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广东多年实现碳排放碳强度双降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6-06-27 15:24:39
热度:

广东多年实现碳排放碳强度双降2012年9月11日,广东省宣布启动碳交易试点,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简称“广碳所”)于当日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12月19日广

2012年9月11日,广东省宣布启动碳交易试点,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简称“广碳所”)于当日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12月19日广东碳市场鸣锣开市,标志着广东试点碳排放配额线上交易正式启动。  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广东碳市场流动性持续扩大,碳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履约率全国领先,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上成效凸显,在配额有偿分配、碳普惠制建设等方面更是为全国统一碳市场积累了独特的经验。

履约率全国领先

6月20日,纳入广东省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186家控排企业均按规定通过履约系统提交了2015年度履约配额,履约率达到100%。这是广东省连续第二年履约率达到100%,其在试点期间的履约率全国领先。

高履约率为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正向能量。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裁孟萌表示,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同时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有效机制。据她透露,广东省控排企业自启动碳交易以来,持续每年实现碳排放量、碳强度双下降。

据悉,该省碳排放量2014年比2013年下降3.69%,2015年比2014年下降4.5%;控排企业节能减排意识大大加强,超过80%控排企业在交易期间实施了节能减碳项目;企业碳强度下降趋势明显,每年超过50%控排企业实现了碳强度下降,例如粗钢的单位产品碳   排放量2014年 、2015年分别下降3.02%和4.9%,原油加工的单位产品碳排放量2014年下降了7.24%。

“广东试点已有近90%企业配额分配采取基准线法,其对于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孟萌说。

高履约率与试点重视制度建设并严格执行紧密相关。广东在碳市场启动之初,就十分重视机制建设,相继在试点层面和交易所层面出台了十多项政策文件和机构规则,保障了各项政策的执行有规可依,有法可循。

例如,2014年8月,广东对未按时履约的两家企业进行了通报公示,并按照规定对企业采取了扣除配额、罚款以及记入企业信用信息记录的方式进行了处罚。毫无疑问,制度的严格执行大大强化了企业对履约义务的重视,也增强了企业对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价值的认识,对整个碳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了支撑。

流动性持续扩大

自2013年底启动交易以来,作为市场主体的广东省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意识不断提高,碳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市场流动性持续扩大。

根据记者得到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广碳所累计成交配额3345.91万吨,总成交金额10.93亿元;二级市场共计成交配额1468.77万吨,总成交金额2.04亿元,较上一履约年度分别增长665.7%和441.4%。而且,5月12日,广东正式成为全国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突破十亿元大关的试点碳市场。

此外,广东试点将全国作为一盘大旗,以CCER为纽带,积极帮扶西部地区参与碳市场。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碳排放作为碳市场的补充机制,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保护生态屏障和生态补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3月9日,广东启动全国首笔线上CCER交易,至今已累计成交1397.21万吨,居全国第二。

据悉,2015年度,39家控排企业提交了符合履约规定的420万吨CCER,用于抵消企业碳排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CCER主要来自于贵州、内蒙古、云南、青海等西部省区,种类覆盖生物质发电、风电、沼气利用、光伏等项目。

“广东企业购买西部地区CCER用于抵消碳排放,既增强了企业碳减排主体意识,充分发挥补充机制协同减排效应,同时也有力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生态补偿。”孟萌解释道。

大胆探索配额有偿分配

广东是全国七个试点中唯一一个在启动之时就将配额有偿发放纳入机制设计统筹考虑的试点。在市场初期,配额有偿拍卖能为市场提供强烈的价格信号,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建设资金来源的问题。广东通过三年的积极探索,在配额有偿发放的理论和实操上均形成了丰富而成熟的经验。

自试点启动以来,广东碳市场共进行了13次一级市场的配额有偿拍卖。稳定的配额有偿发放机制,为控排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提供了预期,提升了企业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

期间,广东的配额有偿发放经历了由政府确定拍卖价格,到形成与二级市场联动的政策保留价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断发挥,广东一、二级市场并重发展的成熟理念受到了市场认可。

区别于其他试点有偿发放仅为市场提供临时调节作用的做法,广东试点机制性的有偿发放经验将对后期全国统一市场的建设和运行起到重要的参考意义。

碳金融业务不断创新

在碳金融创新业务方面,广东也走在了全国试点前列。当前,广碳所已推出了包括碳排放配额抵押融资、碳交易法人账户透支、配额回购交易、碳排放权远期交易、配额托管等多项碳金融产品和业务,碳金融助推产业升级转型能力全国领先。

继2014年广东碳市场完成国内首单配额在线抵押融资后,广东又在2015年度完成了国内首笔碳排放配额远期交易业务。截至目前,广碳所已备案十多单远期交易合同,共计交易配额和CCER达70余万吨,远期交易业务的推出为控排企业锁定履约成本提供了途径。此外,广碳所在2015年度还推出了配额回购和配额托管业务,并完成了300多万吨配额回购交易和445万吨配额的托管备案,为控排企业低碳项目拓宽了短期融资渠道,也丰富了控排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方式。

在做好碳金融业务创新的同时,广碳所还积极将业务范围延伸到了绿色金融领域。今年4月28日,广碳所上线了全国首个服务于绿色低碳领域的企业和投资机构的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广碳绿金”。截至目前,广碳绿金已征集   到16家意向出资方,意向出资总金额达2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省还开创了一条碳普惠制促进全民减碳的道路。2015年,广东省以“低碳权益、惠及你我”为理念印发了《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决定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方式在全省组织开展碳普惠试点建设。这也成为全国首个促进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碳减排的创新性制度举措。以“自主自愿、鼓励创新”为原则鼓励各地开展碳普惠制试点示范。

2015年,广州市作为试点城市,决定在建筑及交通领域开展碳普惠制试点工作。针对这两个领域的节能降碳行为,编制相应的减碳量核算方法学,并以标准化的碳币作为减碳奖励。在激励形式上,广州市将碳币作为减碳激励的统一载体,赋予其可兑换公共服务、商业优惠和交易流通的多重属性。未来,碳币将有望进入广东碳市场,控排企业将可以购买碳币抵消碳排放,民众节电节气、低碳出行等行为获得的激励最终也将由高排放企业“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