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以竹代塑”:环保产业的新赛道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4-10-14 14:01:01
热度:

图为在广东广宁县绥江两岸的竹林。新华社记者邓华摄“近年来,塑料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竹子因其自身特性,具有代替塑料的潜力。”在中国科学院第77期“科学咖啡馆”沙龙活动中,国际竹藤中心党委书记、副主

图为在广东广宁县绥江两岸的竹林。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近年来,塑料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竹子因其自身特性,具有代替塑料的潜力。”在中国科学院第77期“科学咖啡馆”沙龙活动中,国际竹藤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尹刚强说。

目前,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禁塑限塑”相关政策。寻找适宜的可替代塑料制品,从源头上减轻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刻不容缓。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数据,1950—2017年,全球累计生产了约92亿吨塑料制品,其回收利用率不足10%,约70亿吨成为塑料废弃物。这些塑料废弃物大部分难以降解,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2022年,“以竹代塑”倡议被列入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成果清单。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同年举行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我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2023—2030)》。

为何竹子能够获得青睐,成为代替塑料的材料?首要原因是竹子具有绿色环保的特性。

尹刚强介绍,竹林具有优异的固碳能力,我国竹林生态系统每年的净固碳量为1.13亿吨,竹林以3.3%的森林面积占比,贡献了7.1%的森林二氧化碳吸收量。同时,竹材加工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加工1吨竹材,仅排放二氧化碳30千克。”尹刚强介绍,这大约是钢材加工的1/216、铝材加工的1/220、塑料加工的1/19。

“以竹代塑”的另一个关键原因是竹材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尹刚强介绍,作为一种高度木质化的草本植物,竹子生长迅速,兼具硬度和韧性。竹纤维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尺寸稳定性等,这些特性使得竹制品更加“百变”,拓展了竹材加工的方向。

目前,以竹子为材料的产品已超过1万种。尹刚强告诉记者,近年来,竹材加工技术不断升级,除了原态利用,竹集成材、重组竹等工程材料也得到广泛使用。经过10多年科研攻关,我国研究团队成功开发竹展平技术,使弯曲的竹片能够展平利用,避免了竹片开裂,提高了竹材利用率。此外,竹纤维加工技术也取得了进步。竹纤维透气耐磨、天然环保,被广泛应用于造纸、餐具、服装、包装等领域。竹子和竹纤维的优良特性使得“以竹代塑”一步步成为现实。

我国是最早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国家,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根据国际竹藤中心的数据,我国竹林面积约占全球竹林面积的1/5;竹类植物达837种,约占全球竹类植物的51%。2022年,我国竹产业产值达到4153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超过27亿美元。

尽管我国竹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推行“以竹代塑”仍面临不少挑战。尹刚强介绍,与塑料相比,竹制品成本较高,在竹子采收环节人力消耗大。此外,竹加工环节自动化水平较低,技术设备受限导致竹产业的规模效益不足;且从事竹产业的大多是中小企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不易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专家建议,未来要进一步扩大竹产业的产能,提升加工设备的质量和数量,着力推动竹林基地提质增效,降低原料成本。同时,要持续提高竹产品的市场接纳度,推动消费者将绿色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以竹代塑”真正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