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观察丨风电企业不出海就出局?
在近日举办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披露,2030年我国风电装机将达到10亿千瓦,较2024年实现翻番。近年来,我国风电领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已构建起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风电产
在近日举办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披露,2030年我国风电装机将达到10亿千瓦,较2024年实现翻番。
近年来,我国风电领域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已构建起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风电产业体系,在全球风电供应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然而,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下,我国风电行业也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变大,出口贸易壁垒加高以及国内风电补贴退坡,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更加复杂,需寻找新的盈利模式等挑战。不出海,就出局,已成为风电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驶入深远海“主战场”,技术创新成关键
当前,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日益增长,风电企业纷纷将“扬帆远航”之锚,投向“深远海”。
近年来,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郝英杰介绍,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有望突破4500万千瓦,将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海上风电被视为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海上风电开发也呈现转型姿态,从近海逐步迈向深远海迈进。
深远海区域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全球可用的海上风能资源超过710亿千瓦,其中深远海占比就超过70%。然而,目前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不到0.5%。深远海有望成为我国海上风电未来发展的主战场,以及新的增长领域。
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辉认为,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是必然趋势。当前,我国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已经驶入快车道。
“中国的海上风电经过十几年发展,近岸资源已经消耗殆尽,下一步会向深远海挺进。”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海上产品专业总工连西岗告诉中能传媒记者,我国的深远海资源储备还是相当乐观的,后续国家层面可能会出台管理办法集约化用海,合理开发利用深远海资源。
尽管前景光明,但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还面临着很多技术挑战,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大量研发投入。
“要解决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是开发成本,二是风机可靠性与技术成熟度问题。能做到这两点就占据了深远海开发的前沿。”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上业务单元总经理于晨光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强调,深远海的风机设计要具备更高可靠性。
目前,金风科技已下线新一代深远海22兆瓦机组,并将在未来结合使用场景、技术发展水平,开发更具竞争力的全新海上风电机组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助力深远海风电发展。
近两年,随着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陆续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拥有了坚实基础。
记者从大会了解到,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式投产,全球最大的40兆瓦级六自由度动力学加载装置已开始地基施工,相关项目为我国海上风电走向深远海积累了诸多关键核心技术。
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强调,通过“四个一体化”产业园建设,汕头将成为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从产品出海到产业出海,国际合作呈现新趋势
技术创新技术迈向“深远海”的同时,“出海”同样成为风电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拉动力。
秦海岩指出,中国风电无论在技术还是产能方面都已全球领先,但要想保持这种优势,就必须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事实上,中国风电产业面临着“不出海就出局”的境遇。
某风电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中国企业出海呈现三个趋势。首先,随着中国企业出海浪潮的兴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次,中国企业出海目的地从欧美市场逐步拓展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第三,国内制造商日益受到国际认可,纷纷被全球知名开发商纳入“短名单”。
“我们也要看到,中国风电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政策法规、自然环境、人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全球风能理事会战略总监赵锋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海上风电有望实现全球大融合。赵锋建议,出海企业要严格遵守当地市场规则,实现属地化运作,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在出海的过程中,中国风电企业正逐渐从单一产品出口向全产业链输出转变。
供应链产业链本土构建、价值技术利他输出、社会责任文化交融,中国企业正逐步深化海外布局,力求在国际舞台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海外业务行动需要从宏观层面和行业角度来思考,供应链产业链的本土化是一个必然趋势。”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志刚建议,企业在出海过程中要注重属地化融合,不要把国内的恶意竞争带到国外市场。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担保业务部副总经理周尚志则强调了再地化的重要性。他认为,现在的出海不仅仅是产品的出海,更是价值、技术等因素的利他性出海。企业要在当地雇佣更多员工,输出价值和技术,实现与当地社会的深度融合。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许小亮指出,风电国际合作需要聚焦属地化、本土化发展。他强调,企业出海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责任和当地文化的融合。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海上风电正逐步迈向“深蓝”,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中国风电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着新挑战,也伴随着新机遇,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合作,才能实现从产品出海到产业出海的转变,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
海拔5305米!我国全球海拔最高风电场发电超2200万千瓦时2024-12-11
-
巨头宣布:退出海上风电!2024-12-10
-
面向“十五五”海上风电技术需求的深入解析2024-12-09
-
全球首个!全产业链风电产业园有什么特别之处?2024-12-09
-
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超5亿千瓦2024-12-09
-
各界精英热议全球风电2024-12-06
-
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投产!2024-12-06
-
300万千瓦!广西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通知下发2024-12-05
-
云南能投4.64亿元投建风电项目 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2024-12-04
-
“零碳港口”分散式风电项目发电量突破500万千瓦时2024-12-04
-
陕西首个改造升级项目启动 风电场如何“旧貌换新颜”2024-12-03
-
浙江:统调风电、光伏10%电量通过现货市场交易2024-12-02
-
吉林大安风电项目首台5兆瓦风机吊装成功2024-12-02
-
96.2%,风电95.8%!2024年10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2024-11-29
-
国家能源局:全力做好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收官工作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