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国家统计局:电力和煤炭供应偏紧状况是阶段性的,对经济影响可控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1-10-19 15:05:01
热度:

国家统计局:电力和煤炭供应偏紧状况是阶段性的,对经济影响可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0月18日上午10时就2021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0月18日上午10时就2021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近期国务院常务会对进一步做好能源的生产供应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保供稳价措施。随着相关措施的逐步落地见效,煤炭、电力供应偏紧的状况将会得到缓解,对经济运行的制约也会降低。从9月份情况看,电力生产增速也有所加快。总的看,能源供应偏紧是阶段性的,对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

全文如下:

国新办就2021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进行经济数据例行发布,我们今天邀请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下面,我们首先请付凌晖先生作介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 付凌晖: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按照惯例,我先通报一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然后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付凌晖:

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有效应对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验,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国际收支保持平衡,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分产业看,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51430亿元,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20940亿元,同比增长10.6%,两年平均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450761亿元,同比增长9.5%,两年平均增长4.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2%。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两年平均增长3.6%。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384万吨(3477亿斤),比上年增加369万吨(74亿斤),增长2.2%。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增加较多;主要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较好,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6428万吨,同比增长22.4%,其中猪肉、羊肉、牛肉、禽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0%、5.3%、3.9%、3.8%;牛奶产量同比增长8.0%,禽蛋产量下降2.4%。三季度末,生猪存栏43764万头,同比增长18.2%;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459万头,增长16.7%。

二、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企业效益稳步提升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6.4%。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两年平均增长5.0%;环比增长0.05%。分三大门类看,前三季度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制造业增长12.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12.8%。分产品看,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57.8%、43.1%,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28%。分经济类型看,前三季度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股份制企业增长1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1.6%;私营企业增长13.1%。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4.0%,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4%。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051亿元,同比增长49.5%,两年平均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01%,同比提高1.20个百分点。

付凌晖:

三、服务业稳步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持续增长。分行业看,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9.3%、15.3%,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7.6%、6.2%。9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2%,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加快0.9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6%,两年平均增长10.7%。

9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4%,高于上月7.2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上月受疫情汛情冲击较为严重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大幅回升至临界点以上。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9%,高于上月1.6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快递等行业均高于65.0%。

四、市场销售保持增长,升级类和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057亿元,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3.9%。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833亿元,同比增长4.4%,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8%,加快2.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前三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5888亿元,同比增长16.5%,两年平均增长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169亿元,同比增长15.6%,两年平均增长3.8%。按消费类型分,前三季度商品零售285307亿元,同比增长15.0%,两年平均增长4.5%;餐饮收入32750亿元,同比增长29.8%,两年平均下降0.6%。按商品类别分,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1.6%、28.6%、21.7%;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4%、20.6%、16.0%。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91871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5042亿元,同比增长1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6%。

付凌晖: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7827亿元,同比增长7.3%,两年平均增长3.8%;9月份环比增长0.17%。分领域看,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5%,两年平均增长0.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8%,两年平均增长3.3%;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7.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3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长4.6%;商品房销售额134795亿元,同比增长16.6%,两年平均增长10.0%。分产业看,前三季度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0%。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3.7%。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两年平均增长1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5.4%、6.6%。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0.8%、38.5%;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检验检测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3.8%、23.7%。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10.5%;其中卫生投资、教育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1.4%、10.4%。

六、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持续改善

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283264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出口155477亿元,增长22.7%;进口127787亿元,增长22.6%;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7691亿元。9月份,进出口总额35329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出口19830亿元,增长19.9%;进口15498亿元,增长10.1%。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3%,高于整体出口增速0.3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8%。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1.8%,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28.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2%。

付凌晖: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扩大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持平。前三季度,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7%,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4%。分类别看,前三季度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5%,衣着价格上涨0.2%,居住价格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2%,交通通信价格上涨3.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8.0%,粮食价格上涨1.0%,鲜菜价格上涨1.3%,鲜果价格上涨2.7%。前三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7%,涨幅比上半年扩大1.6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10.7%,环比上涨1.2%。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2.2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14.3%,环比上涨1.1%。

八、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5.0%。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0%,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8%。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4.6%、4.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8小时,比上月增加0.3小时。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303万人,比二季度末增加70万人。

付凌晖:

九、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同比名义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6元,同比名义增长9.5%,实际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同比名义增长11.6%,实际增长11.2%。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名义增长10.6%、12.4%、11.4%、7.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62,比上年同期缩小0.0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157元,同比名义增长8.0%。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释放内需潜力,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谢谢。

