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都减产了,原油价格怎么还暴跌3成?
都减产了,原油价格怎么还暴跌3成?石油被称为“流动的黄金”,价格与黄金一样受地缘政治影响严重。随着地缘政治加剧,今年原油和黄金曾一同走强。但如今黄金依然涨势凶猛,原油已经连续七周下
石油被称为“流动的黄金”,价格与黄金一样受地缘政治影响严重。随着地缘政治加剧,今年原油和黄金曾一同走强。
但如今黄金依然涨势凶猛,原油已经连续七周下跌,距离9月高点已经下降近3成。石油巨头的股价也跟着油价剧烈走动,今年出现先增后跌的趋势,年初至今,埃克森美孚股价下降5%,从年内高点下滑近20%。
眼看石油价格跌跌不休,OPEC+线上举行第36届部长级会议,会后多个主要产油国宣布自愿减产,减产总额达日均220万桶,相当于世界日产量的2%。但原油跌势依旧,WTI原油最新报68.75美元/桶的价格,创近5个月新低。
为什么连减产也带不动油价了呢?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OPEC减产实际效用不大。此次OPEC成员国是自愿性减产,没有强制机制,最终能减产多少仍不确定。更重要的是,非OPEC成员国正稳步增产,如美国9月日产量环比增长1.7%,非成员国增产弱化了OPEC的减产作用。
2、本轮油价主导由供给端变成需求端。石油市场供大于求情况的出现,且美国、欧洲、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石油需求仍然低迷。在本轮的油价变化中,原油供给端的微小扰动,已经无法主导油价,需求端才能决定价格。
3、油价仍有下降可能。沙特已经减产,市场份额30天下降4%。但非OPEC国甚至部分OPEC成员国仍在增产。参照过往,当产油国出现分歧时,产油成本最低的沙特往往降价增产将油价打到竞对成本线以下,迫使对方回到谈判桌。
/01/OPEC减产
今年7月初,受地缘政治紧张等影响,油价开始持续走高,巴以新一轮冲突更是将油价推至年内新高。WTI原油期货从7月初的63美元/桶增长至10月中旬的95.03美元/桶。
但之后巴以冲突没有扩散至产油国,10月下旬开始,原油价格连续七周下跌,距离9月高点已经下降近3成。石油巨头的股价也跟着油价剧烈走动,今年出现先增后跌的趋势,年初至今,埃克森美孚股价下降5%,从年内高点下滑近20%。
眼看着石油价格跌跌不休,11月30日,OPEC+线上举行第36届部长级会议,会后多个主要产油国宣布自愿减产,减产总额达日均220万桶,相当于世界日产量的2%。但不同以往,本轮OPEC会议减产并未拉升疲态的油价,国际原油价格在短暂回升后,再度震荡走低至今,WTI原油最新报68.75美元/桶的价格也创了近5个月的新低。
OPEC没能挽救油价,部分原因是因为,成员国自主减产的实效性令人怀疑。日本能源与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首席经济学家野神隆之指出,“与OPEC集体减产不同,自愿减产不存在定期检查有无遵守目标的机制”。
之前也出现过成员国不自愿减产的负面案例。截至10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的日产量为325万桶,比加上自主追加减产之后的目标——日产288万桶还高出13%。
除了担心OPEC自愿减产的实际效用。非OPEC成员国正稳步增产。凭借页岩油技术的突破,美国9月的日产量为1324万桶,较上月增加1.7%,刷新历史新高。美国日产量已经能占到全球日产量的10%。
而美国很难减产,甚至还有可能增产补掉OPEC的减产额。与OPEC国家不同,美国石油更多由私营企业生产,其产量增减由市场决定,很难受到行政命令影响。当前油价对美国石油企业来讲,仍是有利可图的情况。目前美国页岩油的桶油成本已经降至50美元以下,一些企业的成本约34美元,远低于现在68.75美元/桶的价格。
相比供给端,原油价格下降更棘手的问题是需求减弱。
/02/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
之前油价一直由供给端主导,中东国家稍一减产、提价,原油价格就有翻倍的涨幅。但随着石油市场供大于求情况的出现,在本轮的油价变化中,原油供给端的微小扰动,已经无法主导油价,需求端才能决定价格。
按照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的说法,“本轮原油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原油供大于求。”
