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向阳生长·逐光而行——2024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圆满举办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3-29 19:03:01
热度:
向阳生长·逐光而行——2024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圆满举办近年来,风光储等新能源行业迅速崛起,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双碳”行动热火朝天,美丽中国建设稳
近年来,风光储等新能源行业迅速崛起,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双碳”行动热火朝天,美丽中国建设稳步推进,降碳、减排依然是未来中国的主基调,风光储产业发展前景令人期待。2024年3月28日,由华夏时报社、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以及华夏能源网联合主办的“向阳生长·逐光而行--2024华夏双碳能源发展大会”在北京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委会提供指导,运达股份、东方日升、双良节能、TCL光伏科技、通威集团、正泰新能源、晶澳科技、金螳螂给予特别支持。大会不仅相继发布了风光储各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倡议书,还发布了全球绿色工商低碳发展倡议书。同时,还举行了双碳应用战略合作签约、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专家聘书颁发等多项仪式。 本次论坛为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重要内容之一,汇集了政府领导、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专家、企业界大咖、优秀媒体代表近200人参与。据了解,本次博览会集中展示了风光氢储等多个领域产品,呈现了清洁能源发电、储电、 输电、配电、变电、用电等完整的新型电力系统生态链。 三大主题演讲荟萃,聚焦能源新质生产力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 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 在论坛的开幕致辞中,主办方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表示,“新能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新能源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提高风光转换效率,降低度电成本,具有典型的高科技、高效能特征;另一方面,新能源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以生态环保、节能减排为主要生产理念,促进其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打造绿色、低碳经济。”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会长李礼平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会长李礼平在致辞中进一步指出,近几年,中国出口贸易已经从“老三样”升级为“新三样”,即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2023年,“新三样”出口额达到1.06万亿元,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代表我国在绿色能源和可持续经济发展领域的重大突破,也反映了全球对绿色能源的巨大需求。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宣传与对外联络部主任、户用专委会副秘书长戴思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宣传与对外联络部主任、户用专委会副秘书长戴思源在“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分析与形势展望”的主题演讲中提到,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迅速,装机量屡创新高,尽管发电量占比不大,但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增长潜力巨大。去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占比达到6.5%。他还表示,电力市场相关策频繁出台,光伏等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成为必然趋势。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在加速,收益率测算模式要有一些转变。 国网能源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艺新 国网能源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艺新进行了题为“数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创新实践前瞻”的演讲,他认为,能源转型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下高比例新能源的增长,还是对能源生产消费的底层逻辑的一次重构,关键要站在全产业链全社会的全局视角,使数智化成为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孙艺新强调,能源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可立足电力、算力的融合入手,下一步的重点是将电算力融合演进及对传统产业、战新产业、未来产业的赋能纳入重要考量。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 事实上,发展新能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企业的科研创新和持续地降本增效。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企业之一,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介绍了公司N型高效产品量产情况及优势,他指出,公司连续4次刷新异质结世界纪录,异质结生产成本可以控制在和PERC相当水平。2023年,公司异质结出货量超过2.12GW,已经销往全球近40个国家。 圆桌论坛思想交锋,共论新能源融合发展之道 在行业变革和新时代需求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形势变化、推动风光储产业及其产业链融合,并借助AI技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论坛的圆桌环节展开充分讨论,由金螳螂副总裁阴皓明担纲嘉宾主持。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营销总经理郑露蓉、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委会副秘书长王熙然、新壹科技市场副总裁毛木子、北京数通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晶晶、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梁卫国,以“新能源融合发展新业态”为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离不开储能配置。郑露蓉表示,储能对传统的电网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在波谷时,储能系统通过充电将电能储存起来;在波峰时,储能系统放电,将储存的电能释放到电网中,从而减轻电网在高峰时段的负荷压力。储能产品能有效实现电网削峰填谷,缓解高峰供电压力。中国自主研发的储能产品,在海外市场销售情况呈上升态势。 风光设备循环利用是构建绿色产业链的重要环节。王熙然指出,“从2021年开始,国家就已经在政策中频繁提到退役风光设备循环利用问题。同时,我们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委会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已经有很多科研院校、民营企业在研究攻克风光退役设备高值利用的新技术、新模式。我们确实发现了很多让人为之兴奋的技术,除了将退役的风光设备进行梯度利用、以大代小以外,还有很多企业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将这些新兴固废改变或还原成新的材料投入到其他行业中应用。” 当前,AI的发展为新能源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对于如何利用AI助力新能源发展,毛木子表示,大模型的发展非常快,但通用型大模型在解决新能源领域问题时存在较大局限性。无论是对技术的理解、数据的训练还是分析,与专业深入的水平相比,都存在差距。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新能源企业广泛深入地参与,共同将大模型的训练提升到新的高度。只有当新能源领域拥有自己的 OpenAI 时,才能真正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于整个行业。 从“双碳”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结合管理角度,刘晶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指出,首先,“双碳”数字化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AI技术可用于自动化的采集和处理,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碳排放数据,快速地发现规律;其次,AI技术可帮助监管机构更有效地监督企业的碳排放,确保合规性,利用“双碳”数据和AI技术建立智能监管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自动报告;最后,“双碳”数字管理和AI结合,可实现整个城市能源系统的智能优化和管理,通过分析城市的能源排放,优化供应和分配,提高利用效率,推动城市进一步向低碳发展迈进。 梁卫国认为,风光储协同发展是由自身产业属性和中国国情决定的,也是由产业链和企业生态理论决定的,具体来讲,一是要顺应经济发展大势,把握方向;二是要顺应行业大势,找准自身定位;三是要发挥第三方平台作用,积极作为。 三大环节亮点纷呈,多项仪式集中进行 “双碳”背景下,风光储行业迎来历史发展机遇。为进一步推进风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激活风光储新质生产力。活动中,华夏时报社与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携手风光储头部企业,共同重磅发布了“2024 年风电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倡议书”“2024 年光伏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倡议书”“2024 年储能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倡议书”。 同时,华夏时报和晶澳科技等数十家企业联合发布了“全球绿色工商低碳发展”倡议书。 为促进医疗行业的绿色转型,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华夏时报》、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与海南心路医路医学事业发展基金会多次沟通交流。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冰凝、海南心路医路医学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周艳作为双方代表,在会上共同签署了双碳应用战略合作文件。 作为中央级财经媒体,《华夏时报》深耕资本市场、多领域产业,以高质量公益财经内容输出传播公益精神,倡导践行社会责任。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由《华夏时报》联合国网能源研究院、中国能源网、计然碳科技以及众多头部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旨在为行业碳减排献计献策,提供智力支持。 此次大会上,“华夏双碳能源研究院专家顾问团”进一步壮大。中国建设贸促会会长李礼平、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风光设备循环利用专委会主任程刚齐、金螳螂副总裁阴皓明、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市场总监庄英宏、双良节能品牌负责人吕雪红、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营销总经理郑露蓉、新壹科技市场副总裁毛木子、北京数通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晶晶、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梁卫国、海南心路医路医学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周艳、华夏能源网总编辑王康鹏、无锡锡商银行董事长助理代晓光、TCL光伏科技战略运营部部长肖敏琼等业内权威人士加入了顾问团。 本次大会总结了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成功案例,也为风光储等不同领域提供了交流平台,为其融合发展助力,为中国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探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