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以“一带一路”促进亚洲共同能源安全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15-08-08 20:01:13
热度:
以“一带一路”促进亚洲共同能源安全核心提示: 能源安全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亚洲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能源贸易合作的加强,将
核心提示: 能源安全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亚洲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能源贸易合作的加强,将有助于化解能源出口国之间以及进口国之间的矛盾,实现亚洲共同的能源安全。中国应针对不同区域内能源竞争和合作的特点,分别与东北亚、南亚、中亚、东南亚各国开展地区能源市场建设,推动形成亚洲共同能源安全发展新局面。
“一带一路”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与耦合
中国不仅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扭转全球经济下滑、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对国际大宗商品供需、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中国的经济政策在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经济的规模、实力和对世界影响的深度、广度决定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全球化时代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中国政府多次表明,鼓励各国自愿参与,遵循市场规律和商业规律,各方平等互利,与其他既有的地区机制和倡议并行不悖。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更是亚欧非大陆实现经济和社会广泛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但是共建“一带一路”并不是中国一家的发展战略,而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发出的全球性倡议,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其根本是各国共同的事业。因此,中国不会以一家独大为目标,而是使自身更好地发挥全球经济引擎的作用,为全球经济好转提供重要推动力。“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改变区域发展格局,提高区域市场效率,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实现共同能源安全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亚洲拥有全球人口的六成,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地区经济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亚洲是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同时也是能源进口量快速增长的地区,这导致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在近年出现了需求重心加速东移的现象。亚洲能源安全关乎全球能源和经济安全。目前,亚洲各国资源禀赋不均衡,经济发展不均衡:部分国家能源资源丰富,但是经济欠发达,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和通讯等基础建设严重不足,无法依靠资源实现经济腾飞;而大多数国家能源无法自给,需要从亚洲以外地区进口,高成本制约了国民经济效率的提升,而且能源需求冲突易引发区域内国家间的冲突,影响亚洲整体实力的提高。因此,亚洲各国具有能源合作共赢的巨大潜力,能源合作成为亚洲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亚洲地区面临着比较复杂的地缘政治的形势,目前阶段尚未实现有效的跨国经贸合作,区域能源市场也未能建立起来。如何实现亚洲共同能源安全需要有新的思路,这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在此形势下,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在能源领域体现为两个层次:一是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能源市场及价格稳定;二是积极参与亚洲能源市场的建设,与亚洲各国协调发展,实现共同能源安全。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框架下,中国将继续深化与沿线国家在油气领域的合作,在构建新的油气市场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工业产能、金融资本的利用效率,从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持续稳定的油气供应,同时也为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发挥并增强中国在区域治理及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展现出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应有形象。
以互联互通推动区域能源市场融合发展,畅通能源输送通道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基础,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通过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商业金融与投资可以促进互联互通,加速亚洲区域能源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形成能源经济的优势互补,有助于消除亚洲各国之间的发展鸿沟。针对能源富集地区自有资金不足、融资能力不强,中国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向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并与世行、亚行等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知识共享、能力建设、人员交流、项目融资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改善亚洲地区基础设施融资环境,促进亚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重点之一是畅通能源输送通道。“一带一路”辐射的区域东临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并与非洲相连,在地理上与中国能源进口的陆上和海上通道吻合。“一带一路”框架下,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基础上,中国将与沿线各国共同推进主要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非欧大陆的基础设施网络。公路、铁路、管道、航空、航运等交通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将为相临产业、货物贸易和资源能源等领域提供直接的合作;另一方面,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为区域能源市场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区域推动亚洲能源市场建设,增强彼此互信和谅解
亚洲能源市场的建设不会一蹴而就,有步骤、分区域的推进更符合实际,也会更有效。中国可以分别与东北亚、南亚、中亚、东南亚各国开展地区能源市场的建设。
由中国、日本、韩国三国构成的东北亚区域是世界上能源需求量较大的地区之一。在共同能源安全观和“一带一路”倡议下,能源领域可以成为三国合作的切入点。特别是近期,国际油气价格暴跌、油气市场供大于求,缓解了能源竞争压力,这种形势有助于三国之间合作竞争关系的构建,即用合理的代价获取所需的能源资源,加快各国国内经济和能源结构的优化。三国应尽快启动天然气等能源项目的合作,提高东北亚地区与天然气进口国的议价能力,实现合理定价,共同推进东北亚能源市场的形成,努力推动能源合作多边机制的建设。
南亚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在“一带一路”的能源建设中,南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带一路”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中巴经济走廊,以增强中国、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之间的经贸往来,并提出了打通缅甸、孟加拉国和印度东部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以提高陆上交通效率,减轻进口能源海运过程中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印度是南亚地区的最大国家,但与中国同样面临人口总量庞大、国内油气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中印可以在共同能源安全的理念下,选择能源安全保障、能源技术利用等关键领域开展合作,并将这些合作充实到“一带一路”框架中,这有利于扩大中印共同利益,也有益于提升印度能源自给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发展。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市场潜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发展区域。与东北亚和南亚的竞争型合作不同,中国在中亚面临的是能源经济的互补型合作。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建设俄罗斯西线天然气入境管线、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油气管线、阿塞拜疆向西通往地中海的油气管线,推动实现里海两岸能源基础网络的互联和中亚地区电力网络的互联,促成中国西部、中亚五国和西亚地区、里海沿岸地区经济的融合发展。
东南亚地区人口众多,也是油气资源富集区,但是单个国家的能源体系都比较薄弱。与“一带一路”在中亚的情况相似,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能源经济互补性极强。目前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重要进口来源地,在天然气终端建设、陆上能源通道、电力网络建设方面还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国在与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中,应坚持“能源输入”和“能源输出”并存的思路,强调中国不但为能源输出国提供稳定的需求,而且中国还是广义上的“能源输出大国”:扩大对沿线各国油气企业并购和投资力度;扩大油气贸易规模和贸易频度;通过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在沿线国家建立相应的炼油厂、发电厂,延伸油气产业的下游产业链;加强在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方面的合作;将部分油气资源直接在当地转换为能源消费产品,以满足沿线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并带动沿线国家能源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让各国人民享受到“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和实现共同能源安全的成果。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相关国家的能源紧张局面,也降低了能源输向中国的政治风险,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沿线国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政府还应利用在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等领域的科技突破和产能优势,积极地与“一带一路”区域内各国共同努力推动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发展当地循环经济,实现能源绿色发展。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亚洲各国建立统一、高效的共同能源市场,各国应以开放、合作的政治理念和战略导向,进行能源政策、项目上的跨国协调,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随着实质性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亚洲各国将更好地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的中国传统思想,促进各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各类能源合作。“一带一路”各参与国之间展开能源合作,必将促进实现亚洲共同能源安全,加速亚洲经济增长,进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并降低全球安全领域的忧虑和紧张程度。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