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内蒙古能源产业结构变得更绿、更强、更新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时间:2024-10-09 20:02:26
热度: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紧紧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战略定位,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新旧能源协同融合互补,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内蒙古原煤、发电量、焦炭、天然气、液化天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紧紧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战略定位,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新旧能源协同融合互补,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内蒙古原煤、发电量、焦炭、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主要能源品种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发展领跑全国,成为国内首个新能源总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的省区,能源产业呈现出结构更“绿”、供应韧性更“强”、产业体系更“新”的喜人变化。

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储量大、埋藏浅、易开发、煤种全。煤炭资源探明储量7323亿吨,居全国第一位;远景储量1万亿吨,占全国远景储量的1/4。中国5大露天煤矿,内蒙古就有4个。煤炭工业作为内蒙古的支柱产业,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内蒙古原煤产量12.34亿吨,是1949年的2681.9倍,年均增长11.3%,特别是2002年产量破亿后,原煤产量增长步伐加快,占全国的产量比重从2002年的7.4%提高到2023年的26.2%。

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内蒙古煤化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产业链不断延伸,煤化工产品从传统的炼焦扩展到了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产品。

2023年,全区焦炭产量5069.3万吨,较2000年增长12.9倍;煤制天然气31.6亿立方米,比2016年增长9.1倍;相较于2019年,煤制石脑油增长1.5倍,煤制柴油增长45.0%,煤制航空燃料增长7.1倍,煤制石蜡增长19.2%,其他煤制油产品增长30.4%。

如今,内蒙古煤制气产能居全国第1位,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产能居全国第2位,是全国唯一拥有已建成投产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的省区。全区年转化煤炭增至1亿多吨,形成以煤制油气、煤制烯烃和精细化学品制造等为主的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体系,建成国内门类最全的煤基再生能源产业体系。

新能源方面,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基地之一。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回溯历史,内蒙古新能源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电力得到快速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发电量不断扩大。

从装机规模看,2023年底,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9322.6万千瓦,占全区总装机容量的43.2%,较2012年末提高21.4个百分点;新能源装机容量较2012年末增长4.5倍,其中风电装机容量增长3.1倍,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130倍。

从发电量看,2023年,内蒙古新能源发电量1665.3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1.8%,较2012年提高12.4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量增长4.7倍,年均增长达到17.1%,其中,风力发电量1354.6亿千瓦时,增长3.8倍,年均增长15.2%;太阳能发电量290.5亿千瓦时,增长191.7倍,年均增长61.3%。

今年以来,内蒙古锚定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的目标,统筹优化新能源规划布局和项目建设,简化优化新能源项目审批,定期了解掌握项目建设和投资完成情况,全力以赴抓前期、抓开工、抓续建、抓投运、抓入统纳规,加速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截至今年8月底,全区新能源装机达10633万千瓦,同比增长49%,稳居全国首位,占电力总装机的45.5%;全区新能源发电量13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4%,居全国第一,占总发电量的24.2%,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新能源正成为拉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