原油供大于求也有相关数据佐证。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当周,美国汽油库存超预期增加542万桶,远高于市场预期的102.7万桶。而前一天API的数据也显示,汽油库存增加了283万桶,是市场预期的两倍之多。
原油库存增加受经济疲软的拖累。从全球的主要经济体看,美国制造业景气度小幅回落,11月制造业PMI初值降至49.4,低于此前的50;ISM制造业指数为46.7,连续13个月萎缩,为20年来最长萎缩周期。制造业疲软也减少了企业对原油的需求。
美国以外的需求也呈现疲软。国际能源署(IEA)在11月的月报中指出,“欧洲的石油用量正处于明显减速阶段”。受房地产不景气的影响,中国也处于内需低迷状态。中国海关总署7日发布的11月贸易统计显示,按金额计算,原油进口比去年同期下滑13%。
经济疲软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原油需求,也使影响了消费者的需求,欧美的通货膨胀正在导致消费者的节约意识增强,汽车的汽油需求正在下降。比如,美国汽油价格在假日购物和旅游旺季前已经出现颓势。BOK Financial交易高级副总裁Dennis Kissler认为,燃料方面的需求受到破坏。
经济疲软导致原油需求低迷的情况还在持续,国际能源署(IEA)11月份发布的最新一期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显示,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高利率的影响显现,明年的需求增长速度将大幅放缓60%,市场将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在原油需求持续萎靡且已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原油价格很难反转。那么,原油价格到底了吗?
/03/油价到底了吗?
原油后续的价格走势,可以从石油周期中观察。历史上全球高油价之后,至少有超过5次的回撤幅度超过50%。
回顾原油价格跌幅超50%的历次案例,只有2008年是因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需求崩溃式下滑造成的油价狂泻。其它时候的原油价格暴跌更多是因为产油大国通过“增产保额”的策略打压油价,迫使竞对达成妥协。
以2020年为例,当年3月5日之前,受新冠疫情逐步蔓延的冲击,原油市场已经从高位下跌了26.6%。3月6日,沙特力推的进一步减产提议遭到俄罗斯抵制,OPEC与非OPEC产油国谈判宣告破裂,沙特开启“发汗疗法”——油价下跌时采取报复式增产措施,追杀俄罗斯石油,逼迫其原油减产。6日当天WTI油价大跌10%,短短5个月,原油高点回撤超过80%。类似的案例也出现在2015年,沙特降价增产追杀美国页岩油,迫使美国减产。
沙特等OPEC国家敢于降价增产是因为产油国之间的开采成本差距巨大。沙特、伊朗、科威特等国家的石油开采成本每桶不到10美元,而俄罗斯17美元/桶,尼日利亚31.5美元/桶,美国36美元/桶。靠着这种低石油开采成本,沙特等国家可以把石油价格打到竞对成本线以下,迫使竞对回到谈判桌。
回到本次原油暴跌,即使是OPEC成员国也并未在低油价上达成一致,近几年石油市场份额快速扩大的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等非洲产油国极力反对减产提案,部分成员国甚至决定开始增产计划。
而最低成本的产油国沙特目前仍是减产保价的策略。在减产下,沙特已经失去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在过去30天里,沙特仅占全球海运原油出口量的13%,低于之前通常的17%。
如果成员国不按照计划减产,沙特份额进一步降低,沙特降价增产打击竞对的手段可能会再一次使用。实际上,历史中沙特也曾用降价增产打击过OPEC成员国。1997年,为回击OPEC内部的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国在前几年通过超限增产抢走了沙特的市场份额,沙特通过降价增产打击了对手并逐渐夺回份额。
而如今沙特带头减产,但部分成员国甚至还在制定增产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沙特再次增产也并非全无可能。换言之,国际油价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原文标题:都减产了,原油价格怎么还暴跌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