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大秦线配套三港煤炭吞吐急剧下滑
大秦线配套三港煤炭吞吐急剧下滑今年上半年,在准池线分流以及天津港汽运煤的冲击下,与大秦线(迁曹线)相配套的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和国投京唐港煤炭发运量同比出现5500万吨的大幅减量。但
今年上半年,在准池线分流以及天津港汽运煤的冲击下,与大秦线(迁曹线)相配套的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和国投京唐港煤炭发运量同比出现5500万吨的大幅减量。但是,就在三大煤港运量下降的同时,黄骅港、天津港煤炭运量却是大幅上升,据中国煤炭市场网检测数据显示,上半年,黄骅港煤炭运量大幅增加2800万吨,天津港煤炭运量增加1040万吨。在进口煤增加800万吨的情况下,环渤海八大运煤港口总体运量只是小幅下降960万吨,说明下游需求没有下降,而大秦线配套三大港口运量大幅下降却是令人深思。
三大煤港吞吐量大幅下滑,主要原因,除了大家都熟知的: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去库存、去产能,企业整个用电量下降,用煤减少。以及煤价一直低位徘徊,造成煤炭市场“供需双弱”,煤炭到港大幅减少;煤企限产,铁路发运量下降,造成港口资源紧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准池铁路投入运营对大秦线配套港口影响大大超过了预期,据中国煤炭市场网检测数据显示,目前从内蒙发往黄骅港的煤炭,比发往秦皇岛港港杂费下调后的煤炭综合成本仍要低上15-20元/吨。这部分差价,秦港通过压缩成本、下调港口费都弥补不了;运距更远的曹妃甸港、国投京唐港更是这样,综合费用更不占优势。实际形成了与前两年不同的情景,就是以前是准混、伊泰等内蒙煤炭先由秦皇岛中转,中转不了的改由实力稍弱的黄骅港中转,而今年上半年,换了个儿个;目前,是黄骅港实在干不了,卸不下来的煤车和资源改由秦皇岛港中转;以前,秦皇岛港煤运老大的地位,由黄骅港取代,而秦皇岛港运量位居第二位。
进入七月份,黄骅港每天锚地等泊船舶平均都在80条以上,最高达到110艘;而秦皇岛港锚地船舶日均只有20多条,最高只有53艘;而原来以主打内蒙散户煤炭的曹妃甸港同样受到影响,内蒙地区大型发煤户下水的煤炭主要由黄骅港、天津港中转,而内蒙地区中转不畅的小型发煤户主要由曹妃甸港中转,因此,曹妃甸港下水煤同样在大幅减少,以中转中煤、同煤资源的国投京唐港受煤企限产、铁路发运减少等因素影响,吞吐量同样处于亏欠状态。黄骅港方面,以前非神华煤炭不能进港,港口一直不能满负荷运转,吞吐量占设计能力的60-70%。现在,黄骅港设备、设施对外开放,加之准池线开通后,对内蒙地区煤炭全面敞开,吸引优质资源进港中转,拉动煤炭运量大增,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天津港方面,受准池线开通影响,朔黄铁路运量大增,部分煤炭资源由神华旗下的黄万线运往神华天津煤码头,该码头处于满负荷运转,预计年运量能达到4000万吨;而天津港另一个煤码头—天津老港,受汽运煤增加带动,吞吐量也处于上升期。
在目前煤炭低成本竞争以及用户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发煤企业对物流成本非常关注,综合物流费用决定运输通道的选择。铁路运输格局的变化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今年吞吐量大幅下滑,而黄骅港运量大增的最主要原因。去年,准池线投产后,运量快速增加,对朔黄线运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大秦线和秦皇岛港运费下降后,“准池线-朔黄线-黄骅港”仍较“大准线-大秦线-秦皇岛港”运费还低15-20元/吨,尤其在竞争内蒙西部货源的时候,“准池线-朔黄线-黄骅港”组合已占据上风。受铁路运距近、运费低等因素影响,内蒙西部大量优质煤炭从大秦线分流到朔黄线下水。
优质煤增多成为港口吞吐量增长和减少的关键因素,当前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之所以出现秦皇岛港、唐山港运量大幅下降,而黄骅港、天津港运量出现大幅增加,正反映了铁路运输的重要性。在“准池线—朔黄线”黄金组合的强力支持下,天津港和黄骅港运能得到充分发挥。受资源分流等因素影响,大秦线运量大幅下降,受影响自然是它的配套三港,秦皇岛、国投京唐、国投曹妃甸港,三大港口煤炭运输形势不容乐观,今年煤炭吞吐量同比大幅下降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