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存货216亿,捷佳伟创手里有多少会成“烂账”?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9-28 12:02:06
热度:

2024年09月28日关于存货216亿,捷佳伟创手里有多少会成“烂账”?的最新消息:PREFACE编者按“淘金子,不如卖铲子。”光伏业内都用这句话,来形容上游的设备商。没错,现实情况的确如此,在今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下游大批企业还在亏损时,

PREFACE

编者按

“淘金子,不如卖铲子。”

光伏业内都用这句话,来形容上游的设备商。没错,现实情况的确如此,在今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下游大批企业还在亏损时,光伏设备企业,基本都拿出了比较亮眼的业绩。

TOPCon设备龙头—捷佳伟创(300724.SZ),中报披露,营业收入达到66.22亿,同比增长62.19%;归母净利润实现12.26亿,同比增长63.15%。

而创造出的12.26亿净利润,这在今年H1,要比TOPCon技术的组件一体化龙头都高出许多。比如,晶科能源作为出货量第一的组件商,归母净利润是12亿,天合光能实现了5.26亿,而晶澳科技则是亏损8.74亿。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度,捷佳伟创实现超87亿营收,较去年增长45.43%。而就今年上半年的营收来看,捷佳伟创2024年度的总营收很有可能持续大幅增长。TOPCon的红利还在释放。

然,“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捷佳伟创作为设备商,处于光伏产业链一环。受下游企业扩产的影响而实现业绩暴增,但也会因全行业的供大于求与技术迭代的周期,拉长设备交付的周期。

截至2024年H1,捷佳伟创存货金额高达216.37亿元,占总资产的55.72%;其中,发出商品账面价值为196.93亿元,为存货的91%。

都说“覆巢之下无完卵”,光伏产业链的困境牵一发而动全身。捷佳伟创不断上升的存货金额,会成为一把随时落下的“悬顶之剑”吗?高额的存货,在后续回款中,又会有掀起怎样的风云?

Part One

客户内讧

没收9千万定金

侦碳家梳理光伏企业中报时,发现ST聆达的“内讧”涉及到了捷佳伟创。

ST聆达(原证券简称“聆达股份”),在2020年时,因收购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寨嘉悦”)的股权,而正式进军光伏行业。但跨界光伏以来已连亏四年半,今年4月底被“戴帽”,如今内部矛盾日益显现。

8月29日,ST聆达发布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披露,董事柏疆红对会上三项决议均投出反对票。对于《关于续聘2024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柏疆红反对的理由是“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发现王某某违规担保和其他违规违法行为,质疑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对于《关于召开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柏疆红反对的理由是“现任管理层违法违规,监守自盗,不具备任职的合法权利,相关议案不具备合法性、合理性”。

不止如此,“内讧”还被赫然写入中报,因为“柏疆红对将捷佳伟创合同中的预付款转为定金的行为持否定立场,不同意计提。柏疆红无法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ST聆达中报的第二页,如是写着。

因为集团“内讧”,ST聆达与捷佳伟创的合作细节被大众所知。据ST聆达中报披露,“金寨嘉悦与捷佳伟创设备购销合同因违约可能被没收定金”的事件始末大致如下

1.2022年10月31日,金寨嘉悦与捷佳伟创、常州捷佳创(以下合称为“捷佳伟创”)签订了《购销合同书》,合同总价为人民币约7.21亿元,合同款分期支付;

2.2023年6月26日,金寨嘉悦与捷佳伟创签订了《购销合同书补充协议一》,对《购销合同书》约定的货物品名、数量、单价、金额、付款安排、交货时间进行了变更。变更后,原合同含税总价约为7.94亿元;

3.2023年12月12日,金寨嘉悦与捷佳伟创签订了《购销合同书补充协议二》,确认并约定截至2023年9月16日,金寨嘉悦已支付捷佳伟创约1.7亿元;捷佳伟创于2023年9月23日将34台设备交付至金寨嘉悦指定地点,该34台设备的合同总价款为7217万元;金寨嘉悦于2023年12月15日前完成验收,34台设备货款已从金寨嘉悦支付的1.7亿中扣除,扣除完毕后,金寨嘉悦已支付的合同款项剩余9792万元。而剩余的9792万合同款项,将直接作为《购销合同书》项下全部未出货设备的定金(含车间主工艺设备、辅助生产设备、工装夹具、自动化设备),适用定金罚则。

