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全方位解析1GW光伏领跑基地产品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6-07-21 14:02:04
热度:

全方位解析1GW光伏领跑基地产品随着中国首个光伏领跑技术基地——大同采煤沉陷区1GW项目的全部并网,以及2016年8个光伏领跑技术基地5.5GW项目招标即将

  随着中国首个光伏领跑技术基地——大同采煤沉陷区1GW项目的全部并网,以及2016年8个光伏领跑技术基地5.5GW项目招标即将启动,光伏领跑技术的热度进一步被提升。光伏們此前走访了大同的13个领跑者项目,并统计了各家所采用的组件、逆变器及其他相关的产品信息。以下为相关信息的梳理和分析。

  组件解析

  此次大同领跑技术基地的组件总安装量超过1016GW。几乎所有的电站都有不同程度的超配,统计中并未完全统计各家的超配容量,因此数据会有一定的误差,但误差不会超过5%。

  以下为大同基地的组件清单,该清单经过业主方和组件供货商的双重确认,但需特别指出的是,光伏們仍无法保证信息的100%准确。

  组件企业分析

  此次领跑者基地中,成规模的组件供应商有10家,此外还有多家的产品被小批量试用,但供货量都不足1MW。

  10家主要供应商中,晶澳凭借420MW的销售量排名第一,其次分别为乐叶光伏(190.94MW)和晶科能源(169MW)。前三家总计779.94MW,占比77%;前五家总计899.94MW,占比接近90%。

  该数据表明,一方面具备大规模满足领跑者效率组件量产产能的企业较少,虽然已经有数十家组件厂商在SNEC展中展出了满足领跑者效率的产品,但相当一部分厂家不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另一方面,部分一线企业未重视针对领跑者基地的产品销售。

  在光伏們于2015年底进行的一次电话调研中,晶澳太阳能的组件意向一度达到600MW左右,但晶澳的高效组件还要供应海外市场,无法全部满足订单需求,最终流失了部分订单。

  乐叶光伏在2015年的扩产产能释放后不久便将品牌定位于满足领跑者效率的高效属性,并加大宣传力度,最终斩获了190MW订单。

  同煤新能源在其电站中实施了一个高效对比区,其中采用了18.48kW东方日升单晶280瓦组件、0.3MW的SUNPOWER的T0系统及中环股份的275瓦单晶组件、友达旗下BenQ Solar的330瓦组件、德国ALEO(曾为德国BOSCH子公司,后被出售)的组件、松下240瓦单晶组件、苏州俞氏光伏的280瓦单晶双玻组件等进行技术比对。

  近期,中广核太阳能还将建设1MW测试区,该区域将抽选13家电站中所采用过的所有型号的组件并进行户外实地测试对比。

  单晶VS多晶

  单晶组件总量为609MW,占总量的60%;多晶组件总量为407MW。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中,单、多晶优劣之争逐渐升级,但从满足领跑者效率的产能供应看,单晶产品相对于多晶组件在满足领跑者效率上更占优势。

  在单晶方面,晶澳供应了303MW的单晶组件,乐叶供应了190.94MW,两家占单晶总量的81%。

  晶科能源凭借169MW的出货量占多晶总量的42%,该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出货量排名中位列前三。

  效率

  按照领跑者效率基准线(多晶16.5%、单晶17%的转化效率)下组件功率的要求,60片电池和72片电池的多晶组件功率线为270、325瓦,60片电池和72片电池的单晶组件功率线分别为275瓦和330瓦。

  经统计,超越领跑者效率的产品数量为494.44MW,占比48.66%;其余组件均为刚满足领跑者效率基准线。

  在超过领跑者效率的产品中,单晶为466.44MW,意味着单晶产品中超越领跑者效率的比例为76.6%,其中以60片电池组件为主;多晶方面仅有28MW为超越领跑者效率的产品,占比只有6.87%。

  因此,单晶组件相对更容易做出更高的效率。

  新技术

  效率最高的单晶组件来自晶澳太阳能,其60片单晶组件功率达到290瓦;

  效率最高的多晶组件来自日托,60片电池的组件功率达到280瓦;

  晶澳的组件出货中有150MW组件采用了PERC技术;

  英利采用了50MW的N型双玻、双面发电的熊猫组件,功率达到285瓦;

  南京日托光伏科技供应的11MW多晶组件全部采用MWT技术。

  1500V组件总计有24MW,分别来自晶澳和阿特斯;

