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内蒙古赤峰:重点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3-05-15 21:03:56
热度:

内蒙古赤峰:重点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5月15日,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峰高新区冲刺2000亿园区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推进

5月15日,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峰高新区冲刺2000亿园区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引入主机、储能、叶片、塔筒、太阳能组件、制氢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加速宁保冶金、巨石集团源网荷储配套项目落地。

原文如下: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赤峰高新区冲刺2000亿园区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已经2023年第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4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赤峰高新区冲刺2000亿园区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培优增效”行动安排部署,加快推进“双百双千”基地建设要求,充分发挥赤峰高新区全市经济主战场作用,结合《中共赤峰市委办公室 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赤峰市工业倍增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赤党办发〔2023〕9号),通过产业规模再壮大、产业集群再扩大、园区基础再夯实、企业实力再增强、工业投入再增加、产业环境再优化,推动“一区四园”工业产值在5年内突破2000亿元,力争达到2270亿元,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3年,赤峰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到2027年,形成“两千十百”的发展格局,即:千亿级产业园,东山产业园2027年产值突破千亿元;东山产业园与红山产业园、松山产业园依托现有铜、钢铁冶炼基础,着力打造千亿级冶金产业集群。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东山产业园与红山产业园、元宝山产业园共同打造百亿级化工产业集群;红山产业园与元宝山产业园共同建设百亿级医药产业集群;红山产业园创建百亿套纺织产业集群;红山产业园与松山产业园围绕电子产品配件、数字科技打造百亿级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东山产业园与松山产业园、元宝山产业园共同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赤峰高新区“一区四园”依托赤峰市风光资源优势,共同创建4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东山产业园与元宝山产业园基于绿电基础延伸产业链,打造百亿级风光制氢合成氨产业集群;东山产业园与元宝山产业园共同推进建设百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松山产业园着力打造百亿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东山产业园与松山产业园发挥新能源产业优势,全力打造百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基本建成主导产业明晰、空间布局合理、创新活力迸发、资源高效利用、产城深度融合的赤峰高新区“一区四园”发展体系。在2022年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基础上,到2027年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规上企业总产值达到1900亿元,主导产业占比提高到95%以上,规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2%以上,平均税收达到10万元/亩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实现发展体系和发展能力全面现代化,提升主要产业进入全国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占比,建成国内更具竞争力的高水平现代化产业平台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东山产业园。着力发展冶金、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锂电池等产业,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1010亿元。

一是打造冶金产业区域综合体。着力打造“百万吨级铜产业基地”,鼓励赤峰云铜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鼓励入园企业积极扩能增产,积极推动金通铜业二期20万吨电解铜+10万吨阳极铜项目建设,深入对接现有招商线索,力争新上铜冶炼产能40万吨以上,并推进保绿资环200万吨/年铜冶炼尾渣综合利用项目尽快投产。构建绿色铝全产业链体系,重点推进启辉铝业650万吨氧化铝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打造世界上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单体氧化铝企业,积极发展阻燃剂、催化剂、干燥剂、电缆等精细氧化铝应用下游产业。加快赤峰市宁保冶金工业有限公司铁合金项目建设,打造百万吨级“高碳铬铁和锰硅合金生产基地”。

二是打造高性能合金产业基地。全力推进内蒙古星耀年产3600吨高性能钨钼棒丝材及制品研发制造项目、巨石40万吨高性能玻纤生产基地项目、双龙矿业蛇纹石综合利用产业园项目建设,尽早谋划钨钼高端金属材料及制品、铬锆铜高端新材料等项目,引入一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下游产品和精深加工项目,推动战略性新兴材料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三是打造硫酸与氟化工产业发展功能区。依托萤石资源禀赋和铜铅锌副产硫酸的原料基础,重点推动内蒙古明岳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含氟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鼓励企业发展新型含氟聚合物、电子级氢氟酸等高附加值产品。力促赤峰广钢气体有限公司工业气体及氟基电子特气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内蒙古慧日升科技有限公司1.3万吨工业级纤维素醚生产项目等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四是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打造蒙东地区电价洼地,推动能源供给改革,启动东山产业园绿色供电项目及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并进行能源综合管理。启动赤峰经济开发区发电有限公司12.6万千瓦灵活性调峰风电项目,完成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配建的新能源项目建成并网。重点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引入主机、储能、叶片、塔筒、太阳能组件、制氢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加速宁保冶金、巨石集团源网荷储配套项目落地。

五是加速锂电池全产业链布局。打造锂电池生态产业园,依托市内锂矿资源,积极推进大道实业综合利用锂云母年产4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项目、年产3万吨PVDF电池粘接剂项目、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10GWH锂电池制造项目、电池PACK和公共储能电站项目,快速推动锂产业全链条同步开发。

六是加速完善园区要素配置。按照紧迫程度有序解决基础设施资金问题,与内蒙古环投水务有限公司合作,通过盘活东山水务公司特许经营权、渣场经营权预计置换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启动道路、管网、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建设。对于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完成的中长期项目,通过PPP项目包、专项债券和金融工具等方式,实现规划面积内“九通一平”全覆盖。深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数字运营中心”建设,推动赤峰工业产业创新研究院“科创中心”和“孵化中心”投入使用并迅速发挥成效。