寿小丽:

谢谢付凌晖司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总台央视记者:

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来看,三季度比二季度的经济增速有所回落,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您如何评价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很重要。如何看待三季度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应该说,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恢复的态势。进入三季度以后,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部分地区受到疫情、汛情的多重冲击,经济转型调整压力有所显现。面对复杂局面,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实施宏观政策,国民经济保持了恢复态势。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就业基本稳定,民生继续改善,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主要表现在:

第一,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恢复态势持续。一是经济持续增长。受上年同期基数抬升影响,以及疫情汛情的冲击,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比上半年有所回落,但环比延续扩张势头,两年平均增速仍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0.2%,两年平均增长4.9%。 二是就业基本稳定。经济持续恢复,就业优先政策显效,就业规模扩大,重点群体就业得到保障。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低于全年5.5%左右的预期目标。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18303万人,同比增长2%,规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三是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生猪产能恢复,工业服务业生产增加,重要民生产品供给充足,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四是国际收支继续改善。从货物贸易看,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同比扩大23.7%。从服务贸易看,我国旅行服务进口减少,现代服务出口增长。1-8月份服务进出口逆差同比收窄66.7%。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2006亿美元,连续5个月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第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质量效益提升。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占比提高,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7.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贡献率提升,前三季度,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2%,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二是需求结构继续改善。最终消费贡献率提高。前三季度,最终消费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和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体育娱乐用品和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均超过20%,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了18.7%。三是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祉。1-8月份,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5%。四是企业利润较快增长。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9.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35.7%。

第三,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继续巩固。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1%,处于近年同期较好水平。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企业营收成本下降,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65元。补短板成效明显,前三季度,教育、卫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4%和31.4%,快于全部投资增长。二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7%。利用外资持续增加,1-8月份,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2.3%。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前三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23.4%;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万列,同比增长29%。三是新动能快速成长。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绿色低碳智能产品不断涌现。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和57.8%。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网上直播带货、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兴起。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6%。

第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一是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经济持续恢复,企业效益改善,就业总体稳定,有利于居民增收。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城乡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前三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名义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1个百分点。二是居民生活相关商品价格稳中有降。农业生产总体较好,生猪生产持续恢复,食品等相关商品供应充足,居民生活得到较好保障。前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8%,粮食价格上涨1%。 三是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继续改善,居民福利和转移性收入增加。1-8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当中,教育、住房保障支出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8.4%。

这些情况表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续显现,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回旋空间广阔的特点明显。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挑战增多。下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推动经济稳定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谢谢。

记者: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了限电限产情况,有企业和行业协会表示生产和出口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许多机构也随之下调了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请问,统计局对此如何看待?如何评估限电限产对经济增速的具体影响?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煤炭、天然气、原油价格也屡创新高,国内电力和煤炭供应偏紧,多种因素导致近期部分地方出现了限电现象,对正常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此,中央高度重视,近期国务院常务会对进一步做好能源的生产供应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保供稳价措施。随着相关措施的逐步落地见效,煤炭、电力供应偏紧的状况将会得到缓解,对经济运行的制约也会降低。从9月份情况看,电力生产增速也有所加快。总的看,能源供应偏紧是阶段性的,对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谢谢。

记者:

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9月失业率的指标进一步改善,请问是什么原因?在经济增长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下一阶段的就业形势预计将如何发展?谢谢。

付凌晖: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也很重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就业优先政策显效,城镇新增就业持续扩大,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也低于全年5.5%左右的调控目标。其中9月份的失业率为4.9%,比上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

从三季度情况看,就业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就业总体状况有所改善,7、8、9三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5.1%和4.9%,走势稳中有降。其中,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2%、5.3%和5%,也趋于改善。二是主体人群就业大体稳定。7、8、9三个月,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2%、4.3%和4.2%,失业率水平比较低,保持基本稳定。三是重点群体就业改善。大学毕业生入职就业增加,带动青年人失业率下降。7、8、9三个月,16-24岁城镇人口失业率分别为16.2%、15.3%和14.6%,呈现逐月回落的态势。农民工就业帮扶持续,就业状况继续改善,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同比增长2%,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疫情前水平。7、8、9三个月,外来农业户籍人口(主要是农民工)的失业率也小幅回落。

