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3-01-05 23:03:09
热度:

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其中提到,2060年前,上海市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引领国际先进水平,支撑我市碳中和目标高质量实现,为国家碳中和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坚持科学理性,求实创新,围绕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核心的现代能源体系,和与能源结构转型相适应的产业体系等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应用需求,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扩大绿色低碳科技供给,稳步推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碳交易与绿色科技金融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上海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集聚优势,开展强化碳市场运行机制研究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互动和循环。

碳市场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我市碳市场发展实际及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规划,开展碳市场运行绩效、碳市场定价机制研究及相关技术支撑体系构建,开展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指数、碳保险、碳基金、碳排放权质押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研究,开展碳普惠机制创新和相关技术支撑体系研究,鼓励数字技术与碳金融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提升国家碳交易平台服务功能等。

详情如下:

关于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根据《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参照科技部等九部委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结合上海实际,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共同研究制定了《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2022年10月26日

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根据《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科技部等九部委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标“四个面向”“四个新”“四个第一”等新要求,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根本,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依托,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为特色,着力推进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实现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进提供基础性科技支撑和前瞻性科技引领,注重服务全国,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贡献上海智慧、提供上海样本。

(二)基本原则

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加强减污、降碳、固碳、增汇的系统设计,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颠覆性技术研发的系统布局。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关键技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全面推动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和引领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变革。

需求导向,应用牵引。坚持科学理性,求实创新,围绕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核心的现代能源体系,和与能源结构转型相适应的产业体系等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应用需求,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扩大绿色低碳科技供给,稳步推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协同创新,赋能发展。坚持双轮驱动,协同增效,推动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互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打好先进碳中和技术和绿色金融的组合拳,助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联动发展,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对布局新赛道、驱动新动能、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引领作用,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碳中和相关领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100项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10个重大示范项目与工程,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

到2030年,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明显增强,低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规模,前期部署的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为碳中和战略推进提供技术储备和路径指引,高质量支撑我市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年前,我市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引领国际先进水平,支撑我市碳中和目标高质量实现,为国家碳中和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三、重点行动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实施以下十大行动: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

充分发挥我市能源科创资源和装备、产业优势,加强原创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着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可再生能源、氢能、传统能源高效清洁低碳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支撑我市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实现不同能源品种间科学合理的互补、协调和替代。到2030年,大幅提升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化石能源有序替代,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转型。

专栏1 可再生能源

针对我市可再生能源禀赋和特征,围绕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开展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发,支撑我市进一步提升海上风电以及光伏开发利用水平,探索海洋能有效利用,实现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多元化高效综合利用。

风能利用:研发百米级以上高空风电机组、大规模固定式及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整机设计制造与安装测试技术,研发低频输电等深远海高效输电技术、深远海风电场精准评估技术、大型风电场及风电机组健康实时监测与智能运维技术等。

太阳能利用:研发超高效硅基光伏、高效稳定钙钛矿电池及其耦合技术、空间太阳堆电源技术、分光谱式太阳能光伏光热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光伏电站智慧调控与运维关键技术、建筑光伏与电能耦合调控关键技术等,研制适用于快速路、轨道交通、隔音棚等超大型城市应用场景的光伏电池,研发先进光伏农业等。

海洋能利用:研发潮汐能发电技术、波浪能发电技术、温度差发电技术、盐度差发电技术、海洋能与海上风电的耦合利用技术等。

地热能利用:研究地下能源结构一体化高效换热技术、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平衡联供技术、大规模地源热泵长期换热可靠性提升技术、中深层地热能高效换热技术等。

生物质能利用:研发市政垃圾、农林废弃物、污泥、工业固废等有机废弃物清洁化多元化能源利用技术,研发生物航空煤油、生物柴油、纤维素乙醇、生物天然气等生物燃料高效低碳制备技术等。

专栏2 氢能利用

围绕氢能的制取、储运、加注与多元化利用,系统布局研发绿氢的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推进氢能多场景应用示范和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制氢:研究低成本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技术、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制氢技术、高效制氢的新型催化剂和工艺系统、深远海风电耦合制氢技术、海上风电绿氢制备技术等。

储运氢:研发70兆帕及以上高效储氢技术及装备、基于轻质元素的高储氢新材料、氢储能关键装备和系统集成技术、大规模及长距离管道输氢技术、“光伏+氢储能”一体化技术,并探索灵便型固液储氢等新型氢储运技术。

用氢:研发氢能规模化应用的安全防护技术、富氢燃料发动机技术、高性能长寿命低成本氢燃料电池系统、天然气掺氢及终端应用技术、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技术等,提高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掌握燃料电池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氢冶金、氢混燃气轮机、掺氢航空发动机、纯氢动力电池等前沿技术研究。

专栏3 传统能源高效清洁低碳利用

围绕清洁智慧火电、工业装备和工艺过程共性能效提升等方面研发一批关键技术,提升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水平,推动我市能效水平持续提升。

灵活智慧火电:研发智能自适应火电深度调峰技术、650-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高温亚临界综合升级改造技术、重型燃气轮机和高效燃气发动机关键装备、新型高效低碳循环发电系统、燃煤发电与储热耦合灵活运行技术、掺氢天然气/掺烧生物质等高效低碳工业锅炉技术、燃煤污染物低能耗深度控制技术等。

