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重庆:“十四五”新能源与储能领域计划合同引资3500亿元 策划引进头部企业6家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2-06-10 11:02:47
热度:

重庆:“十四五”新能源与储能领域计划合同引资3500亿元 策划引进头部企业6家6月9日,重庆市招商局发布《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政策解读

6月9日,重庆市招商局发布《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的通知》政策解读,文件指出,围绕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产业,聚焦装备制造环节,成体系、成集群、成生态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十四五”期间,新能源与储能领域计划合同引资3500亿元,策划引进头部企业6家。

把握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机遇,以具有高转换效率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为方向,开展新型光伏系统及部件、光伏高渗透率等前瞻研究和技术攻关,发展硅片、高转换率电池片、电池组件、逆变器、设备等领域,重点关注单晶硅片、大尺寸硅片、钙钛矿电池、HJT电池、双面组件、组串式逆变器等头部企业布局机会,引进和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布局完善、技术领先的光伏产业集群。

详情如下:

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重庆全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着力以高水平招商投资促进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经济中心、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内“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衔接各行业领域专项规划,制定本招商投资促进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机遇挑战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优化我市招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推动全市招商投资促进工作呈现新面貌、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完成市区两级招商机构改革任务,2018年成立市招商投资局;38个区县及万盛经开区中,24个对照设立了独立招商机构,15个设立了合署办公或属于部门二级机构的招商机构;10个国家级开发区中,8个设立了下属招商公司;全市招商队伍编制超过1000名。推动出台《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招商投资促进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19〕6号),统筹建立全市招商项目库和统计制度。建立完善市政府副市长对口联系区县招商投资促进工作制度、全市招商投资促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市级部门招商任务和要求,形成全市“一盘棋”招商格局。

——目标任务逐渐清晰。明确招商投资促进机构职责,制定年度招商投资促进目标和重点任务。优化招商方向,重点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支柱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四大着力点开展招商。推进央企、民企、外企“三企入渝”和渝商归渝,实施龙头招商、强身招商、独角兽招商、瞪羚招商、育苗招商等五项工程。其中,外资企业贡献了我市50%以上的对外贸易、近10%的税收收入,直接或间接带动了接近10%的城镇就业。推动招商“五个转变”,即从粗放招商向精准招商转变,从传统产业招商向高新产业招商转变,从优惠政策招商向发展机会招商转变,从重资产招商向重资产轻资产并招转变,从招商引资向引资引智结合转变。

——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强化招商责任,落实区县招商投资促进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完善招商“月通报、季督促、年考核”工作机制,创新性地定期在市政府常务会上视频展示招商活跃指数,激发全市招商活力。完善“线上+线下”招商机制,用好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庆英才大会、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和鲁渝协作等重点平台招商,打造重庆“招商季”品牌。加快招商项目推进,建立重点项目招商工作专班机制、市级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等,推动一批重大招商项目落地见效。探索区域协同招商,与四川建立成渝地区产业协同招商合作机制,支持合作示范园区招商;建立市内“一区两群”结对区县协作引资机制,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工作成效不断彰显。市招商投资局成立以来,2019—2020年,全市签约招商项目4443个,合同引资2.75万亿元,到位资金4719亿元、合同引资额和到位资金额逐年增长;其中工业项目1219个、占比27.4%,合同引资1.36万亿元、占比49.5%,到位资金3005亿元、占比63.7%。引进落地长安福特高质量发展计划、比亚迪动力电池全球总部、重庆光大新科技城、康佳半导体光电产业园、中铝高端制造、中国银行金融租赁全球总部等一批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特别是2020年,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招商投资促进工作,合同引资1.46万亿元,到位资金2947亿元,资金动态到位率由11.4%提高到20.2%,带动全市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有效应对疫情挑战。

第二节 机遇挑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危和机同生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十四五”时期,全市招商投资促进工作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促共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给我市招商引资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加速突破,催生大量新业态、新模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进一步增强,劳动力、土地、资本要素作用下降,知识和人才作用提升,数据、信息等日益成为新的关键要素;国际经贸规则加速变革,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启新征程,我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吸引外资流入,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这些又为我市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科技协作,发挥比较优势,吸引中高端产业入渝提供了机遇。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能耗双控、共同富裕等战略叠加,推动产业纵深发展。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AI(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加速推进,中欧班列提质提效,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西部地区一跃成为新的开放前沿,为我市面向全球市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重要机遇;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协调推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推动中高端制造业向较低成本的内陆地区转移;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动风能、光能、氢能、储能等新能源需求增长,推动高能耗产业向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此外,推动共同富裕,深化东西部协作,促进乡村振兴,也为我市招商带来机遇。另一方面,各地招商引资对好项目的争夺更加激烈,使重大项目招引难度加大;国内能耗双控政策持续推进,对高能耗重点行业约束日趋严格,部分项目落地难度加大。

