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我国新能源发电+微电网:公共电网之殇?
我国新能源发电+微电网:公共电网之殇?随着近几年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下降,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推广使微电网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储能系统的发展,用电方对公共
随着近几年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下降,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推广使微电网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储能系统的发展,用电方对公共电网(大电网)的依赖似乎也越来越弱,那么,公共电网是否真的正面临着“死亡”呢?
以欧美为例,过去几年,在欧美国家,光伏系统的成本实现了两三倍程度的下降,尤其是欧美地广人稀,居住地比较分散,当个人屋顶光伏系统的应用与储能系统相结合,能够独立运行的微电网大行其道,导致居民对公共电网的依赖程度不断下降,公共电网用户数的减少,使得电力单位成本的升高,即更少的人要负担和原来总数一样的电费,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共电网用户的脱离,从而使得公共电网越来越“虚弱”。
然而在中国,这种情况却很难出现。
首先,中国新能源电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在中国,地广人稀永远是指广大的内陆省份,高强度的日照环境也更多的是指西北、高原地区。中国大规模的光伏园、风电场也大多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内陆地区。这些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根本无力消纳这么多的新能源电力,而人口稠密、用电需求大的沿海发达省份,不仅环境限制了光伏等新能源的发电能力,更是无法提供足够的适用场地建设新能源发电场。
一方面是无法就地消纳的新能源电力,另一方面是强烈的电力需求,在我国不断强调、加速发展新能源电力的背景下,解决“弃光限电”、“弃风限电”等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建设更强大、覆盖面更广、传输消耗更少的特高压电网(公共电网)也就成了我国电网建设的重点。
其次,在我国微电网更多是公共电网的补充。我国目前正力推“光伏扶贫”等项目,即在贫困地区建设光伏电站,并以电站为中心建立微电网,使得附近的贫困人口可以依托电网进行生产、经营等活动,从而脱贫致富。然而,这种微电网的兴起并不意味着我国公共电网的没落。一方面,这些贫困地区本来就是公共电网建设不到的“死角”或是薄弱地区,由于地处偏僻、人口稀少等原因,公共电网对当地的全方位、高强度覆盖既无必要又很浪费,微电网的出现能很好地替代公共电网的职能。另一方面,有些微电网本身并没有完全“独立”,新能源发电的时段性使得这种微电网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地用电需求,一旦出现电力缺口,还需要公共电网对其电力进行调剂和补充。
最后,高昂的造价限制了个人自给自足式微电网+储能系统的普及。以光伏为例,一个100%自给自足的微电网系统,要能够随时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就必须配备一个足够大的电池储能系统。光伏+储能系统就意味着很大的固定投资成本。起码目前以及可以预见的短中期,这一系统的经济性将远小于通过电网的调节。事实上,在我国,个人分布式光伏电站也是采用电力富余时将电力输(卖)到公共电网,不够时从公共电网买电的模式。而我国公共电网上电价的相对低廉,也使得建设完全独立的微电网系统对工厂、企业的吸引力不高。
总的来说,在我国,重视新能源发电和微电网建设并不意味着公共电网将逐渐“虚弱至死”,它们反而是对公共电网的一种补充和延展。
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与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将于2015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2015非常规油气合作伙伴峰会暨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年会”,详情请点击
http://www..com/subject/show_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