共性能效提升:研发生产工艺与流程低碳绿色重塑关键技术、研发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高效通用机电/动力装备能效提升技术、工业余能多模式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基于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运维的高效电能转换及能效提升技术、用能系统能效提升技术等。

专栏4 新型电力系统

围绕智能电网、能源交换与路由、先进储能、智慧能源系统集成,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强化我市多能互补及智慧协同水平,提升能源系统供应安全和效率。

智能电网:研发具有强恢复能力的韧性电网技术、高精度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主动支撑、柔性交直流输电、低惯量电网运行与控制等技术、能源系统状态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基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核心电力器件和装备、能源交换与路由关键技术、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即插即用技术、虚拟电厂技术、规模化源网荷储关键调控技术等。

先进储能:研发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的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高效储能技术,研发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机械储能技术,研发分布式储能与主/微网的协同管控技术、梯级电站大型储能安全技术等。

智慧能源系统集成:研发多站(变电站、数据站、充电站、储能站、通信站)一体化融合技术、新一代能源系统信息通信技术、多能源转换耦合技术、多能源互补梯级利用智能与集成技术、光伏/风电与气象预测耦合集成技术等。

(二)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

针对钢铁、化工等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以原料燃料替代、短流程制造和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优化为核心,引领高碳工业流程的零碳和低碳再造。瞄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加强高品质工业产品生产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加快跨部门、跨领域零碳融合创新。到2030年,形成一批低碳与零碳工业技术创新成果,有效支撑钢铁、化工行业节能降碳,实现低碳流程再造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专栏5 低碳/零碳钢铁

针对钢铁工业降污减碳需求,深入开展节能降碳和极致能效及钢铁流程再造等新技术研究,支撑我市钢铁工业的低碳转型升级。

钢铁流程再造:研发富氢碳循环高炉冶炼技术、氢基直接还原技术、废钢电炉流程集成优化技术、近终形制造技术、高品质生态钢铁材料制备技术、钢-化一体化联产技术等。

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研发钢铁行业极致能效技术、钢铁流程界面优化技术、钢渣高值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智慧能源管理技术等。

专栏6 低碳/零碳化工

针对化工行业对化石能源和资源依赖度高、排放强度大的现状,开展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及化工流程再造研究,形成我市化工工业低碳发展的技术体系。

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研发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新技术、化工过程能量集成技术和关键装备、基于化工过程大数据的数字孪生和智慧管控技术等。

化工流程再造:研发原油炼制短流程及低碳工艺重塑技术、轻烃/天然气原料替代技术、可再生能源驱动二氧化碳合成化学品关键技术、轻质高强材料的绿色制造技术、工业生物酶/菌种/噬菌体的智能设计与合成生物学技术等。

专栏7 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制造

围绕工业、生活、建筑、农林等领域废弃物资源化与再制造,建立“源头控制-过程减量-高质循环-精准管控”全技术链,支撑我市资源高值循环利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研发废酸/废有机溶剂/废活性炭等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废气高值成分回收与循环利用关键技术、集成电路行业废硫酸资源化再利用关键技术、工业废水及污泥低碳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等。

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再制造:研发废旧机电及电器电子产品自动拆解/回收再利用技术、废旧汽车关键部件再制造技术、多源废物协同处理与生产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技术、重型装备智能再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处置与资源化关键技术等。

生活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研发干垃圾智能深度分类和高效精细化利用关键技术、湿垃圾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有害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生活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建材循环利用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研发农业生物质制备材料及高附加值化学品关键技术、新型高效农业生物质土壤固碳技术、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低碳处理循环利用技术、畜禽粪便控污减排循环利用技术、沼渣高值化利用技术等。

(三)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科技攻关行动

针对城乡建设与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需求,以脱碳减排和节能增效为重点,大力推进低碳零碳技术研发,促进城乡建设节能减碳标准提升和全过程减碳,推动交通领域绿色化、电气化和智能化,支持新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市城乡建设与交通领域绿色水平。到2030年,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创新研发和应用取得重要进展,打造一批近零能耗、零碳建筑创新示范,实现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筑节能水平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更加充分、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交通领域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载运工具技术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电耗大幅下降,支撑交通单位周转量能耗强度持续下降。

专栏8 低碳/零碳城乡建设

围绕超大型城市低碳/零碳建筑材料与设计建造、运行和智能化集成,开展建筑全生命周期降碳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城区、社区、村镇绿色低碳建设。

低碳/零碳建筑材料与设计建造:研发天然固碳建材和高性能建筑用钢/纤维复材/气凝胶/木结构等新型建筑材料与结构体系、建材循环利用技术及装备、气候适应性围护结构体系、新型零碳建筑规划/设计/建造技术、既有建筑的低碳改造成套技术等。

低碳/零碳建筑运维:研发建筑运维能效提升和数字化技术、“光储直柔”建筑能源系统关键设备及柔性化技术、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建筑高效电气化替代技术、建筑环境除湿/供暖/制冷等零碳技术装备与系统、绿色低碳乡村分布式能源利用技术等。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