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7省59名干部被问责 国务院借督查促稳增长工程落地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5-08-31 12:02:21
热度:

7省59名干部被问责 国务院借督查促稳增长工程落地上周,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公布。
经监察部审核,辽宁、吉林、安徽、福建等7省对59名干部在审批、决策和监督等政策执行过程

上周,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公布。

经监察部审核,辽宁、吉林、安徽、福建等7省对59名干部在审批、决策和监督等政策执行过程中懒政怠政、失察失职渎职等不作为问题,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个别违法者受到刑事处理。其中涉及地厅级5人、县处级20人。

有关地区负责督查问责的相关人员明确表示,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着力推动重大稳增长工程尽快实施、重大改革政策尽快落地、重大民生举措尽快见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常态化的督查和问责使得稳增长和促改革就有了抓手,避免出现官员夸夸其谈但却不落实项目的情况。

首批59名干部被问责

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国务院组织开展第二次大督查。7月上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督查工作汇报,明确要求抓住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严格问责,坚决整改,严肃追究相关人员不作为的责任。

此次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突出处理了一批该办不办、推脱责任、玩忽职守等不作为问题,共有59名干部被问责。

甘肃省庆阳市人大财经工委原主任、规划局原局长罗俊峰,因未执行已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相关政策,让规划局所属规划设计室变相违规收费,在工作中玩忽职守,存在失职、渎职的不作为情节,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撤职并降为副县级。

而比较集中的领域在于保障房建设,吉林省四平市在落实国家下达的2014年棚户区改造任务中有8165套,占任务总数的87.2%,未按时限要求开工,却虚报完成任务量和整改情况。

安徽省淮南市在落实国家下达的2014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中有11091套未按时限要求开工,并存在虚报开工任务及违规分配保障性住房问题。

这两起案例中,四平市副市长、棚改办主任王宇因在审核环节不作为、疏于职守、把关不严,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四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刘同明因履职缺位、工作不作为,受到行政记过处分。而淮南市副市长成祖德等17人因监管不力、失职、渎职等不作为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2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有的地方对明确的任务不抓落实,确定的项目迟迟不开工,下拨的预算内资金不及时支付等,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对财政资金沉淀、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拖延、土地闲置问题和重大民生项目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处理,依法依规进行问责,结果将适时向社会公布。

用督查让政策“落地”

前期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异常波动,人民币汇率一度大幅下跌,最近股市异常波动,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上周国务院专题会研究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新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对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提出,要推动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落地。国务院大督查与稳增长密切相关。李克强曾强调,督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用督查让政策“落地”。

新一轮问责的重点则聚焦在了与稳增长更为密切相关的领域:财政资金沉淀;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拖延;土地闲置问题和重大民生项目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这也与当前稳增长形势直接挂钩,长江商学院教授甘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前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需求不足,且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在经过几个季度的缓解后,在二季度又有上升。

甘洁的调研显示,高达53%的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扩散指数为76,均为自去年二季度本调查开始以来最高。与严重产能过剩相应,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扩散指数为44。经济面临一定的通缩风险。

面对传统增长动力减弱的情况,李克强的对策就包括,推动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落地,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扩大有效投资。“实际上许多投资项目无法落实,是由于地方政府官员怕承担责任、不敢花钱,因此原先预算计划要花出去的钱没有花掉,就成了未发挥效益的‘沉睡资金’,用好增量,首先是要盘活存量。”徐洪才表示。

他说,地方存在的“懒政现象”给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带来沉重压力,因此国务院选择此时狠抓督查,抓紧整改,相当于“拿鞭子抽一抽”,“可以撬动杠杆,让重大投资、政策和改革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