(二)红山产业园。着力发展冶金、医药、绒毛、电子装备制造和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460亿元以上。

一是推动冶金产业转型升级。以钢铁、铜、锌三大产业链条为基础,实施远联钢铁年产100万吨冷轧镀锌项目、远联钢铁钾锌复杂冶金尘泥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中色锌业锌冶炼工艺优化及浸出渣处理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全力推进中都铜精深加工等项目落地,同步深入挖掘中色集团、铜陵有色、云南铜业等央企和国企合作潜力,在产品压延做薄、扩大民用上延链补链,引进落地一批先进、附加值高的下游精深加工项目,持续扩大优质产能,延伸中下游产业链条,做好巩固存量、做优增量、做大总量三篇文章。

二是优化医药产业品种结构。围绕打造北方医药产业基地,按照“做优原料药、做强化学制剂、做精蒙中药、做大生物医药”发展思路,推动万泽药业阿司匹林肠溶片仿制药研发项目、赛林泰制药CDMO及MAH平台建设、内蒙古旭成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分子中药保健融合等项目加快建设,同步重点对接上海创诺、中国医药、国药集团、上药集团等龙头企业,承接引进非小细胞肺癌、自身免疫系统、儿童仿制药、传统名药新剂型和妇科用药经典名方等各类优势品种,实现研发和生产要素精准对接,助力原料制剂一体化发展,打造蒙东地区重要的医药生产基地。

三是推动绒毛产业提质创新。坚持推动纺织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支持东黎羊绒、仁立雪莲、圣伦绒毛、昭乌达羊绒等绒毛企业对外加强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交流对接,联合攻关,强化与中国毛纺织协会羊绒专业委员会、北京雪莲、恒天集团、浙江中新毛纺织等企业联系,推动东黎羊绒100万件羊绒衫、10万米高端羊绒面料项目投产达效,促进华源毛业尽快完成重组营运,及时启动东黎羊绒联合分梳机技术改造和个性定制数字化工厂建设、昭乌达羊绒纺纱生产线、圣伦羊绒轻柔羊绒空气纱纤维技术改造等技改扩建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全链条生产能力,助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四是推动电子装备制造业壮大发展。依托拓佳电子产业园、恩沃科技产业园、科峰3D打印产业园,围绕产业核心领域薄弱和瓶颈环节,集中布局电子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加快推动梅捷固体电蓄热供暖机组及配套散热器生产建设项目、液流储能设备生产线建设。促进锂电池生产基地等项目落地,积极引进上游模组、芯片、元器件等零配件,下游智能消费设备终端、智能车载、消费机器人、增材制造+、仪器仪表等整件生产项目。完善电声器件产业链,补强智能终端产业链,建强智能仪器仪表产业链,推动产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

五是促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立足赤峰高新区红山产业园文钟片区(原红山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全面承接赤峰及周边地区农产品优势资源,依托“赤诚峰味”品牌,实施好燕京啤酒、食乐康、牧乡春、川好、迪娜等5家企业搬迁项目,推动宝曼、天贺、鲜味到家等中央厨房项目建成运营,促进禾煦智慧中央厨房基地及预制菜研发中心、同享食品加工等项目加快建设,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

六是完善基础配套服务功能。持续优先完善产业平台承载功能,全面实施化工集中区补短板工程,稳步推进建设中央商务区产城融合配套项目,实现规划布局、基础设施、智能管理全方位提升。依托京蒙科创产业园、赤峰工业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规划预留项目落地空间,全力引进产学研资源,提高企业孵化、成果转化效能。聚焦“开发区闲置资源大起底”,全面掌握闲置资源底数和停产、停建原因,针对性制定整治处置实施方案和“一企一策”盘活工作方案,力推进闲置资源盘活利用。

(三)松山产业园。着力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420亿元以上。

一是打造高端绿色装备制造基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绿色供电项目建设,到2027年实现园区清洁能源覆盖率70%。建设绿电物流重卡运力服务体系和可再生资源发电项目及配套相关储能系统,推动新能源重卡项目及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尽快实现投产,到2027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达50家以上。积极推动赤峰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及正威赤峰供应链建设项目投产达效。

二是打造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赤峰农畜产品资源禀赋,围绕“赤诚峰味”品牌进一步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在肉类屠宰加工、杂粮杂豆、食用油、果蔬饮品、奶制品等方面形成优势产业。

三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依托国能生物发电项目转型升级契机,建设蒸汽供应线路,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到2027年标准化厂房面积达60万平方米以上。

(四)元宝山产业园。着力发展化工、能源、生物科技和食品加工等产业,到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380亿元以上。

一是实施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推动大地云天精制磷酸、瑞阳化工三羟甲基丙烷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快实施中电建风光制氢和新博洲月桂酸项目建设,加快九联煤化、大地云天、永邦药业、联谊气体等项目技改升级和扩产。加快远景零碳技术(赤峰)有限公司152万吨/年零碳氢氨、利安隆11800吨光稳定剂系列产品等项目建设进度,逐步增加投资。