从重庆自身来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两中心两地”,努力发挥“三个作用”等战略定位,对全市招商投资促进工作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市将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先行先试,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以西部(重庆)科学城为主引擎,联动两江协同创新区发展,引导开发区、园区创新转型,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支柱产业提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内陆国际物流枢纽、中国软件名城、国际会展名城、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支撑,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这些奋斗目标对全市招商投资促进工作提出新要求,也提供了新机遇。另一方面,我市面临煤炭供应缺口、人口老龄化等挑战。在前曕性项目谋划、新兴产业招商等方面还有不足,全市招商合力有待增强,营商环境有待提升,招商投资促进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总而言之,谋划全市“十四五”招商投资促进工作,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市情区情,发挥各项优势,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育先机、开新局,努力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等方面多作贡献。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市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坚持招商目标精准化、服务精细化、工作平台化、联动常态化,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高效率投资促进、高站位区域协同、高标准平台建设、高素质队伍提升,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战略引领,积极作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并通过招商在其中发挥作用。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以及每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全市发展目标,谋划和推进招商投资促进工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内“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创新驱动,补链强链。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聚焦我市重点发展产业,围绕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补齐创新链、增强人才链、优化供应链、强化生态链,实施精准招商。通过招商投资促进工作,积极引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引龙头配龙身、补短板强弱项,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

——提质增效,协同招商。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处理好全局和一域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硬和软的关系,资和智的关系,期望和能力的关系,招商和服务的关系,引进和孵化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既抓招商引资签约,又抓项目落地见效;既抓项目引进,又抓环境提升;既引进资金资本,又引进人才技术。以重大项目招商为重点,加强领导招商、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加强信息集成、政策集成、服务集成,形成招商合力、提高竞争力。

第三节 主要目标

招商体制机制持续完善,招商能力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引进落地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十四五”期间全市合同引资10万亿元,到位资金2万亿元,每年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有力支撑“十四五”规划纲要和行业专项规划的实施,促进全市高质量发展。

——综合提升目标。全市“一盘棋”招商格局不断深化,全球招商网络进一步完善,招商投资促进政策进一步整合、优化、规范,招商项目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招商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重庆招商影响力在全国和行业内显著增强。共同壮大川渝世界级产业集群,市内“一区两群”协同招商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引进利用外资水平迈上新台阶。

——资金规模目标。持续加大“请进来”“走出去”“线连线”“面对面”招商引资力度,合同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长10%左右,五年累计合同引资10万亿元。加强项目开工投产、资金到位,项目开工率达到50%以上,资金到位率保持在20%以上,五年累计到位资金2万亿元。

——质量结构目标。重点围绕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电子、汽车摩托车、消费品等支柱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助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资额比重达到35%,数字经济引资额比重达到20%以上。

——招大引强目标。国内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国外聚焦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挥我市区域产业、资源、市场等优势,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前10强、独角兽、专精特新等头部企业100家,新签约投资额5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达到250个。

表1 “十四五”招商投资促进主要指标

1.png

备注:1.带【】为五年累计数;2.带*为规划期平均数。

第四节 空间布局

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我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定位,统筹优化产业链和招商项目布局,高标准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飞地产业园区,发挥各区县资源禀赋优势,推进差异化发展和产业协同发展。

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要提升发展能级,充分利用总部聚集效应、科技创新支撑、对外开放通道等优势,发挥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旗舰作用,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重点引进研发、创新孵化等产业链高端环节,集聚科技、金融、人才等高端要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高端产业,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建设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地。围绕高品质生活,重点引进高端品牌、高端服务机构,助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城新区要发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主力军作用,以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产业外溢为方向,强化补链强链和产业配套功能,重点围绕电子、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等产业打造全产业链,引导各区聚焦2—3个主导产业,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关键配套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打造产业链上最具竞争力的环节,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支柱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建设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江城”特色城镇化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上的示范作用,聚焦“三峡制造”“三峡农家”“三峡文旅”,开展优势特色产业招商。重点引进发展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清洁能源、特色轻工、康养食品、服装加工、民俗消费品等绿色工业项目,“大三峡”全域旅游、生态康养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三峡”系列农产品、中药材等生态农业项目。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立足山地特点、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围绕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的目标要求,开展生态项目招商。重点引进发展中药材、茶叶、莼菜、油茶等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项目,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生态特色食品加工等绿色加工产业项目,农旅融合综合体、产业观光园、生态康养、民俗生态旅游及特色消费品等农文旅商融合项目。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