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水泥余热发电出路在哪里?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6-06-24 14:05:54
热度:

水泥余热发电出路在哪里?  国家电监会日前出台《关于规范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并网运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范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并网运营工作。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意

  国家电监会日前出台《关于规范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并网运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范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并网运营工作。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意见》的出台将对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而随着新《水泥行业准入条件》的实行,水泥新建项目大幅减少,水泥余热发电项目配套建设的空间也会变得越来越小。余热发电进入了“后水泥”时代,那么,未来余热发电出路在哪里?

  上网并网为啥难?

  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配套鼓励政策滞后,并网管理不规范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投运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共1513条,可实施余热发电改造的生产线1144条,其中有861条生产线已建成704台套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实施比例达到75%,总装机容量580.8万千瓦,年发电量35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056万吨。

  从技术角度来看,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就是利用水泥窑熟料煅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余热进行发电,无需额外增加一次能源消耗,机组随水泥窑启停。

  近年来,我国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配套政策滞后、并网运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去年9月,国家电监会收到一份来自中国建材联合会的《关于建材企业余热发电并网、上网问题的政策建议》,其中反映了当前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并网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期盼电监会能够对此加强监管。

  具体来说,上述困难和障碍主要体现在与电网相关的3个方面,即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并网管理不规范、相关并网收费混乱、部分余热发电项目中存在“三指定”问题。

  据华润水泥相关负责人介绍,华润水泥自2005年至今,约90%的水泥生产线采用了余热发电技术。其中,广西、广东两省的余热发电并网相对其他省来讲,在政策上是比较鼓励的;但在陕西、黑龙江、辽宁等电力比较充沛的省份,并网就相对较难。

  电监会此次出台《关于规范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并网运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目前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并网难的问题,就规范并网程序、收费行为以及存在的“三指定”问题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也对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企业提出要求。

  《意见》要求,在保证水泥窑余热发电机组接入系统符合电网安全要求的前提下,电网企业应按照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要求,为其提供便利的并网服务和良好的技术支持,规范有关并网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目前部分地区电网企业对非公共电厂并网的审核和报备权限范围界定不清,并网约束条件随意设置,办理手续繁琐,相关信息缺乏透明度,这都增加了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机组的并网难度。这也造成部分新建余热发电机组闲置,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北方地区问题更为突出。

  此外,个别电网企业对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机组重复征收系统备用费,或以安全和管理为由,自行规定向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企业收费,甚至对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机组“自发自用”电量执行“统购统销”,对没有过网的电量收取输配电费,低买高卖,赚取购销差价。

  对此,《意见》明确,系统备用费应按规定征收,收费标准按照合理补偿成本的原则确定。电网企业应披露系统备用费收取方式和标准等信息,且不得自行规定向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机组收费。水泥窑余热发电电量仅为“自发自用”,无发电余量上网能力的,不应纳入统购统销,从而规范了并网结算及收费行为。

  另外,考虑到余热发电在多行业的应用,为引导产业技术升级,促进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意见》还明确指出钢铁、化工、玻璃等其他行业类似的低温余热余压发电机组,可参照执行。

  “后水泥”时代机遇在哪?

  老旧余热发电装置改造有空间,钢铁、冶金行业可能成为新市场

  来自中国水泥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投运新型干法生产线1506条,2011年底已实施余热发电的熟料生产线达861条,超过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总量的50%。目前,国内全部余热发电项目中,2/3集中在水泥行业。

  随着余热发电技术日益成熟,越来越多可利用余热的企业都意识到了余热发电所带来的效益。但限于项目投资大、技术复杂,目前我国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主要用于实力较强的水泥行业。

  但是,2010年底工信部出台新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其中明确规定,对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900公斤的省,原则上应停止核准新建扩大水泥(熟料)产能生产线项目,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等量或减量淘汰”的原则执行。随着新准入条件的实施,水泥新建项目大幅减少,水泥余热发电项目配套建设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因此,余热发电已经进入了“后水泥”时代,未来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对此,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曾学敏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后新建生产线的空间不大,余热利用途径更加多样化,实施余热发电的空间受到挤压。因此,要挖掘余热利用潜力,创新余热利用思路。

  曾学敏认为,首先,要继续进行水泥行业市场的深耕。水泥窑余热发电在节能降耗方面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现在没有配套余热发电的水泥生产线未来都会建设,未来仍有一定的空间可供深挖。同时,早期的一批水泥窑余热发电项目无论是技术还是装备水平,在未来都有更新需求。

  老旧余热发电装置进行改造的空间有多大?南京凯盛开能环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候宾才介绍说,在目前看来,2005年~2006年设计的水泥余热发电装置,确实没有把产生的余热资源充分转化为二次能源,应该有许多地方需要改造,包括设计理念、装备性能和效率等,改造空间很大,也很有必要。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