3.2024年6月15日前,金寨嘉悦应当完成原合同下所有设备的提货,经捷佳伟创书面催告5个工作日后,金寨嘉悦仍未能提货的,捷佳伟创有权没收上述定金,且捷佳伟创及常州捷佳保留追索金寨嘉悦未能提货部分呆料、报废物料损失的权利。

事件经过大致如此,截至ST聆达中报发出日,捷佳伟创未发出提货通知,金寨嘉悦未依约支付剩余未出货设备的采购款,且未完成设备提货。事件还未有更进一步进展。

而上述过程中提到的,金寨嘉悦支付给捷佳伟创的1.7亿,应该是作为预付款,后在第一批34台设备交付完成后,剩余的9792万预付款直接作为了未出货设备的定金。

联系事件,柏疆红对此提出反对的原因,是认为ST聆达在与捷佳伟创的合作过程中,将合同预付款转为定金,属于违规行为。ST聆达内部具体的矛盾,此文不做过多解读。

重要的是,如果按定金确认,ST聆达9792万就可能被罚没,具体多少要看合同细则和双方的沟通。因为预付款与定金,法律意义上的性质、作用和效力均有差别。简单说,定金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合同的保障,能在合同是否成立而发生争议时,对合同的成立起到一个证明作用;而预付款则不具有担保和证约的作用。

ST聆达聘用的会计事务所认为,“我方的违约责任的可能性极高,因此建议在2024年中报中确认该项或有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对9792万定金被罚没,做出了三种可能性的估计,如下图

侦碳家发现,ST聆达已在中报里按90%的中性方案,于营业外支出一项,计入了6923多万的损失。

换句话说,无论将来金寨嘉悦是否恢复履约能力,其存在的违约行为已经发生,都会产生实际的赔付损失,只是金额多少的问题。

说句不好听的,钱早在捷佳伟创的账上,ST聆达,也已认下了这笔损失。

捷佳伟创所损失的是生产成本,因合同细则、交货时间等推进的细节未披露,所以不确定此项损失的具体金额。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捷佳伟创已收到1.7亿元,虽仅为总合同款的21%,但确是已执行《购销合同书补充协议二》的236%。

由此可见,捷佳伟创在对方违约的前提下,并未“伤及筋骨”。比上半年仅营收3476万,净利润却亏损1.68亿的ST聆达,要好的多。

捷佳伟创曾表示,在签订订单时,会对客户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客户有不同的付款条件。同时,订单执行过程中,也会根据客户的经营情况,作出调整。

基于此,结合常理,捷佳伟创在书面催告前,因与金寨嘉悦有过多次的项目联系,肯定对后续设备的出货有实际的调整,所投入的成本应该在可控范围内。

“窥一斑而知全貌”,设备商项目回款的情况,应不至于陷入糟糕处境,但不同“等级”的客户有不同的方式,也不能全部都能“拿捏”。

Part Two

扩产继续订单多

行业寒冬周期长

据侦碳家了解,捷佳伟创的收款模式是采用“预收款—发货款—验收款—质保金”的形式分期收款。

预收款比例约为订单金额的20%到30%,于销售合同签订后一定时间内收取;发货款约为30%到40%,在发货前后一定时间内收取;验收款约为30%,于设备调试并验收合格后一定时间内收取;质保金约为10%,于质保期满后一定时间内收取。以此,捷佳伟创在设备出货时一般可以收到60%左右的设备款。

截至2024年上半年,捷佳伟创存货高达216.37亿,发出商品为196.93亿。按上述回款流程,捷佳伟创发出商品前大致能收款60%,剩余40%部分回款,主要看下游企业的景气程度。在光伏价格下行的情势下,下游企业普遍现金流紧张,压力也一定程度返给设备商,以至于存货中发出商品金额居高,面临回款风险。

