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
中国能源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期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4-08-16 22:49:15
热度:
中国能源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期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总体乐观2014年以来,全球经济进一步分化,增长格局与上世纪90年代末有较多相似之处:美国乐观、中国下行、欧洲堪忧、日本惨淡、俄罗斯重
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总体乐观2014年以来,全球经济进一步分化,增长格局与上世纪90年代末有较多相似之处:美国乐观、中国下行、欧洲堪忧、日本惨淡、俄罗斯重创,油价大跌、美元走强。未来十五年世界经济总体上将持续平稳增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乐观。从更长的历史时期来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2.8%),并未出现长期萧条的情形。2008年的金融危机没有恶化成萧条,这表明世界经济具有较强的内生调整能力,部分“引擎性”经济体的政府也具有较强的危机应对能力和相对较好的协同机制。未来全球经济不太可能进入长期性低迷期,也不太可能换挡到较低的增速区间(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减缓,但其经济体量比以前更大)。尽管存在一些摩擦,但世界政治局势总体还是向好,中国可以与其他进口国一样,以大体相同的价格购买到所需要的能源。从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来看,当前世界经济与上世纪90年代末有显著不同。全球金融体系基本实现去杠杆化,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中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亦有了更多担当。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测算,中国在2014年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13000美元,接近美国的四分之一。人民币在贸易与投资中的跨境使用范围日益扩大。中国已是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尽管中国经济增长趋缓,但因经济体量较大,中国在世界能源需求增量中仍会占较大比重,是全球能源市场的一个重要内生因素。未来五年世界能源需求增速将放缓预计未来五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速将有所减缓(年均约1.5%),新能源和非常规能源产量增速将明显减缓。经济形势与能源形势互为影响和制约,但在正常情况下(例如不出现战争、大规模政局动荡、自然灾害等),主要是前者决定后者。我们对主要机构以往的能源需求预测误差成因分析表明,经济增速假设偏差能够很好地解释能源需求预测误差。受近期经济增速格局的影响,未来五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速将有所减缓。由于油气价格处于较低水平,以及新能源和非常规能源产量基数增大,未来五年新能源和非常规能源投资和产量增速将明显减缓。未来十五年世界能源需求总体上将持续增长(1.0~2.0%),但具体的增速数值还存在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大国,也来自全球气候政策的不确定性。2003~2013年世界能源消费增量的58%来自中国。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减缓,但中国经济体量较大,对全球能源需求增速的拉动作用只是逐步有所减弱。尽管国际分工仍在演进、技术水平仍在提升,但其对能源需求规模的影响力度不会发生急剧变化。未来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不会减慢;能源需求增长的区域重心将继续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移动。国际原油价格可能在较长时期会处于较低水平。尽管原油产量在增长,但没有迹象显示原油储采比会持续下降;中国的原油需求增速将有所减缓,印度可能会加快,但印度目前基数还比较小。投资导向型刺激政策或将推出中国经济已进入并很可能长期处于相对较低的增速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进行了系统阐述。经过30多年的高增长之后,9%以上的增速已不太可能持续出现了。这已基本成为各界的共识,目前的经济状况初步验证这一点。增速下滑的原因在于,一是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国家的行列(世界银行数据),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和国际经验,后发优势相对较少,经济自然增长潜力要下降;二是决策层(包括地方)克服了过去的速度情节,对长期经济增速趋缓有了“新心态”,接受并认同长期经济增速要下一个台阶。经济增长质量是否会显著好转,目前还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迹象,还很难给出明确的回答。回顾历史,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甚至更早时期就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或发展方式),强调从“速度型(或粗放型)”向“效益型(或集约型)”转变。但是,增长质量并没有显著好转,投资率不降反升,目前已接近50%。这一数据超过主要发达国家的任何历史时期。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以钢铁、水泥为基础的建筑安装工程占了70%。这是典型的依靠物质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由此也造成能源消耗快速增长、大量建筑物摧毁重建重修、能源密集型行业产能过剩、部分国民经济体系在自我循环。这也是过去十多年来中国能源需求驱动因素与发达国家历史上能源需求驱动因素的重要区别。出于风险担忧和谨慎原则,未来较大规模的投资导向型刺激政策仍有可能推出。短期经济波动无时不在。尽管已具备接受7%甚至更低一点长期经济增速的心态,但是在短期经济波动中,如果某年经济增速降到7%并有继续下行的风险,金融风险不断积聚,则较大规模的投资导向型刺激政策仍有可能推出。从历史经验来看,金融机构出现问题、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积聚,我国政府总体上是倾向于救助。如何在熨平短期波动和促进长期增长之间摆好心态并防范风险,这是比较困难的。这也直接关系到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因为短期投资刺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密集型的土建工程项目。中国能源发展面临新机遇能源问题日益受到各方重视或关注。与以往相比,能源问题受到各界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有明显提升。这既有能源生产、消费和进口规模增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原因,更有加强环境保护内在要求和应对气候变化外在压力的原因。以雾霾治理为代表的环境保护已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但是,处理或解决能源问题,特别是节能和总量控制问题,依赖宣传和教育远远不够,需要更多地依靠经济激励机制,特别是预期引导。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压力明显减轻,实现2020年48亿吨标准煤能源总量控制目标的可能性增大。经济增速下滑带动能源增速下滑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规模效应;二是经济结构效应,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尽管具体幅度并不确定),以土建项目带动的能源密集型产品产量增速将大幅下滑。油价下跌为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关能源价格机制改革的讨论由来已久,大方向也比较明确,但并没有实质性、根本性的推动。以往的数次机遇已被错过。在目前较低的能源价格水平下推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可以减少社会压力。包括能源定价机制改革在内的诸多改革是互为前提条件的,但如果寄望于所有条件具备后再推行,那只能是一拖再拖。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以及巨大的人口规模为先进能源技术推广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容量。中国拥有13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先进能源技术存在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空间,单位成本相对较低,规模经济效应显著,这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难以比拟的。正如我国高铁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都得益于巨大的国内市场容量。这在其他国家是很难大规模发展的。凭借巨大的市场规模,中国有可能成为部分先进能源技术研发和使用基地。综上所述,可以得出,2015年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期,能源改革有望取得实质性突破。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目前还没有看到很清晰的思路和系统方案。过去十年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依赖行政手段推进,也付出了不小代价。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仍然可以看到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进行地区和行业层层分解的工作思路。碳交易市场工作已在推进,这是一个很好且很有必要的探索,但能发挥多大程度的作用还需要时间检验,目前并不容乐观。能源价格水平较低不利于节能减排,也不利于发展新能源。较低水平的能源价格很可能会持续数年甚至更长时间。低能源价格是把双刃剑。正如“资源诅咒”一样,如果没有利用好这个机遇,反而可能会刺激过多的能源消费,将基础设施和装备存量锁定在高能耗轨迹上。
上一篇:新能源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
日本重燃核电重启希望2024-08-16
-
2015年一季度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同比减少8.98%2024-08-16
-
三大石油公司集体换帅 中海油王宜林重回中石油2024-08-16
-
核能协会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内陆核电安全性有保障2024-08-16
-
中国智能光伏产业联盟在南京召开2024-08-16
-
瞿晓铧:光伏金融创新是为了拿到更便宜的钱2024-08-16
-
新能源成经济增长新动力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