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恒源煤电(600971):煤炭业务成本管控见效 电力业务产能释放可期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4-03 09:00:57
热度:

恒源煤电(600971):煤炭业务成本管控见效 电力业务产能释放可期事件:恒源煤电发布2023 年度报告: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86 亿元,同比减少7.24%,归母净利

事件:恒源煤电发布2023 年度报告: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86 亿元,同比减少7.24%,归母净利润为20.36 亿元,同比减少19.43%,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9.90 亿元,同比减少21.55%。基本每股收益为1.70元,同比减少19.4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69%, 同比减少5.24pct。

分季度看,2023 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9 亿元,环比增加5.16%, 同比增加11.10%; 实现归母净利润4.03 亿元, 环比减少21.90%, 同比减少55.53%;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3.69 亿元,环比减少27.65%, 同比减少59.40%。

点评:

煤炭业务量升价跌,降本增效缓解业绩压力。1)产销量:根据公司2023 年报,2023 年公司煤炭总产量为745.49 万吨(同比+6.07%),其中混煤产量为376.96 万吨(同比+5.64%),洗精煤产量为283.18 万吨(同比+0.04%),;公司煤炭总销量为761.86 万吨(同比+8.10%),其中混煤销售量为393.26万吨(同比+8.72%),洗精煤销售量为288.07 万吨(同比+1.32%)。2)售价与成本:2023 年公司煤炭平均销售价格为958.11 元/吨(同比-14.24%),其中混煤为541.07 元/吨(同比+3.11%),洗精煤为1703.91 元/吨(同比-15.88%);公司煤炭平均销售成本为516.99 元/吨(同比-6.09%),主因制造费用(同比-20.17%),材料(同比-0.62%)等减少,其中混煤为317.74元/吨(同比-12.00%),洗精煤为842.39 元/吨(同比+0.44%)。3)盈利:

2023 年煤炭业务实现吨煤毛利441.12 元/吨(同比-22.15%),其中混煤为223.33 元/吨(同比+36.46%),洗精煤为861.51 元/吨(同比-27.41%),主因混煤单位成本下降、洗精煤单位价格下跌。

总体来看,2023 年公司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5.56 亿元(同比-7.18%),营业成本为40.29 亿元(同比+0.64%),实现毛利33.61 亿元(同比-14.75%),毛利率为46.67%(同比下降4.15pct)。

电力业务盈利能力提升,静待产能释放扭亏为盈。根据公司2023 年报,2023 年公司完成发电量 33.56 亿度(含钱营孜发电公司)。电力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47 亿元(同比-13.96%),营业成本为0.69 亿元(同比-18.96%),实现毛利-0.22 亿元(同比+27.99%),毛利率为-46.39%(同比增加9.04pct)。

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布局绿电业务。根据公司2023 年报,1)煤炭方面,恒源煤矿改建工程预计2024 年6 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正式投产运行;钱营孜煤矿改建及二水平延深工程、恒泰公司延深技改工程按计划推进。2)电力方面,钱营孜电厂二期项目烟囱、冷却塔等主体工程按序时节点推进,建成后将新增1000MW 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祁东分布式光伏电站投入运营,设计年发电量为571 万千瓦时,装机容量约为5.89 兆瓦;根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3-10-28)》,皖恒新能源300 兆瓦风电和淮北矿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完成核准,一期30 万千瓦风电项目预计在2025 年建成,二期50万千瓦项目将待一期项目建成后,再按规划推进。

持续高分红派息,股息率为6.92%。分红方面,根据公司2023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派发每股现金红利0.85 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含税)为10 亿元(含税),以2024 年3 月29 日收盘价12.29 元/股计算,股息率为6.92%,占公司2023 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的50.1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推荐恒源煤电基于以下三个方面:1)公司位于长三角区域,区位优势显著。2)公司大力推广开采新技术、管理新模式,成本控制良好。3)公司主要所销煤种齐全,产销量稳定。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1 亿元、81.99 亿元和85.12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28 亿元、20.62 亿元和20.83 亿元,EPS(摊薄)为1.69 元、1.72 元和1.73 元,以2024 年3 月29 日收盘价12.29 元/股对应PE 为7.3x/7.2x/7.1x。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风险、煤价系统性下跌、环保安监政策趋严、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