因此项风险“惴惴不安”,并不只有捷佳伟创一家设备商。侦碳家发现,TCL中环主要供应商晶盛机电(300316.SZ)以及HJT设备龙头迈为股份(300751.SZ),在今年上半年也存在高额的存货风险。

设备商环节的特殊性,在于从订单到确认收入需要经过备料、生产、安装调试、交付、试产、验收等多个环节。结合收款模式,侦碳家认为设备商存货金额的增高,可以理解为风险的陡增,也能解释为这个行业的扩产还在继续。

因为新老企业的大举扩产,“喂饱”了设备商,进而产能的供大于求,价格下行使行业进入“寒冬”,又拉长了设备的验收周期。设备商营收猛增的同时,势必要承担一定回款风险。

而捷佳伟创存货金额的剧增,来自2023年。由于订单猛增,2023年度捷佳伟创存货金额从年初的70.68亿增至年末的212.68亿。计算来看,其2024年H1的存货金额只累计增长了3.54亿。

据侦碳家梳理,去年始捷佳伟创开始履行的三个大单是与晶澳科技40.39亿电池生产设备合同;与通威股份的28.46亿电池生产设备及改造、配件合同;以及今年4月与某光伏龙头签订的30.69亿电池生产设备及改造、配件合同。三个大单合同金额累计达到99.54亿。

而通过给客户进行分级,捷佳伟创的回款风险不能一概而论。比如上述三个大单截止至2024年H1,履行和回款情况就各有不同与晶澳的40.39亿合同,已回款24.13亿,占合同金额近60%,累计确认销售收入7.26亿;与通威的28.46亿合同,已回款18.88亿,占合同金额66%,累计确认销售收入6.19亿;与某龙头的30.69亿合同,已回款10.59亿,占合同金额35%,累计确认销售收入1.2亿。由此可见,捷佳伟创与晶澳、通威等龙头的合作,基本都能先回款60%左右,每期确认的销售收入都有推进。比ST聆达等“跨界者”,合同的履行要正常许多,回款风险相对较小。

但,值得一提的是,捷佳伟创与晶澳合同签订的公告中,披露到双方于“2022年7月10日至2023年7月10日期间,连续十二个月内签订了日常经营合同。”但结合目前的情况看,该合约还没有履行完成。

同样的,晶盛机电在2021年8月31日与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中环”)签订了《全自动晶体生长炉采购合同》,约定于同年11月开始交付设备,具体计划以宁夏中环通知为准。但截至今年H1,该合同履行68%,合同总金额60.83亿(含税),累计确认销售收入36.82亿。在3年的履约周期中,履行金额最高的是2023年,当期履行金额为29.25亿。

所以,目前行业的困境,也造成设备商与下游企业的长期经营合同,推进有所迟缓。综上所述,设备商的验收周期与下游的景气度、产能利用及效率爬坡情况、技术升级等因素密切相关。按捷佳伟创公开透露过的信息来看,从设备发货到验收确认收入,通常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而由于光伏下游的景气度,对设备商确认收入的时长起决定作用。侦碳家发现,截至2024年H1,捷佳伟创、晶盛机电以及迈为股份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都出现大幅下降。

捷佳伟创存货高于其他设备友商的情况,也侧面反映了,TOPCon作为目前的主流,该技术设备商的订单多于其他技术设备商,在吸收红利之时,也要担负更高的回款风险。

TOPCon也不是“护身符”,面对行业内供大于求的现状,订单再多,未来执行也有不可预估的问题。根据其他媒体爆料,许多设备商因客户拖欠设备款,而开始“拉横幅”、“锁设备”,上演一系列“讨债风云”。

同在一个行业,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但倘若“卖铲人”的手里全变成“烂账”,那说明下游企业已经先一步沦陷。

THE END

侦碳家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授权

原文标题:存货216亿,捷佳伟创手里有多少会成“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