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城市热、农村凉”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5-09-14 16:01:40
热度:

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城市热、农村凉”“生态就是生命,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

“生态就是生命,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科学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高屋建瓴,为新时期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全国的生态文明。然而,多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许多地方大都程度不同地存有“重城市、轻农村”的做法。片面或错误地认为,农村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污染承载空间大,发展好坏全靠“大自然”和“老天爷”,甚至把农村视为城市污染转移的“接收站”和“天然垃圾场”,“污染下乡”还没有彻底遏制,农村“大树进城”、“生态搬家”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村留下了很多“生态创伤”,无疑加剧了建设“美丽乡村”的难度和“乡愁”。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任其蔓延。

建设“美丽乡村”,是全国九亿农民的共同期盼和愿望,也是最大的民生利益。据调查了解,近几年来,农村生态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项目不多且单一;绿化美化“撂荒”地带随处可见;还有不少“垃圾村”和“污水村”需要进行综合整治,而且任务艰巨、难度较大,不可忽视和懈怠。

要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执政理念。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健全“城乡并举、整体推进、平衡发展”的生态建设机制,坚决反对“重城市、轻农村”的片面做法,着力解决好农村生态建设滞后的问题,千方百计让农村生态建设“热”起来,与城市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不断开创农村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要不断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深入农村、帮助农民因地制宜搞好生态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增加财政投入比例,集中向农村倾斜。同时,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确保农村生态建设资金需要,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要突出“思想帮扶”,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做到帮扶帮在“点子”上,实事办在农民“心坎”上,从而激发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强化农村生态综合考评机制。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列为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此来约束地方官员“重发展、轻生态”,“重城市、轻农村”的短视行为。乡镇领导和村官也要进行必要的“生态考核”,对本区域的生态受损和环境污染也要担责。而且要落实中央规定的“党政同责、终身追究”制度。

要深入开展生态法治宣传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依靠法治保驾护航,把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贯穿于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各地要面向农村,采取多种有效形式,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大张旗鼓地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全民生态法治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让新时期的生态理论和理念入心入脑、化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农村和全社会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个个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要坚决遏制肆意破坏生态资源、制造环境污染、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种种不法行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农村生态安全,巩固和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切实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与发展的带来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