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传统能源巨头入局万亿储能!
传统能源巨头入局万亿储能!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万亿市场已爆发在即。3月2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
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万亿市场已爆发在即。
3月2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将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将全面市场化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全面支撑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这一重磅政策的发布,再一次将储能赛道推至风口。根据技术特点来看,目前主要的储能方式主要可划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而从新型储能角度出发,电化学储能成为应用范围最广泛、发展潜力最大的储能技术,现阶段主要以锂电池为主,截至2021年,我国电化学储能新装项目中有88%以上是锂离子电池,且逐步在增加新的电池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4月优化调整业务板块以来,中国最大的石油巨头、全球第三大石油企业中国石油也开启了低碳转型的加速度,构建油气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子集团)。其中在新能源领域,中国石油屡次出手,进一步下探至储能领域。
中国石油一日3招标,瞄准多项储能电池技术
4月2日,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显示,中国石油连续发布3条储能相关招标文件,分别是钠离子电池及储能装置开发与应用项目、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及电池检测体系开发项目、高功率电化学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与能量管理系统开发。
从储能电池技术来看,中国石油选择当前经济和安全性更高的电池路线,且多样布局,包含钠离子电池技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钛酸锂电池技术。
钠离子电池方面,中国石油主要有三个布局重点,一是布局正负极材料测试开发等,要求材料满足循环5000次以上,-20℃~60℃耐温宽;二是研发百千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装备和配套电池能量管理软件;三是作出储能示范系统性能评价研究。
钠离子电池与锂电池一样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组成。二者物理化学特性及储存机制相似,可以沿用现有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及电芯生产工序和生产装备,产业化相对更加容易。目前布局该技术的有宁德时代、鹏辉能源、欣旺达、众钠能源、中科海钠等电池企业,材料端容百科技、璞泰来、百川股份、道氏技术等均有布局。
磷酸铁锂电池方面,中国石油主要目标是改性磷酸铁锂储能装备与多负荷用能的适配方案研究,开发基于储能端的油区能量综合管理模块,开展不同类型电化学储能技术与装备在油田适用性的评价方法研究。
该电池目前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相对成熟,供应链稳定,已经进入产业化发展。主要代表企业有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瑞浦能源等。
钛酸锂电池方面,中国石油的主要目的在于与合作方共同完成1种钛酸锂电池模组PACK工艺方案;形成1种高功率钛酸锂电池BMS软硬件;形成1种基于规模化电化学储能的EMS方案;钛酸锂电池模组模型一套。
钛酸锂电池打破了以石墨烯为负极的传统电池技术路线,改以钛酸锂为负极材料,充放循环寿命较高,常温环境下可达10000到20000次,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三倍。目前主要布局企业有格力钛、山东章鼓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石油以上招标文件显示,中国石油和中标人将合作申请专利,且中标人在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技术成果、所有知识产权都将归中国石油所有,中国石油可授权许可第三方使用。这也意味着,中国石油的布局正在深入,而且会进一步上探至储能上游领域。
国际油气巨头扎堆新能源
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万亿市场已爆发在即。除了中国石油,其他国际油气巨头也纷纷入局。
比如壳牌,去年达成了10笔绿色能源交易,成为油气生产商中新能源交易最活跃的公司。仅去年四季度,壳牌就达成了4笔新交易,其中两笔是在美国太阳能服务领域。壳牌先是通过美国一家太阳能子公司收购了清洁技术太阳能服务公司Cleanloop,然后从麦格理的绿色投资集团手中收购了大型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和储能开发商Savon LLC。
储能锂电池领域,2019年2月收购了德国储能公司Sonnen全部股份。作为一家德国初创企业,Sonnen成立于2010年,主要业务是制造用于储存风能和太阳能的锂离子电池,已经发展成德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户用储能企业,同时也是特斯拉在家庭储能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油气巨头比如埃克森美孚公司、雪佛龙股份有限公司、道达尔公司、以及英国石油公司(BP)等也均有布局新能源市场。
据统计,道达尔能源去年完成了6笔新能源交易;意大利最大的综合油气公司埃尼去年达成了9笔新能源交易,其中6笔涉及风能和太阳能;雪佛龙去年在美国新能源领域进行了两笔投资。
预计随着“新能源+储能”动力的双向驱动,将有更多的行业巨头跨界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