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五大成果 需解决四问题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5-10-20 16:07:19
热度:

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五大成果 需解决四问题记者近日到页岩气富集区的四川内江、自贡、宜宾等地调研发现,自2006年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启动页岩气勘探开发评价工作以来,积极推进四川盆

记者近日到页岩气富集区的四川内江、自贡、宜宾等地调研发现,自2006年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启动页岩气勘探开发评价工作以来,积极推进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阶段性成果。但要实现全面突破,尚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开发事业部副经理、总地质师王兰生介绍说,随着全球资源格局变化,页岩气成为新能源开发的热点,中石油也加快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步伐。2010年,钻成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拉开了我国页岩气开发的序幕。2012年,威远被列为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促进页岩气规模开发进程。目前在威远境内,有202井区和威204井区两个大的页岩气井区,其中威202井区目前有7个钻井平台布了39口井,威204井区有9个钻井平台布了48口井。

截至9月20日,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组织完成二维1498千米,三维651平方千米;开钻井167口,完钻井144口,完成井67口;获气井66口,累计获测试产量692.42万立方米/日;投入试采井71口,累产页岩气8.01亿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目前已取得五大成果。

初步形成页岩气勘探开发主体配套技术。中国石油(8.82,-0.08,-0.90%)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水清说,通过攻关研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突破了页岩气综合地质评价技术、页岩气开发优化技术、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页岩气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页岩气地面集输技术共六大技术系列,形成23项专项技术。

工艺技术优化,工程质量和效率提高。现已形成并推广适应于川渝山地地区的工厂化钻井模式和“拉链式”工厂化压裂模式;集成推广气体钻井技术,采用高效PDC钻头、长寿命抗油螺杆、旋转导向钻具组合和旋转下套管等技术,钻井速度得到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益大幅提高,水平段长度延伸至井均1500米以上、钻井周期低于方案要求、压裂施工时效已达12小时压裂2段以上、井筒完整性大幅提高。

深化地质研究,锁定最有利靶体位置。“在深化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长宁、威远地区页岩气储层进行精细的小层划分,综合页岩气储层关键评价参数及试采成果,锁定了最有利的靶体位置,并适时进行靶体调整。”王兰生说。

优化地质和压裂设计,单井产量显著提高。王兰生告诉记者,在持续研究攻关基础上,将水平井靶体下移至优质页岩底部、水平段Ⅰ类储层钻遇率提高到85%以上,为提高单井产量奠定基础。优化了压裂设计和工艺,形成适应于宁201井区和威202井区的压裂工艺配套技术,单井产量显著提高。

实现安全清洁生产。据悉,目前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已初步规范页岩气钻完井作业流程,强化油基岩屑管理,建成油基岩屑处理装置,实现压裂返排液的回收再利用,确保安全清洁生产。水平段水基泥浆钻井已在2口井试验获得成功,为使用水基泥浆替代油基泥浆奠定了基础。

尽管我国页岩气开发取得一定成果,但业内人士认为,为促使页岩气产业健康发展,当前必须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是页岩气资源评价面临困难。王兰生说,有关页岩气的基础理论以及钻井技术和开发研究等,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页岩气资源的评价标准、技术规范还没有建立。

其次是页岩气储量情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专家指出,我国页岩气发育地质及开发条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现有的天然气地质认识不能有效地指导页岩气的勘探。王兰生认为,开发页岩气要经过比较细致、深入的研究,结合自身的地质特点,进一步将各种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等进行分类深入研究。

第三,技术系列有待进一步完善。李文哲认为,从四川盆地来看,页岩气埋藏深度比较深,一般在2000米到3000米之间,而在我国其他地区开发难度更大,埋藏深度一般在5000米上下。页岩气埋藏深度,直接影响着勘探和开发成本。由于我国页岩气开发时间较短,技术上的成熟和突破不容忽视。

第四,开采成本较高。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玉喜曾表示,由于我国页岩气储存条件差,开发周期长,工程作业费用比较高,导致开发成本高,甚至亏本。而页岩气要实现效益开发,必须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

有专家指出,页岩气开采是一个高投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几个亿十几个亿的投入很轻易就“打了水漂”,从产业长远发展应当考虑页岩气的前期开发成本如何分担。同时,全面的战略规划对于一个地区页岩气发展至关重要,既不要走一步算一步,也不要四处出击,更不能因为暂时性的油价下跌等就搁浅开发计划,一定要按照既定的战略规划来推进项目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