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低风速地区成为风电企业重点竞技场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5-10-20 16:07:29
热度:

低风速地区成为风电企业重点竞技场“前年的展会略显冷清,去年开始热闹起来,今年参展的人数则是出乎意料的多,仅参展的企业就超过了600家。”在2015北京国际风

“前年的展会略显冷清,去年开始热闹起来,今年参展的人数则是出乎意料的多,仅参展的企业就超过了600家。”在201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一位多次参加展会的企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作为一年一度风电行业最具权威性的会议,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作行业景气度的风向标。

2012年-2013年,中国风电市场走入低迷时期,经历了一系列弃风限电、产能过剩、利润下滑的困局,2014年经过调整期后开始理性回归,如今,中国风电再次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在10月中旬召开的风电展会上,“低风速”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无论在展台、还是会议论坛上,许多话题均围绕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展开。

相对于北方风电资源优质地区而言,南方低风速地区的风电开发对测风技术、风机机型、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要求都在增加。

“中国接下来能开发的低风速地区,多是南方山地地区,地形复杂,风电机组的运输和安装,投入的成本更高。此外,征地、环保的成本也会增加。”一位广东风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金风科技集团研发重心产品部部长孟庆顺赞同此说法,“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的风资源条件差,补偿和建设成本高。”他说,“该地区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微观选址方案对发电量影响很大,需要定制化方案匹配复杂地形条件。”

此前,业内公认的中国陆上风电技术可开发条件为风资源7米/秒。明阳风电总工程师贺小兵介绍,2007年,风电市场可开发的低风速极限是7.5米/秒,2014年,5.5米/秒的风电开发已成为可能。他预测,2017年风电场可开发的低风速极限甚至可能达到4.5米/秒,进入了超低风速市场的开发。

“北方风资源好的地区,往往远离负荷中心,弃风限电现象较为普遍,且陆上大规模开发的优质风资源越来越匮乏。南方低风速地区则靠近负荷中心,电网结构和消纳能力都较强,很少会出现弃风。”广东省一家风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记者解释了风电企业重点开发低风速地区的原因。

从风机产品上看,各风机制造商在展会上,都将适用于开发低风速地区的风机产品作为展示的重点。

通用电气(下称GE)推出了最新款的低风速智能风机产品,已在年初获得了中国市场的一笔大订单;华锐风电(601558.SH)主推2MW低风速机组和运维服务系统;明阳风电(NYSE:MY)的主打产品也是低风速发电机组,并主推低风速风电场设计。

在技术分享会上,各家公司对于开发低风速的策略和方案也进行不遗余力地推广。金风科技(002202.SZ)专门介绍了GW2.0MW机组低风速解决方案,远景能源则侧重对山地复杂地形下低风速风场综合解决方案做了展示。

多位业内人士在会上表示,随着中国低风速风电技术的进步,中东部和南方第IV类资源区的风电已经步入规模化发展,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南部省份大量平均风速处于5.0-6.5米/秒的低风速或超低风速风电场,将成为建设重点。

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十二五”第五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中,低风速风电市场的开发规模已显露。该计划预计开发低风速3400万千瓦,中东部和南方中低风速地区首次占据主要位置。山东省规模最大,为309.62万千瓦,其次为云南,298.7万千瓦。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东部和南方地区核准规模创历史新高。华东地区480万千瓦,华中地区827万千瓦,华南地区865万千瓦,三个区域占全部计划的65%。

低风速地区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准确评估风速,进行微观选址。“复杂地形带来的挑战,如果再叠加低风速条件,评估准确的风速水平更为困难。”远景能源副总经理王晓宇表示,远景能源通过对多个低风速风电场项目的后评估发现,在低风速风电场设计过程中,0.1米/秒的风速误差会带来2.5-3%的发电量相对误差、1.5%资本金IRR(内部收益率)的绝对误差。

为了更好控制这一误差,需要长达一年以上的测风过程管理,以及对测风数据的精细化处理。为此,除了开发机型外,设计出针对低风速开发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互联网、数字化平台的运用,成为各家风机制造商的重中之重。

据王晓宇介绍,为更好进入低风速市场,远景能源开发了“格林威治”测风数据自动化管理模块,这种标准化的测风数据处理支持,分析误差控制在0.1米/秒以内,并且能够通过高性能的计算资源,更准确地模拟机位实际风况特点,识别处理影响机型选择的重要特性,可以将机位风资源误差控制到5%以内。

“如果是在普通的平原风电场,类似‘格林威治云平台’这样的系统,作用不会发挥得那么明显,而对于复杂山地低风速风电场,效果则非常显著。”王晓宇表示。

此外,低风速地区风电开发,对于风机机组的适应性功能,以及系列化产品的要求也将提高,未来低风速风电市场的产品选择策略,趋向非标准化。

上述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南方低风速地区地形复杂,需要不同的产品去搭配,才能达到最佳的出力效果。“因为要考虑机组运维、人员培训的成本,开发商肯定更希望一个风场安装同一家的产品。”他说,这就要求风机制造商要开发出系列产品,满足地形不同条件的需求。对于低风速产品的系列化设计能力,国内风机制造商还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