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从“聚集效应”探索土壤污染治理之路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6-06-28 11:07:02
热度:

从“聚集效应”探索土壤污染治理之路   5月31日,国务院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引起了舆论广泛关注。有专家表示,“土十条

   5月31日,国务院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引起了舆论广泛关注。有专家表示,“土十条”的颁布,可以说是完成了“十三五”环保领域的最后一张拼图。

  与此前公布的“水十条”“气十条”相比,“土十条”更有其自身特点,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教授蓝虹表示。“环保的历史欠债很大程度体现在土壤上。很难说大气污染或水污染是二十几年前的一次事故造成的。而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很多都是经过几十年的累积,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现在我们土壤健康状况堪忧。”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唐茂芝表示,不完全是污染,开采、化工类企业的污染,还有很多潜在的污染。例如,农业上过量施用化肥,农药抗生素,导致土壤的亚健康状态。人离不开土壤,没有健康的土壤,就没有人的健康。

  土壤污染问题逐渐被关注

  继“红豆汤”井水、北京雾霾等环保话题之后,舆论的视线又聚焦到了土壤污染上。尤其是今年4月,媒体曝光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搬迁新址后,493名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个别学生被查出患上淋巴癌。据调查,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曾是3家化工厂。

  此类“毒地”事件并非孤例,从2004年起,建筑毒地开发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陆续被曝光。

  据报道,2004年4月,北京市宋家庄地铁工程建筑工地,3名工人在地下作业时中毒,出事地点原是北京一家农药厂。

  2006年7月,位于苏州南环路附近郭巷的一家化工企业搬迁后,留下20亩毒地,导致6名筑路工人挖土时昏迷。

  2007年春节前,武汉赫山地块施工中,有工人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获救。该地原属武汉市农药厂。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世纪末,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万平方千米,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相当于12个北京市。而在珠三角地区有近40%的农田土壤重金属超标,其中10%严重超标。

  鉴于土地污染的严重性,我国从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这次调查历时8年,于2013年12月结束。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调查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中国耕地受到中度、重度污染的面积约5000万亩,很多地区土壤污染严重,特别是大城市周边、交通主干线及江河沿岸的耕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严重超标,造成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据测算,当前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相当于4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2015年发布的《土地整治蓝皮书: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No.2》再次显示,在我国现有的20亿亩耕地中,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度、重度污染,土壤点位超标率接近20%,大多不宜耕种。

  立法薄弱的状况有待改善

  蓝虹表示,贯穿于整个“土十条”的核心是风险管控,而非投入几万亿的“大治理”。

  所谓风险管控指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并不是对所有的被污染土壤进行治理。而是要列出哪些被污染的地块风险最大,进行排序,优先治理。如果一些被污染地块情况较轻,就可以通过暂时改变用途的方式处理。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