二是发展特色医药化工产业。重点引进原研药、兽药、高仿药等企业,围绕生物化工产业,重点引进医药级原料、中间体和原料药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物基制品。积极推动内蒙古康普药业有限公司原研药仿制产业化项目,内蒙古赤峰柏善医药有限公司原料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内蒙古华琨生物年产2500吨香料、1000吨特种树脂、2830吨土霉素下游产品项目建成投产。

三是聚力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深挖产能,推进内蒙古美瑞蒂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0吨脱霉剂项目和赤峰中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膨化大豆粉项目按期建成投产,积极谋划内蒙古维聪乳业民族特色奶食品项目和生产奶酪、稀奶油等高端乳制品项目,稳步发展乳制品制造业。

四是构建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中商国诚三元前驱体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恒丰国能水平双极性固态层叠铅碳电池项目开工建设,紧密对接宁德时代50GWh锂电池项目、青岛中科华联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江苏鑫闽通年产4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山东滨化集团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山东丰源年产60万吨锻后焦及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五是打造华北最大的绿氨生产基地。依托远景零碳技术(赤峰)有限公司152万吨/年零碳氢氨项目、中电建赤峰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与大地远通化工有限公司3052装置升级改造项目和内蒙古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合成氨项目形成强力互补,密切关联合成氨、氢燃料电池、加氢站、精细化工氢化反应相关产业链项目,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绿电-绿氢-绿氨-下游产品产业链。

六是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组链工程,积极谋划四川锐尔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牵头筹建的工业机器人智能集成生产基地落户赤峰。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创建工作顶层设计。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赤峰高新区冲刺2000亿园区五年行动工作推进组,市直有关部门和属地党委、政府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积极对接国家和自治区级科技部门,争取赤峰高新区在2023年成功晋级,打造蒙东地区工业经济发展龙头品牌,拉动投资快速增长。

(二)出台支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借鉴先进地区园区发展经验,对园区发展需求开展深入调研,在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大力培育激励优质企业、鼓励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多措并举促进招商引资、支持园区特色发展、强化园区用地保障等方面出台系统性、有含金量的一揽子政策,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高端特色产业集群。抢抓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机遇,以链长制为抓手,厚植招商引资沃土,围绕冶金、能源、化工、医药、纺织等产业构建全产业链生态,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以特色产业平台为主要载体,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主导产业,积极与央企、知名企业、龙头企业进行对接合作,争取在赤峰设立生产基地,吸引科研机构在赤峰建设研发中心和转化基地。立足国际国内双循环定位,深耕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东三省等地区,紧盯向北开放“桥头堡”定位,依托“中欧班列”赤峰号、锦州港、天津港,拓宽发展格局。围绕落实自治区建设赤峰、通辽“双子星座”战略部署,深化与通辽经开区全方位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打造蒙东地区区域合作示范新高地。

(五)搭建园区创新平台载体。加快赤峰工业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加快推进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重点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和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加强重点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各类优势科技资源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不断拓展与浙江大学合作深度,探索开展委托运营,强化全市内工业领域创新资源融合,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园区集中。依托老虎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新基建平台项目,推进数字化转型改造,积极推动企业上云,以数字化改造、企业上云、物联网与大数据融合为路径,打造一批信息化项目、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

(六)进一步理顺开发区体制机制。以党建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全局,促进规范运行和科学决策,建立健全相应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明晰责权管理边界,进一步厘清高新区管理机构与属地政府之间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职责,双重管理,以属地管理为主,最大限度释放“赋权扩能”红利,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按照“审批权限就高,服务程序从优”原则统筹三区政府和市直部门对高新区(园区)政务服务赋权放权。

(七)完善园区经济运行体系。按照分级分类、绩效导向原则,建立高新区经济指标日常统计、运行监测工作机制,落实对入园企业年度考核奖惩体系,提高数据共享水平。定期召开赤峰高新区“一区四园”经济分析联席会议,加强对“一区四园”经济运行调度,分层分类推进经济运行调度工作,准确把握园区整体经济运行态势。加快智慧园区平台升级建设,构建部门数据打通、上下联动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园区、企业联网,信息协同共享。

(八)加强园区要素保障。以加强“一区四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重点,提升承接保障能力。推动建设叶赤铁路扩能改造、东山产业园铁路枢纽等重点工程,实施公路网络“加密计划”,实现铁路网络互联互通,构建完善对内、对外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能源、通讯保障水平,推动实施增量配电网、园区绿电项目,推进赤峰高新区新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体系。通过“管委会+公司”模式,支持开发区(园区)运营主体开展开发建设、资本运营、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等多元化经营,通过发行债券、股权投资等方式提高资本运作能力,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园区)发展。

(九)加强督查考核。坚持目标导向,遵循市场规则,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实施情况纳入相关地区、市直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加强实施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确保方案顺利实施、取得实效。对获批项目未按实施方案建设、项目建设进度明显缓慢、未按时限要求建成投产的企业,视情况做出限期复工或废止项目建设的决定,并沿产业链引入相关项目,对闲置土地进行盘活腾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