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6.9%:中国经济升降起落传递新信号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5-10-20 12:03:28
热度:

6.9%:中国经济升降起落传递新信号备受关注的中国经济三季报19日“出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回落至6.9%的同时,就业、消费、居民收入、能耗等主要

备受关注的中国经济三季报19日“出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回落至6.9%的同时,就业、消费、居民收入、能耗等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呈现出增速换挡、结构优化与动力转换有序推进的发展势头。

中国经济三季度增速何以回落?经济增速还会继续下行吗?我国能否完成全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内外挑战叠加 6.9%来之不易

进入201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略微放缓,三季度GDP增速从一、二季度的7%回落至6.9%。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进入三季度后,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是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仍在调整分化、复苏动力不足,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纷纷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加之美国加息预期强化,世界大宗商品市场、股市、汇市出现动荡,加剧了中国出口的压力。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进出口额同比降幅逐季加深,分别为-6.2%、-8.1%和-9.2%。其中,除了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外,后两个季度出口均为负增长。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全球经济进入长周期的下行阶段,一大突出特征是经济增长呈现长期低水平波动,导致世界贸易流量下降,对中国产能的吸收能力减弱。

从国内观察,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在主动调整的过程中,不仅传统产业去库存、去产能,短期对工业形成一定下行压力,汽车、手机等部分前期增长较快的行业,也受市场容量所限进入了调整期。

今年以来,长期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增速显著放缓,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一步下降,都对这一判断提供了支持。

前三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0.3%,增速比上半年与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1和5.8个百分点。同期,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4%,比最终消费支出低了15个百分点。

此外,经济规模不断扩张致使对比基数提高,也是GDP增速有所放缓的一个原因。“‘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量每年都在4万亿至5万亿元左右,基数增大使得现在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经济含义大不相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琪说。

他表示,在国内外经济共同转型、世界市场需求低迷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实现7%左右的增长来之不易。

“部分区域和行业的走势分化更加明显。比如,上游能源重化工行业困难在增加,但下游产业发展比较稳定,表明结构调整在向纵深推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当前经济仍呈现“筑底企稳”态势,调整符合规律,转型符合方向,发展符合预期。

优化+亮点 中国经济前景可期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成色十足”,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自我国黄金周确立以来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而在整个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08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在投资和出口乏力的背景下,消费“这驾马车”稳健发力,对GDP的增长贡献率最高,达到58.4%。

除了三大需求结构的优化外,还有一些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变化正在发生:

——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趋势更明确。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在三次产业中继续“领跑”,占GDP的比重为51.4%,比去年同期高2.3个百分点。

——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1至9月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6.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高出4.2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7%。

——市场活力持续激发,“双创”热情不断高涨。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065.5万户,同比增长15.8%。

——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仍比较充分,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就业1066万人,已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同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7%,继续“跑赢”同期GDP增速。

盛来运认为,国内外因素叠加的下行压力,经济梯度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以及消费升级蕴含的支撑力,加上改革创新释放的新动力,将共同作用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

以消费升级为例,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认为,尽管中国国内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不断攀升,但与美国等经济体近70%的比重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和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国消费市场规模会不断扩大,将会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新的发展机会。

“随着新动力的成长,中国改革继续推进,创新步伐加快,支撑力和新动力交织在一起,会对冲下行压力。”盛来运认为,四季度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有条件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收官季”需全力以赴稳增长增效益

从历史经验看,四季度“收官季”的表现,对全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

业内专家认为,部分指标波动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但稳增长增效益仍需付出很大努力。我们既应对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怀有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对冲下行因素,管控好潜在风险。

张立群注意到,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停止了此前连续3个月的下降趋势,月度出口降幅收窄,房地产销售回暖,基础设施投资走稳。此外,金融数据反映的居民和企业需求也在增加。

“这些都表明前期稳增长政策效果仍在不断显现,经济在企稳向好的变化中。未来几月情况预计会比三季度好,在此基础上完成全年目标问题不大。”他判断说。

有专家认为,出口承压态势难以逆转,消费短期内“独木难撑”,第四季度需要更加重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许昆林对记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召开会议,对近期促投资稳增长进行再部署,明确提出第四季度要把促投资稳增长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切实打好投资政策“组合拳”,扩大合理有效投资。

这些措施包括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进度,切实加强督促督导,加快开工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大清理中央预算内投资沉淀资金力度,及时调整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亟须、有资金缺口的重大项目建设等。

事实上,各地在稳投资领域也有不少新探索。例如,重庆不断推动投资方式创新,在去年签订1300亿元PPP项目基础上,今年又新签订1300亿元PPP项目,目前总投资1400亿元的17个PPP项目已启动,既缓解了政府筹措资金的压力,又保证了投资强度。

陈东琪说,面对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进展,除了着力创新调控方式外,还要注意宏观调控和体制改革措施相结合,依靠深化改革开放来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专家普遍认为,下一步顶住下行压力、集聚发展动能,需要充分调动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宏观政策加力增效、狠抓措施落地,才能为明年发展打好基础,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记者王希、安蓓、于佳欣、陈炜伟、何宗渝、何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