  双玻组件总计73MW,分别来自晶澳、阿特斯和英利。

  逆变器解析

  大同领跑者基地中有五种品牌的逆变器,并且组串、集中式、集散式逆变器均有应用。

  以下为逆变器信息清单。

  

  品牌占有率

  华为以492MW的出货量排名第一,其中中广核太阳能和联合光伏的2座100MW电站全部采用华为逆变器,三峡新能源使用了90MW,这三个订单占华为订单量的58%;

  上能电气凭借228MW出货排名第二;

  阳光电源在大同基地的份额显然与其在中国市场中的份额有较大差距,出货量仅有195MW,并且其中50MW是供应其自投电站,对外出货仅有145MW。

  特变电工仅在英利项目中使用了40MW;

  正泰电源则为其关联公司供应了45MW。

  中国最主要的三家逆变器厂商出货量占据了大同基地的95%,品牌集中度要高于组件领域的品牌集中度。

  技术路线

  组串解决方案的安装量达531MW,集中解决方案的安装量达399MW,集散方案的安装量为70MW。

  组串解决方案

  531MW组串方案的应用,与大同领跑基地复杂的地形密不可分。

  华为提供的设备总容量为492MW,以40KW组串机型为主;阳光电源提供的设备总容量为39MW,以33KW组串机型为主。

  对于组串逆变器相对于集中式的优势,有两个原因:其一、组串式逆变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光伏串对应一个逆变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交流端并联并网,其优点是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阴影遮挡的影响,同时减少光伏电池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最大程度增加了发电量;其二、组串式逆变器还具有自耗电低、故障影响小、更换维护方便的优势。集中型逆变器自身耗电以及机房通风散热耗电大,系统维护相对复杂,出现故障时,整个电站会瘫痪,组串型逆变器出现故障时,只有一串组件会停止发电,整个电站可以照常运作,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损失。

  另外,组串式并网逆变器的体积小、重量轻,搬运和安装都非常方便,不需要专业工具和设备,也不需要专门的配电室,在各种应用中都能够简化施工、减少占地,直流线路连接也不需要直流汇流箱和直流配电柜等。这就意味着组串型逆变器的修复时间周期要比集中式逆变器的修复周期短。

  集中解决方案

  上能、阳光电源、正泰、特变各提供设备容量为163MW、151MW、45MW、40MW。集中型机型中, 500KW机型的总安装量达375MW,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电源1GW项目中提供了共计24MW单机容量为1MW的1500V集中型机型。

  集散解决方案

  上能、阳光电源提供的设备容量分别为65MW和5MW。

  此次领跑者项目上能提供的集散机型容量全部为1MW。

  1500V,大同基地总共采用了24MW的1500V逆变器,均由阳光电源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电源在该领跑者项目中,投建了20MW的1500V光伏电站,并为京能新能源电站和中节能电站分别提供了33MW和3MW组串设备,且为京能新能源提供了5MW集散型设备。综上而言,阳光电源在大同1GW领跑基地中,逆变器品类的应用最为多样。

  上能电气此次产品供应也比较全面,集中式、集散式和组串式逆变器均有供应。其提供的集中式逆变器占其出货总量的71.5%,而其一直大力推广的集散式逆变器只占其出货总量的28.5%。这意味上能电气需要继续让市场认可其集散式逆变器产品。

  支架及跟踪系统

  由于支架加工难度不大,因此采用的品牌较为分散,并且部分支架是由工程总承包方采购,增加了统计难度。

  在大同领跑者项目的支架供应商中,安泰科、中信博以及华电郑州机械设计院位列前三名。安泰科出货量超过120MW,中信博出货量超过100MW,华电郑州机械设计院出货100MW。

  其中,中电国际在其电站中使用了60MW铝合金支架。

  固定可调支架

  共计120MW,占比突破10%。安泰科为三峡新能源供应了25MW手动可调支架,阳光电源为其20MW的1500V系统配备了手动可调支架,其中中信博和摩昆各获得10MW订单;正泰采用了摩昆的3MW手动可调支架;联合光伏则采用了42MW手动可调支架,中信博和安泰科各获得10MW订单,黄山睿基则拿到22MW。

  跟踪系统

  跟踪系统总用量约为14.4MW。

  中电国际在其100MW的电站中,分别应用了睿基新能源的固定可调、平单轴、斜单轴以及双轴四种跟踪形式的支架,各约500kw。

  正泰采用了2MW中信博的斜单轴跟踪系统。

  同煤采用了10.3MW的跟踪系统,其中10MW为同景的双轴跟踪器,0.3MW为SUNPOWER的T0平单轴。

  此外,华电尝试了200kW的双轴跟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