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安徽:禁止在省级自然公园内从事风力光伏电场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4-12 20:01:48
热度:

安徽:禁止在省级自然公园内从事风力光伏电场4月10日,安徽省林业局发布关于征询《安徽省省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禁止在省级自然公园内从事房地

4月10日,安徽省林业局发布关于征询《安徽省省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禁止在省级自然公园内从事房地产、开发区、高尔夫球场、风力光伏电场、擅自采矿等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开发活动。

原文如下:

关于征询《安徽省省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建议,现就《安徽省省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自2024年4月10日至5月10日止。提出意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一、信函方式:可邮寄至合肥市无为路53号安徽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在信封上注明“《安徽省省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字样。

二、电邮方式:ahlyjqy@163.com。

三、电话方式:0551-62633392。

四、线上反馈:省林业局网站民意征集栏目。

联系人:秦杨

特此公告。

附件:1.安徽省省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2.《安徽省省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安徽省林业局

2024年4月10日

附件1

安徽省省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省级自然公园保护、管理和利用,促进省级自然公园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方案》及相关法规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级自然公园,是指经省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依法划定或者确认,对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实施长期保护、可持续利用并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管理的区域。

我省省级自然公园包括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省级湿地公园、省级地质公园。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省级森林公园、省级湿地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的管理,《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有相应规定的,从其规定。省级风景名胜区依照《风景名胜区条例》管理。

第四条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省级自然公园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辖区内的省级自然公园。省级自然公园管理单位负责本自然公园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省级自然公园应当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省级自然公园,应当坚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多方参与、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做好林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安全等多目标融合。

第六条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设立安徽省自然公园评审委员会,承担省级自然公园的设立、范围调整或者撤销的评审论证工作,提出评审意见。

第七条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自然公园的不同类别,建立相应领域的省级自然公园专家库,为省级自然公园实地考察、规划评审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章设立

第八条省级自然公园的设立、范围调整或者撤销,由市级林业主管部门报经市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向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召开安徽省自然公园评审委员会会议,并征求省直相关部门意见后作出批复,同时抄送有关市级人民政府。

第九条设立省级自然公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或者自然景观在全省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者具有特殊的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

(二)具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且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与其他自然保护地不存在交叉重叠。

(三)范围边界清晰,土地权属无争议,相关权利人无异议。

(四)有明确的管理单位。

第十条省级自然公园的设立采取申报制。申请设立省级自然公园,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审查并征求市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意见,报经市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文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申请设立省级自然公园的名称、面积、范围边界;资源条件和价值;保护管理状况;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查意见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备案文件。

(二)申报书。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申请设立省级自然公园的名称、面积、范围边界以及范围边界矢量图;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情况;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权属情况,已查明矿产资源情况;对保护对象、保护价值、管理状况及规划实施等综合评价;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不符合管控要求的矛盾冲突处置方案;相关权利人意见征求以及公示情况;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意见;管理单位相关情况等。

(三)影像资料。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申请设立省级自然公园的基本情况、资源条件、主要保护对象价值和保护管理情况等。

第十一条省级自然公园采取以下命名方式:

地市名或者县(市、区)名+公园名+省级森林(湿地、地质)公园;跨设区市的,按安徽+公园名+省级森林(湿地、地质)公园方式命名。

第十二条经批准设立的省级自然公园,不得擅自调整面积、范围边界。因实施国家重大项目、优化保护范围或者处置矛盾冲突等情形,根据保护管理需要,可以申请省级自然公园范围调整。

第十三条申请省级自然公园范围调整,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审查并征求市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意见,报经市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文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调整理由;调整前后的面积、范围边界;对资源价值影响的评估;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查意见等。

(二)申报书。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调整的理由和必要性;调整后的面积、范围边界以及范围边界矢量图;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情况;调整区域内资源和保护管理情况;不符合管控要求的矛盾冲突处置方案;调整后的综合影响评价;调整区域内土地权属情况,已查明矿产资源情况;相关权利人意见征求以及公示情况;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意见等。

(三)调整区域的影像资料。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调整区域资源基本情况、资源条件、主要保护对象价值和保护管理情况等。

第十四条经依法批准设立的省级自然公园原则上不予撤销。因生态功能丧失且经评估无法恢复等特殊情形的,可以申请撤销。

第十五条申请省级自然公园撤销的,市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论证、审查,报经市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文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撤销理由;市级林业主管部门论证及审查意见等。

(二)申报书。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撤销的理由和必要性;公示情况;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意见等。

第十六条省级自然公园设立、范围调整的批复文件,应当包含省级自然公园的名称、行政区域以及面积、范围边界等数据。

省级自然公园变更名称或者依据勘界结果更正面积和范围边界等数据的,应当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章规划

第十七条省级自然公园规划是省级自然公园保护、管理、利用和监督的基本依据。省级自然公园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优先、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突出自然特征和文化内涵,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第十八条省级自然公园管理单位应当自批准设立或者范围调整之日起一年内,组织编制或修编完成省级自然公园规划。

第十九条编制省级自然公园规划,应当按照批复文件明确的面积、范围边界和要求,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或者规范,突出保护重点,明确主要保护对象、重点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应当依据所在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与相应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相衔接。编制规划应当充分征求相关权利人、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

第二十条省级自然公园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十年,原则上应当与所在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期限保持一致。省级自然公园规划的规划期届满前两年,省级自然公园管理单位应当组织评估,作出是否重新编制规划的决定。在新规划批准前,原规划继续有效。

第二十一条省级自然公园按照一般控制区管理,根据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和利用强度,可以规划生态保育区和合理利用区,统筹生态保护修复、旅游活动和资源利用,合理布局相关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省级自然公园规划的活动和设施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的管控要求。

生态保育区以承担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主要功能,可以规划保护、培育、修复、管理活动和相关的必要设施建设,以及适度的观光游览活动。根据保护管理需要,可以在生态保育区内划定不对公众开放或者季节性开放区域。

合理利用区以开展自然体验、科普教育、观光游览、休闲健身等旅游活动为主要功能,兼顾自然公园内居民和其他合法权益主体的正常生产生活和资源利用。不得规划房地产、高尔夫球场、开发区等开发项目以及与保护管理目标不一致的旅游项目。严格控制索道、滑雪场、游乐场以及人造景观等对生态和景观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确需规划的,应当附专题论证报告。

第二十二条省级森林公园的核心景观区和生态保育区、省级湿地公园的保育区、省级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特级保护点(区)和一级保护区原则上应划为生态保育区。

第二十三条省级自然公园规划,由市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审查并征求市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意见,经市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征求省直相关部门意见,并召开安徽省自然公园评审委员会会议后批准实施。

省级自然公园规划批准前,应当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15天。

经批准的省级自然公园规划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审批。

经批准的省级自然公园规划应当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施统一监管。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