三季度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主要是由于:一是经济持续恢复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经济总量的扩大必然带来劳动力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就业扩大。二是服务业恢复改善有利于扩大就业容量。我国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就业容量进一步扩大。9月份,服务业增长加快,有利于就业的改善。9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2%,比上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在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当中,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也比上个月上升了0.5个百分点。三是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显效,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得到改善,带动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三季度,青年人失业率总体回落。同时,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举措不断发力,也有利于就业的改善。四是平台经济、灵活就业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带动新就业岗位增加。今年以来,直播带货、网络购物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增加。

但也要看到,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部分群体失业率依然较高,沿海一些地区缺工现象犹存,保持就业稳定仍然要持续努力。要继续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推动经济稳定恢复,为就业创造良好条件。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大学生、农民工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有效衔接,推动就业形势稳定向好。谢谢。

记者:

最近房地产投资的一些数据在8月份和9月份有一些下降,想问一下最近的房地产情况对经济增速的影响是多少?对消费又有什么样的影响?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房地产问题大家也比较关注。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房住不炒”,持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有效防范化解潜在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通过完善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抑制不合理需求,推动刚性需求平稳释放,限制部分房地产企业依靠举债盲目扩张,房地产市场总体上趋于平稳,房地产投资、销售和房价逐步趋于稳定。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长4.6%,比1-8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7.2%,比1-8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7、8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涨幅也整体上趋于回落。

下一阶段,随着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购租并举住房制度不断完善,市场主体趋于理性,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发展。

关于您提到的房地产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前三季度,房地产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4.8%,比上半年回落了1.3个百分点,总的看影响有限。谢谢。

记者:

有两个问题。关于对经济增速的贡献,您能否就进出口、投资以及消费这三部分谈一下他们的贡献率分别是多少?第二个问题,最新的政策对于煤炭生产的影响。我们看到,10月份煤炭生产是否会比9月份有所增长?因为在前期,由于煤炭供应的紧张导致电价上涨,在10月份以及接下来,这种形势是否会有所好转?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关于您关心的三大需求对增长的贡献,可以提供给您一组数据。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64.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15.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9.5%。

关于您提到的煤炭生产情况,应该看到,前期由于部分产能释放受到一定的影响,煤炭市场供应有所偏紧。对此,中央高度重视,近期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和增加煤炭的供应和生产,相信下一阶段煤炭供应偏紧的状况会得到逐步改善。谢谢。

记者:

我们知道粮价稳百价稳,但是近期山西省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是否会对全国的秋粮生产带来影响?您怎么来看待今年以来的农业生产形势?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应该说,农业确实大家也非常关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今年以来,各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支持农业稳产增产,保持粮食生产的安全,成效在不断显现。前三季度,我国农业经济整体形势还是比较好。

一是农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在支持农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前三季度,我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4.9%,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5.5%,对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

二是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尽管部分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从全国范围看,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总体上还是较为适宜的,田间管理和减灾措施也是有力的。今年夏粮和早稻实现了双增产,合计增产2.2%。随着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大,种植效益也在提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增强。今年秋粮播种面积明显扩大,其中高产作物玉米增加较多。总体来看,秋粮有望实现较好的收成,有利于全年丰收。

三是畜牧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恢复生猪生产,促进畜牧业发展,效果也是持续显现。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的产量同比增长22.4%,其中猪肉产量增长38%。生猪出栏达到49193万头,同比增长35.9%,生猪存栏是43764万头,同比增长18.2%。生猪存栏和出栏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农业生产稳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为全年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生产仍然存在着薄弱环节,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仍需要继续努力。谢谢。

记者:

您能不能展望一下四季度或者2022年经济的前景?另外,是不是有足够的政策储备应对经济进一步下行,怎么应对美联储政策调整带来的溢出效应?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对于下阶段经济运行的变化,大家还是比较关心。应该说,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恢复取得了积极成效。尽管三季度经济增速受到疫情、汛情以及基数升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所回落,但我国经济发展还是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总的看,经济持续恢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不断改变,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任务。

一是经济恢复有支撑。从消费来看,就业基本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有利于消费能力增强。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消费环境也有所改善,社会保障不断完善,也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5.7%,比上半年有所加快。从投资看,企业效益保持较快增长,目前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也会持续显效,有助于制造业投资总体改善。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3.3%,今年以来整体呈现改善的态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有利因素也在增多,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一系列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有利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两年平均增长0.4%,比1-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从进出口看,世界经济总体复苏,我国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企业能够灵活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出口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国内经济恢复也会带动进口增加。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7%。

二是产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尽管受到疫情、汛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产业提质升级的态势没有发生改变。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夏粮和早稻均实现增产,秋粮播种面积增加,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也有望实现丰收。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速。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也是大幅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3%。随着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推动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我国产业将继续保持向好发展。

