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那些年 淡出光伏行业的大佬们

来源:新能源网
时间:2021-08-02 17:28:28
热度:

那些年 淡出光伏行业的大佬们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理论,在瞬息万变的光伏行业尤显残酷,昔日叱咤风云的局内人,一朝不慎,就有可能变成他日的场外看客。曾经的彭小峰、李河君、杨怀进等如此,如今

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理论,在瞬息万变的光伏行业尤显残酷,昔日叱咤风云的局内人,一朝不慎,就有可能变成他日的场外看客。曾经的彭小峰、李河君、杨怀进等如此,如今的荀建华、李仙寿等,同样没能逃脱这一厄运。

7月10日,亿晶光电发布公告称,因自身资金需求,其大股东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荀建平、姚志中计划自公司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33,397,740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1.34%,这也是该股东所持亿晶光电全部股份。

公告显示,减持股东存在一致行动人存在一致关系,荀建华为荀建平兄长,为姚志中姐夫,按照减持数量和公告当日收盘价估算,三名股东此次清仓减持套现6亿元。一纸公告意味着,与亿晶光电纠缠了十几年的荀建华,从上市公司彻底退出。(对于荀建华与亿晶光电的纠葛,可关注世纪新能源网文章《连续两年亏损 这家老牌知名光伏企业将被ST》。)

荀建华离开了,套现6亿元,还算体面。而盘点以往光伏史上那些或主动,或被动的退出者会发现,能够这么体面离开的,并不多。

中国光伏的兴起,大体是在2001年,在国家“光明工程计划”带动下,我国的光伏装机量第一次迅速增加;而2004年从德国开始的欧洲补贴政策,则让国内光伏企业得到了跃升式发展,很多企业不但在随后几年完成了大规模产能提升,而且在资本市场上先行上市。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光伏企业,在此期间纷纷崛起。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从事光伏组件生产企业有200多家,到2008年猛增至近400家。

但繁华背后,危机隐现。2008年,一场由美国雷曼兄弟倒下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危机下,银行信贷收紧,使得欧洲大多数在建和新建的光伏发电工程被迫终止或者延期,从而导致对太阳能电池以及组件需求的突然减缓,中国光伏企业普遍遭遇困境。

这还只是开始。2010年,为了应对危机,也为了打击刚刚崛起的中国光伏企业,欧美发动了“双反战争”,这对市场、原材料、技术“三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打击。国内有超过300余家光伏组件企业倒闭,一度剩下只有50家左右。这一轮产业波动中,曾经风光无限的尚德、赛维率先倒下,两位曾经的中国首富施正荣和彭小峰,一位在多年后卷土重来,亲自给客户讲解产品;一位试图用绿能宝收割无果后远遁美国。

两家头部企业之外,被誉为“光伏行业黄埔军校”的中电光伏,也在此时遭遇危机。从2011—2014年,连续4年持续亏损,负债总额为8.21亿美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14%;2016年3月9日,被责令从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退市;2018年5月9日,由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上海复卿实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进行破产清算;2020年1月14日,中电电气集团申请破产。

在这一时期宣布破产的,还有老牌光伏企业上海超日。上海超日是国内较早从事太阳能光伏生产的民营企业,2010年11月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2012年3月发行存续期限为5年的“11超日债”。此后,公司整体业绩持续亏损,生产经营管理陷于停滞,无力偿付供应商货款,银行账户和主要资产被冻结、抵押或查封,应付债券不能按期付息,“11超日债”也因此成为我国债券市场首个公司债违约案例。受制于沉重的财务负担和当时光伏产业整体低迷等影响,超日难以在短期内通过主营业务经营来恢复持续盈利能力。2014年4月,债权人以超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上海第一中院申请破产重整;6月26日裁定受理,因连续3年亏损,超日被暂停上市。

由杨怀进执掌的海润光伏,同样在这一时期面临困境。2015年2月16日,停牌自查多日的海润光伏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2015年底,在经历了两年的亏损后,已被“戴帽”的海润光伏遇到了新的困境——因无法在2015年12月10日前向联合光伏交付已完成收购协议的电站,而面临巨额赔偿。而在这一年的12月28日,CEO杨怀进也辞去海润光伏的一切管理职务。2020年7月,关于杨怀进的最新消息是,被南京中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2年10个月,并处罚金100万元人民币。杨怀进没有上诉。

为了应对“双反”危机,保留火种,国家决定出手救市,最直接的就是给予补贴,拉动内需。2012年7月,我国政府出台了《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将2015年及2020年装机目标进一步提升至21GW及50GW;同年10月,国家电网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开放分布式并网时间,全面支持分布式能源发电;2013年,发改委发布文件,第一次正式明确分布式光伏的补贴标准,随后,国家能源局跟进,陆续发布集中式电站三类地区的标杆电价,不仅点燃了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同时也让社会资本疯狂涌入,开启了中国光伏行业的高增长阶段。相关数据显示,2013至2017年,短短四年时间,中国光伏领域的注册公司从不到8000家飙升到7.4万家,平均每年增加1.6万家,而截至2017年的光伏装机总量,也达到了历史新高的53.06GW,不仅全球第一,而且同比增长高达53.6%,相当于2014和2015两年的总和。装机量暴增的同时,产能过剩以及电网消纳等问题逐渐隐现,尤其是越来越大的补贴缺口成为一颗定时炸弹,根据官方数据,截至到2017年年底,光伏累计补贴的缺口达455亿元。最终,这些问题被一纸公文所引爆。

2018年6月1日,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三大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除了常规的降低补贴标准之外,补贴规模也被严格限制。

补贴大潮退去,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布局不科学、负债累累以及不擅经营的公司成为最早受到政策冲击的对象,汉能、昱辉阳光能源、振发新能源、青岛奥博、旭阳雷迪、兴业太阳能、安阳凤凰光伏科技、山东腾龙科技等多家光伏企业,在之后几年陆续遭遇欠薪、破产、被合并等各种命运。

中国光伏20年,每一次行业周期的跌宕,总会伴随着一批企业的倒下、一群人的离开,优胜劣汰的结果虽然残忍,但对于后来者来说,只有不断吸取失败教训,企业才能更好进步,行业才能更好发展。那些杀不死你的,终会使你更强大!