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滇池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当地发展方式的变化与得失。

  滇池是怎样一个湖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昆明大观楼长联是对滇池的一幅白描图画。

  滇池位于昆明主城区西南侧的西山脚下,又名昆明湖,是一个典型的半封闭湖泊,湖面30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3米,常年蓄水15亿立方米,是我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也是云南面积最大的湖泊。历史上滇池“苇丛密布,波光柳色,鱼跃鹭飞”,一直是观光、避暑胜地。

  作为昆明的“母亲湖”,滇池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生态功能。滇池具有工农业用水、防洪和调节气候等多方面的功能,是昆明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仅以气候为例,昆明成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春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滇池的气候调节作用。

  第二是经济功能。滇池综合发挥着航运、渔业、旅游、供水功能。滇池流域面积为云南全省的0.78%,但聚集了全省7.5%的人口,产出全省25.3%的工农业生产总值、44%的工业总产值、五分之一的社会商品零售额。

  第三是文化功能。滇池是云南文化的发祥地,可以说整个云南文化基本都是围绕滇池而延展。环绕着滇池,大观楼、运粮河、睡美人、官渡古镇、中国远征军司令部等文化设施、历史遗迹比比皆是。可以说,滇池是昆明的文化图腾和文化象征。

  至今能清晰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初到昆明时见到滇池“万顷晴沙、九夏芙蓉”的美好景象。那时候,滇池水非常清澈,盛夏的傍晚,热爱生活的昆明人无比惬意地在滇池湖畔嬉戏。

  怎么就变脏了

  环境监测数据显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滇池还是二类水,基本上可以直接饮用。进入80年代后水质快速恶化。90年代以后,滇池水质已经总体降为发绿发臭的劣V类水,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滇池之所以变脏,总体看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滇池的污染负荷超过了其自净能力,破坏了生态平衡。当然,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而专家一般会说出五个原因:一是滇池位于昆明城区地势最低地带;二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滇池;三是滇池环湖地带城镇化发展迅速;四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和干净的河流水进行置换;五是自然演化过程中滇池污染物堆积。

  

一艘除藻船在昆明滇池草海内准备进行除藻作业 蔺以光摄

  “滇池污染的加速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粗放式发展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研究滇池治理的昆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晓梅说,80年代滇池流域工业发展较快,很多是高污染行业。另一方面,以前城市居民都是用旱厕,80年代中后期水冲厕所快速普及,这也导致滇池污染加剧。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