三是创新驱动持续增强。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我国创新发展势头良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的排名是第12位,比上年提高2位。创新投入持续增加。2020年,我国研发投入经费增长10.2%,与GDP之比达到了2.4%,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随着我国创新环境优化,创新支持政策完善,将进一步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增加。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科技等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疫苗、创新药物等生物医药行业也是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2%。创新活力加快释放。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2%,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0.1%,新能源产品和智能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关于您提到的政策方面,应该说,我国政府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调控经验。近年来,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精准调控,完全有能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货币政策仍然有较大空间,能够及时根据形势变化推出有力措施,促进经济稳定运行。比如说,针对主要经济体可能的货币政策调整,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已经提前作出了一些政策安排,降低了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外溢冲击。谢谢。

记者:

9月份PPI同比上涨了10.7%,创下了历史新高。请问原因有哪些?您对四季度PPI走势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怎么看?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价格变化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今年以来,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经济恢复需求扩大以及部分产品供应偏紧等多重因素影响,PPI涨幅整体呈扩大趋势。前三季度,PPI同比上涨6.7%,比上半年扩大了1.5个百分点。从主要的特点看,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推动PPI上涨的主要因素。前三季度,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了8.9%,比上半年扩大2.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2%,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石化、煤炭、金属价格上涨的影响比较大。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内石化相关行业涨幅较高。前三季度涨幅普遍在10%-30%左右,比上半年都有所扩大。煤炭、金属等相关行业供给偏紧,价格涨幅相对较高。前三季度,煤炭相关行业同比上涨幅度超过30%,钢铁、有色行业同比上涨幅度超过20%。

从近期看,由于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国内部分原材料供应偏紧,PPI有可能还会高位运行。但是从中长期看,随着全球能源供给和海运情况逐步改善,国内产品供给增加,PPI有望逐步回稳。还要看到,面对PPI涨幅扩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等情况,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保供稳价,效果也会逐步显现。从一些领域来看,三季度,钢铁和有色行业价格涨幅比二季度分别回落了3.3和3.8个百分点。谢谢。

记者:

最近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1年中国GDP增长8%,比上一次的预测下调了0.1个百分点。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回应?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应该说,受到全球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海运紧张、劳动力短缺和关键零部件供应短缺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三季度以来整体是放缓的。同时,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也是持续升高。比如,9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5.4%,欧元区的CPI上涨3.4%,都为近年来较高水平,也加剧了这些经济体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制约全球经济复苏。在这种条件下,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计,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由上一次预期的6%下调至5.9%。其中,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由原来预测的5.6%下调到5.2%,反映了对全球经济变化的担忧。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中国是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出一些预期调整,我觉得是正常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是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基数比较高。主要国际组织预期2021年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在8%左右较高的增速,这个速度不仅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也高于主要经济体的增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看好,也说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劲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谢谢。

寿小丽:

最后两个问题。

记者:

近几个月,中国制造业PMI持续下降,9月份PMI为49.6%,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降至临界点以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与工业原料价格和近期能源短缺有关?是否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未来预期如何?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应该说,近期制造业PMI有所下滑,是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在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际海运紧张,不可避免地影响国内企业预期。从国内看,7、8月份受部分地区疫情和汛情的影响,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有所显现,也会影响企业预期。

尽管9月份制造业PMI有所回落,但是企业对发展前景的预期总体上仍然是稳定的。我们看到,在9月份的制造业PMI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4%,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从未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有效实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持续显效,企业预期有望趋于稳定。谢谢。

记者:

今天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出前三季度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8%,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养殖户已经陷入亏损,尤其是国庆节期间,全国的猪价屡现新低,养殖户的恐慌持续加剧,这对下一步猪肉供应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您如何评价未来时间段的猪肉价格走势?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生猪生产持续恢复,产能持续扩大,相关价格出现了下降。总的来看,下阶段,随着一些地区肉类腌制的需求持续增加,加上元旦、春节节日消费的提振作用,猪肉消费需求会有所增加。同时,年内中央第二轮的冻猪肉收储即将启动,这些都有利于猪肉价格稳定。

从未来发展看,当前生猪生产的规模化养殖在不断提高。这些规模化的企业,对于把握市场的变化以及防范和应对市场波动风险能力在提高。同时,我们看到,面向生猪市场,国家调控的机制在不断完善,这些都有利于生猪生产的稳定。谢谢。

寿小丽:

谢谢付凌晖司长,谢谢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